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2024-12-2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党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执政能力是全党整体素质的体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素质如何,决定着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特别是近日通过到江苏无锡学习培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必须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贯穿到组织工作的全过程,在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上下功夫,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强化教育培训,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执政素质
  通过学习培训,我了解到江苏省无锡市委对干部教育工作十分重视,将干训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来抓,在全市干部中开展了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大培训、大练兵活动,营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学习氛围,教育引导干部广泛涉猎经济、法律、科技等知识,让他们始终拥有开阔的眼界和开拓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创新,增强了执政理念,牢牢把握了工作的主动权。从目前我县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来看,与先进地区干部的思想观念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与全县打造开放新型工业卫星城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很不适应,所以我们要认真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的任务,提高干部教育质量,增强干部的执政素质。一要强化政治理论培训。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干部的头脑,教育干部在坚持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以准确把握正确政绩观的科学内涵,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二要改进培训方式,加强实践锻炼。定期选派有发展潜质的领导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开阔视野,感受差距,学习经验,增强发展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本领。同时,加大各乡镇、县直单位大事实事联查力度,查漏补缺,相互学习,增强压力感和紧迫感。三要继续开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育活动。教育广大领导干部,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重要标尺,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目标,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忧患意识和执政兴国的发展意识。
  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贤任能机制
  最近,江苏省通过电视直播公开选拔干部、公推公选22名省管干部的做法,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注意,被称为“改革干部选拔制度的又一次大胆尝试”。从公开竞选乡干部到公推公选省管干部,江苏省委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将“幕后”的“选拔操作”,推到了公众视野之内,这无疑是把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近几年,我县在干部制度改革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是探索实行了两个“票决制”、“三层九步工作法”等制度,促进了干部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收到了良好效果,得到了省、市委组织部门认可。今后,我们要大胆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做法,取长补短,积极探索,规范操作,狠抓落实,努力推动我县的干部制度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一要深入贯彻《条例》和《实施办法》,提高干部任用工作整体水平。进一步完善《**县委全委会任用、推荐乡镇(城区)党政领导班子正职表决办法(试行)》和《任用推荐乡镇(城区)党政领导班子正职征求全委会成员意见的办法(试行)》,严把资格条件,规范任用程序,充分发挥全委会的决策作用,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性。二要扩大干部任用工作中的民主。研究规范民主推荐程序,扩大民主推荐范围,落实群众四权,着力解决关系票、人情票的问题,真实反映民意。三要抓好中央六个法规性文件的贯彻落实。认真学习中央六个法规性文件,领会精神,把握实质,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完善有关规定,搞活公开选拔工作,进一步扩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范围和比例,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氛围,为更多的优秀执政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
  三、优化班子结构,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
  党的执政能力不仅体现在每个班子成员的素质能力上,而且体现在班子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和整体功能的发挥上。所以我认为,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衡量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执政能力水平高低,关键看这个班子的整体功能和决策水平。一要鲜明干部导向。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把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最重要、最根本的要求,要重视和关注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在急、难、险、重的地方发现干部,把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二要优化班子结构。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下大力气抓好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调整,提高整体功能。要特别注意选好配强党政“一把手”,增强带班子的能力。要把班子中的优秀副职作为“一把手”后备人选加强培养。三要切实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决策和议事制度,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加强集体领导的程序化、规范化建设,拓宽民主渠道,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不断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团结和活力。要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的责任感和压力感。
  四、调整完善目标考核体系,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为民”的工作热情
  在学习培训中我了解到,江苏一些地区干部考核“动真格”,在每年年度干部考核中,改变“暗箱操作,仅限内部掌握”的传统做法,优劣让群众评价,结果向干部公开。一些存在明显不足的乡镇干部被领导面对面进行“诫勉谈话”,谈话情况在本地区通报,引起了很大震动。我认为这种做法很好,不仅在干部考核中真正了解了基层班子建设情况,而且通过奖优惩劣,严肃了考核纪律,转变了干部作风,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具体到我县而言,干部考核工作就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体现五个统筹的基本要求,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一步调整目标体系,改进评价方法,增强考核工作的准确性和导向性。一是在整个指标体系的设置上,要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大领域的主要指标,不能片面地用经济指标考核干部。二是在经济指标的设置上,既要重视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又要重视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结构的其他指标。今年,县委、县政府把“十项民心工程”作为重点工作,列入承办单位的考核目标,把文明生态村建设作为乡镇和县直单位的重点考核内容,就是调整经济指标设置的具体体现。三是在评价标准上,既要看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真实数字,又不能只唯数字,一味追求gdp,坚决防止“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现象发生。要历史地看待干部的政绩,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坚决杜绝为了出政绩而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更不能出现“上届的政绩,下届的包袱”的现象。要探索实行政绩和考核结果公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调查,真正做到考准考实。
  五、强化监督管理力度,促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行为规范
  江苏省委为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从去年以来,在全省各级领导干部中集中组织开展了谈心谈话活动,各级党委的主要领导及组织部门的负责同志按干部管理权限,同23900多名干部进行了谈心谈话。这样全面的、大规模的谈心谈话活动在全国也是比较少见的。此外,江苏省委组织部连续7年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对违反《条例》的人和事进行了严肃查处。可见,江苏省委在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政策上下了很大功夫,严格了党内制度,强化了教育管理,最大限度的达到了关心、教育和爱护干部的目的。我县的干部监督工作起步较早,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在全市**个县(市、区)率先实行,并收到了良好效果,但是与更高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精神,拓宽监督渠道,改进监督方法,从五个方面入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体系。一要加强干部监督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干部监督工作协调机制、组织部门内部干部监督工作配合机制、信息反馈机制和监督工作责任制。发挥好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作用,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二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在抓好离任“一把手”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对大额资金使用、重点项目建设、单位人事调整、评优调资等敏感问题的决策过程进行突击式检查,使领导干部做到“慎用权、用好权”,进一步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三要以任前谈话、跟踪考察等形式为重点,加强对新提拔任职的年轻干部思想修养、工作作风、领导能力等方面的监督,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帮助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四是以强化对《条例》、《实施办法》的检查监督为重点,切实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在抓好学习宣传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每次干部调整后都进行自查,及时将调整干部情况上报市组部,防止用人失察失误,造成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职”。五是以拓宽监督渠道为重点,加大日常监督力度。发挥干部监督员、社区监督卡、电子信箱的作用,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强化对干部“三圈”的监督。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