走百病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德州妇女登上南城门,走到大寺阁,俗谚:“爬爬城,不腰疼。”黄县(今龙口市)妇女走百病必须过西关的月牙桥。莒县农村男女老少这天都要到野外走一走,谓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以青春常在,永不衰老。
1各地风俗
鄄城
鄄城的人们一大早就到村外散步,甚至骑上牛、马、驴、骡在大路上奔跑,谓之“跑百令”,谚曰:“跑一跑,不见老”,类同走老貌。有的地方人们登高远眺,有的去林墓前灸翁仲,也有的人在家灸衣带,谓之“灸百病”。
潍县
潍县(今潍城区)的走百病最有特色,十六日这天,妇女进香到东北城上的真武祠,先在暗中摩弄真武大帝陪神赵玄坛所跨的木虎,俗称“老猫”,据说摸摸老猫,一年不生疾病;又在神祠庭前以艾灸左右两个 石人,据说灸石老、石婆,一年不生疮疖,总称“跑老猫”。民国修《潍县志稿》 中有一首《潍县竹枝词》说:“新正节始过元宵,结队城头跑老猫,为乞一年百无 病,艾香争把石人烧。”
高密
高密等地树禾秸为九曲黄河形,儿童在迷宫般的通道中奔 跑嬉逐,称“跑黄河”。邹城市的人于十六日往孟庙康熙碑亭摸驮碑的,当地走百病有谚谣:“摸摸驮的头,永远不知愁,摸摸驮的腚,永远不害病。
2历史沿革
明清时,北京等地正月十五日,妇女夜间约齐外出行走,一人持香前导,且须去桥,谓可健身却病,称为“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 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又称“走桥”。江南苏州一带称为“走三桥”。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八日至十八日……妇女着白绫衫,队而宵行,谓无腰腿诸疾,曰走桥。”明周用《走百病行》:“都城灯市春头盛,大家小家同节令。姨姨老老领小姑,撺掇梳妆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不然这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偏头风。踏穿街头双绣履,胜饮医方二钟水。谁家老妇不出门,折足蹒跚曲房里。这年走健如前,更乞来年天有缘。蕲州艾叶一寸火,只向他人肉上燃。”清顾禄《清嘉录·正月·走三桥》:“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
3民间活动
元宵节除了各种庆祝活动外,中国汉族民间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遛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是妇女。 所谓走百病,属于古代元宵(或正月十六夜)妇女避灾求福的一种民俗活动,明清时尤为盛行。清康熙《大兴县志》载:“元宵前后,赏灯夜饮,金吾梦池。汉族民间击太平鼓,走百索,妇女结伴游行过津桥,曰:‘走百病’。”“走百病”在汉族民间是很讲究的,必须是在特定时间进行,妇女们聚合在一起,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这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汉族 民间普遍认为,在“走百病”时,还要“摸钉”,方能求吉除疾。“摸钉”,是指到寺观烧香,用手触摸庙中大门上的门钉,以此祈盼家庭人丁兴旺。
4北方习俗
东北,特别是长春地区的老百姓,从很古时起,就和冰雪结下了深深的情缘。冰雪是他们美好生活的依托,其中“走百病”习俗就是其中之一。走百病,就是冬季到户外活动。在这儿,每当一场大雪过后,当天放晴了,金色的阳光普照在茫茫的雪原之上,这时,吃完早饭,各家妇女,特别是农家或离平原江河较近的人家就领着儿童走出户外,走向雪原。大伙有说有笑,前后追逐,高声呼喊,你追我戏,十分愉快;这就是“走百病”。
东北地域地广人稀,冬季的人家除了户内炕头上的生活活动外,几乎没有别的内容,于是到户外雪地上去走走,就成了一种内容。走百病, 其实应该叫“百病走”,意思是通过“走”,把“百病”去掉。而其实这是一种健身的好方式。冬季,东北家家是炕,是墙,是锅台,炉子什么的,因而室内空气不好,在雪后天晴的日子里,到户外的雪地上走一走,换换新鲜的空气,人的身心会得到重新调整,这当然会去掉“疾病”,会使人健康长寿的。这也反映了北方民族同冰雪自然环境的依赖关系,是人们对自然的适应和认识。
这说明生活在北方土地上的人们已融入到深深的冰雪文化之中去了,并与冰雪一起构成了人们的自然的生活形态。在这儿,冬季到户外走动,是人们很自然的一个行为。你看,每当吃完了晚饭,特别是当天空挂着明亮的月亮,雪原上白茫茫亮堂堂一片,这对人是一种诱惑。于是,人们便走出屋子,到雪地上去走。这叫走百病,又叫散步,是人们一种常见的活动了。有时边走边喊,尽情地唱歌,这会使生活和心情更加美好。
5重要作用
一“走”是全身运动、有氧运动,不需要任何专门的场地、器材和人员配合。有伴可走,无伴也可走,晴天可走,雨天打把伞也可走,无论在家还是外出,城市还是乡村,平原还是山川都能走,一年365天,除极特殊情况,基本上能做到风雨无阻。
二是可以悦目清心、开阔胸襟。晨起走路,眼观旭日东升、绿树滴翠。晚上散步,遥望月明星稀,万家灯火。外出讲学、开会时,还可登高山而望远景,游田园而赏稼穑,临湖海而观波涛,常常豪情升涌、诗兴大发,能使心中郁闷顿解,怨愤全消。若有挚友同游,还可倾吐心声,相互开导劝慰,更宜消愁解闷,增进心理健康。
三是能有效利用时间,增知益智。一人行走便于沉思,研究或写作时有些“众里寻她千百度”而不得之思想,往往在行走间突生灵感,“得来全不费功夫”。同仁结伴而行,便于研讨切磋,不经意中的思想碰撞往往能冒出创造性火花。“三人行必有我师”,不同职业、层次的人在一起散步,可通过海阔天空的聊天获得诸多新鲜资讯,听到多种不同心声,了解不同人的心理需求、思维方法、思想观念,从中学到许多书本中根本无法学到的活知识。到外地出差,还可以转早市、晚市,看商品、问价格,走街串巷,观市容、看民居,找当地人聊天,考察风土人情,实乃处处留心皆学问也。而增知益智本身亦为身心保健之要义。
四是广交朋友、交流感情。可以交了许多“走友”,素不相识的人,在散步过程中见面多了,偶尔交谈同行,就逐步成了“走友”。“走友”间无利害冲突,有共同话题,可敞开心扉交谈。发现志同道合者,还可建立不掺杂任何势利因素的真友谊,这对保持身心健康也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