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一、指导思想
  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学生的文明素养,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实际及德育工作现状和特点,拟订本方案。

二、目标
  本学期段分别从环境卫生、文明礼仪(做人习惯、生活习惯等)、安全、学习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树立良好班风,做到班风、班容、班纪有较大改观,全班在卫生习惯、品德习惯、安全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较大的进展,并以此建立我班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实施细则
  (一)、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讲究卫生是每个人应有的卫生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饭前便后洗手。
  2、公共区和教室每天要清扫(拖)干净。
  3、保持桌椅的干净整洁,定期整理和清理书包。
  4、不在墙壁上乱贴、乱写、乱画。
  5、爱护环境,不在校园及公共场所乱扔乱抛果皮、纸屑、垃圾。
  6、不在校园内用早餐,严禁买零食进校园(饮用水除外)。
  (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举止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敬队礼,高唱国歌。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自觉使用“请、谢谢、您好、再见、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3、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4、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5、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得喧哗。课间活动不追逐、打斗、玩有危险的游戏。
  6、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7、上下楼梯脚步要轻,右行礼让。做操时动作规范,精神饱满。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8、到别人家时应轻敲门,待主人应声许可方可推门进入,进入教师办公室要喊“报告”。
  9、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姿势正确。
  10、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能自觉锻炼身体。
  (三)、安全习惯养成教育。
  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思想是顺利开展各项活动的保障。
  1、放学回家,不在公路上玩耍、追逐,当心来往车辆,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有人行横道的走人行横道线。
  2、不玩火,不触摸电器设备。
  3、不准爬树,不准坐在楼梯走廊的栏杆和骑在楼梯扶手向下滑,不在走廊楼梯等处追逐打闹,不爬篮球架。
  4、进行体育活动和劳动时,要有明确要求,严密组织,具体指导,用体育器材要掌握要领,擦洗门窗时没有老师在场不得进行。
  5、不购买“三无”商品,学会辨别过期变质食物。
  6、不得听从和跟随不认识的人离开学校或家庭。
  (四)、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前提与保证,是学生文明素养的体现。
  1、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上课时做好记课堂笔记。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3、上课坐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4、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5、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6、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7、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8、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四、工作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具体制定、落实、实施方案。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x
  2、成立学生“先锋岗”,及时纠正本班学生的不良行为;成立文明监督岗,稽查班上学生中的不良行为习惯。
  3、积极开展 “星级少年”等相关活动,促进“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的有效实施。
  4、家校联手,经常与家长联系,指导和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行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
  5、长抓不懈,建立长效评比机制。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将其内容长期进行下去,并做到每星期一通报,每周一评比。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