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教学计划

2024-12-1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一、 引言
室内设计课程在许多艺术设计类专业和建筑装饰类专业中普遍被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开设。各学校在教学内容上各有侧重,但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还是使学生进一步具备从事建筑室内设计的能力,创造出功能和美学等方面均有创新的生活空间,让学生了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文化表意与构成形式的关系,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与规律在居住、餐饮娱乐、酒店宾馆等典型室内空间中的运用,熟悉施工工艺与材料构造。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面对设计任务,往往感觉无从下手,大多不能把学校学到的相关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掌握的专业技能难以与实际工作接轨。如何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去,缩小学校与社会的差距呢?这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摆在了室内设计课教师的面前。
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室内设计是一个大类课程,各院校普遍根据知识结构体系和实际需要将其分解为“居住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餐饮空间设计”等小课程。划分方法虽不同,但都不影响其课程特点——实践性强、内容更新快。根据这一特点,结合过去的教学实践,发现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为辅”、“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存在如下问题:
1、“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授课模式,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的抽象性,概括性,使学生听起来觉得空洞,缺乏感染力。由于对理论知识缺乏具象认知,往往理解模糊,在实践中感觉无从下手,也就无法将抽象理论与具体设计案例结合,进行体验、转化、再造,从而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实践无真实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在理论讲授中,教师援引的案例,学生没有现场体验的机会,很难将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进行思考。实训阶段,课题大多虚拟,无法全程体验设计过程,无法掌握设计实践中遇到的具体的问题。
3、学生个体作业,不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在餐饮空间这类大型设计项目中,由于牵涉工种多、分工细,需要多人、多部门合作,故训练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尤其重要。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作业往往由个人单独完成,同学间协作不够,缺乏团队精神。
4、考核方式单一,学生作业多为应付,学生潜力未能完全发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依靠一张试卷或几张作业,由一位教师评定。这种模式往往不能有效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与水平,很难准确体现学生的优势和长处,不能有效地因材施教,加之教师的主观性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较大,缺乏科学性,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种伤害。对学生的考核也主要考查学生作业的最后效果,缺乏对过程的监督,学生往往在临近交作业的时间仓促完成,质量不高,学生的能力未能充分发掘。

三、 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是被动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效果不佳;而主动型学习,学生的积极性高,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佳的学习状态是快乐学习,在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中主动学习,学生的潜在能力可以得到充分挖掘,对于设计这类对创造性要求极高的学科尤为重要。因此,使学生从过去的“赶鸭子上架”式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最终达到快乐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目标。
根据本专业学生目前的就业现状——专科生与本科生、研究生在同一平台竞争,即:专科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类型、承担的工作任务、面临的工作环境,与本科生、研究生没有本质的区别,几乎是一样的。由此,本课程的改革应该建立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度上,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学生毕业后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继而再解决职业规划与事业发展问题。为了能使专科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社会需求,寻找到自己的“饭碗”,根据社会实际需要,从行业低端切入,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而要使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实现更好的发展,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重点。
基于上述目标与任务,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室内设计课程的特点,对本课程改革设计出如下方案。

四、 课程改革方案
1、建立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法
工作室制教学法就是以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基础,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由具备一定研究、设计、开发实力的师资组成专业工作室教学团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及社会需求,选择进入各专业工作室学习,在教学形式上采用以设计任务为主导的开放式教学,学生全程直接参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a、工作室的人员构成与职责:
工作室负责人——负责工作室的全面工作,包括编订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培养年轻教师、组织教学实施,组织参加设计实践(如投标、承接设计工程)、科研等。
节点教师——根据教师的特点和专长,承担相应课程教学与研究,组织、带领学生参与工作室承接的设计业务。
学生助教——作为教师助手,协助日常管理、辅导低年级学生学习。
b、场地要求:
能供20—40人同时使用的专用专业教室,教室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为学生工作区,即进行构思、绘图、书写的工作台面,包括绘图板、电脑等设备;另一部分为教学讨论区,兼具会议室、图书资料室、教室的功能,主要用于设计交流、讨论、比稿;其余部分为教师办公区。
2、构建以“工程项目”为基础的知识系统
就一个餐饮空间设计项目而言,根据工程项目需要,学生应掌握如下知识内容:
a、 设计任务书的解读、分析,与甲方面对面的交流沟通。
b、 对现场的勘测、记录,对相关项目进行市场调查与研究。
c、 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充分运用各种创意思维方式和方法,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形成符合设计任务要求的创意构思。
d、 在创意构思成熟后,运用图形语言,将创意构思视觉化表达,根据需要制作模型或实物小样,经过反复讨论、评价,最后形成设计方案。
e、 设计方案在获得甲方签字确认后,进行施工图设计,将方案具体化。依据国家有关设计标准,用规范的图形、符号语言对设计方案进行深入具体的图形表达。
f、 配合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协助监理公司和甲方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监督,选定各种面材的样式、质感、色彩。
如下图所示:


3、建立多人为小组的基本设计单位
在当下的设计市场中,除居住空间设计由个人完成外,其他室内设计项目,如办公空间、餐饮娱乐空间这一类大型项目,设计工作往往由一个设计团队完成。在教学中,将3-5名学生组建为设计小组——学生可自由结合,也可由教师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搭配组合——进行设计实践。以小组为一个基本单位,共同完成一套作业或设计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承担相应部分工作,同学间相互协作支持,在讨论中相互提高。由此,也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4、以“项目进程”为教学实施路径
为了能让学生对实际工作中的设计项目有整体性的把握,掌握项目实施的流程,熟悉项目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由浅入深、从模糊到清晰的逻辑特点,结合工程项目进程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参与完成一个工程项目,可完全掌握一个具体工程所必需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就项目中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共同分析讨论,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如让学生拿上自己的作业上台,以“设计者”的身份向大家推介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师和其他学生以“客户”的身份提问题,由“设计者”给予回答。这样,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提高,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推销自己设计作品的能力。在项目进行中,会出现许多难题,学生通过对这些难题的解决,整合各方面的知识,使知识融会贯通。
如下图所示:

 


5、建立多层次考核体系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检验和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建立以作业过程与效果为主体,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多层次考核体系,能科学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根据以“工程项目”为基础的知识系统,可将教学分解为若干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由具有专业优势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即节点教师。每个节点由指导教师对学生在这一节点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一个项目完成,将有多名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可有效降低教师的主观性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而且能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优势和缺点,便于因材施教。学生自我评价由学习小组成员根据每位成员在工作中的贡献量、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互相评价。学习效果可根据提交的设计作品质量和若干次的课程汇报(指定期以公开的方式向甲方、指导教师和全体同学汇报工作进展、工作成果)进行评价。其评价结构体系如下图所示:


五、 预期效果
通过课程改革,建立“设计工作室”,以工作室为基地,以设计任务为导向,以设计过程为路径,以设计内容为理论知识节点,以实践运用为驱动,在设计任务完成过程中用实践反证理论;并以小组为单位运行“任务—设计实训—理论—任务”的课程教学模式。变传统的“知识灌输”为“任务驱动型”的教学。
在这种模式下,通过具体项目的设计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设计思维建立在对现场的理解和对客户需求的把握之上,对知识的掌握更具体,更深入,更贴近现实,设计出的方案具有可实施性。学生团队协作,可相互帮助、相互督促、相互提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委托方交流、谈判,汇报设计成果,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胆识、沟通与表达能力,增进对社会现实的了解与认识。
总之,以项目为核心的室内设计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增加学习兴趣与创业、就业意识,能够有效激励与刺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欲望,营造出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增强教师责任感,教学质量必然相应提高。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