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厂实习感想与体会

2024-11-2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在这个假期中,我们一行六位大学生来到了xx省xx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学习。这个企业坐落于xx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个新兴的现代化综合性制药企业。公司自从1995年创立以来,通过实行程序化和目标化治理的营销策略,建立了一个覆盖面大、渗透力强的营销网络。他们以科学的营销体系促进销售,达到了销售业绩连年翻番的好成绩,并于XX年进入全国医药企业五十强,且连续八年被评为aaa资信企业。在最近的福布斯XX中国潜力100榜上,xx药业位居排名第七位。这作为一家新兴的药业公司,实在是难能可贵!
作为仍在象牙塔内学习的我们,非常有幸来到这个现代化、科技含量高而且人性化治理的制药厂。在这里,我们参观了厂内的加工工艺;我们结识了厂里的与我们年纪相当的技术工人朋友;我们与企业的副总经理伏女士进行了深入的谈话;我们还与常年往返中国和加拿大的负责新药研发的资深科学家王博士进行了交流。在这些天的交流学习中,我们学到了关于制药方面的专业知识、开拓了视野,更重要的是,我们几个学生在对待企业还有自身发展的认知上,受到了相当的震撼。毫不夸张的说,这次实践,颠覆了我们以往的一些观点。而在这里,我主要想简单的谈谈关于企业文化以及大学生应该如何从学校走向社会这两个问题。
一、企业文化
xxx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朝气蓬勃,富有创新意识的知识型、科技型的大型制药企业。她以创新、科技、人才、治理的核心优势和严谨、科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具体行为来服务社会、营造健康。
众所周知,要想把一个企业做大不是很困难,但是要把一个企业做长久甚至长盛不衰却是很不轻易的。我曾经在一些统计上看到过,长寿企业与昙花一现的企业之间,最大区别在于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随着市场、科技进步、内部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保持自己不可被替代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之所以重要,因为它带来的竞争性是买不来、带不走、学不到甚至不可替代、无法模拟的。
而成立于1995年的xx制药在短短的10年时间内,从当年的一个不具天时不具地利的小厂,发展到了现在占地面积五万多平方米、每年净盈利高于10亿元佳绩的全国知名企业,就是因为他们拥有一套自上而下的优秀企业文化。
那么,究竟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呢?“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习惯性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而正是这些统一的价值观、共同的认知体系才使得一个企业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据xx药业的伏女士介绍,每一个进入xx的员工(小到负责清洁工作的工人,大到项目经理)在来到工作岗位之前,都需要提前进行培训。
“回顾xx药业的漫漫征程,梳理诸多经验。我们发现,高瞻远瞩与脚踏实地的统一、理性与激情的交织、自信与务实的辩证至关重要。建厂伊始,可谓不具天时、不具地利,但我们没有为困难阻碍,没有在恶劣的条件前止步。艰苦奋斗是一个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脚踏实地时又要高瞻远瞩。这些年来,公司领导班子团结而有激情,激情是克服困难的动力。同时我们又始终用超前的眼光缜密分析,谋划未来,这使公司的治理、制度架构、人员观念得到全面提升。在荣誉和成就面前,xx人并没有满足现状,我们深深知道要创业就必须创新,创新就意味着打破常规。我们的核心能力在于新产品的研发,这些年公司来一直秉承’科技为本’的理念,以博士后工作站及国家级技术中心为依托,诚招医药领域内的高科技人才,做好科研开发工作,为公司进军新医药领域及现有品种的升级换代打好基础。
在’xx精神’的旗帜下,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推动制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是每个新来的员工都需要专心阅读专心体会的关于xx历史的领导致辞。其中,所谓的“xx精神”就是:豪在大志、森在伟业、精在治理、神在创新。也即,立大志、创伟业、精治理、重创新。员工也要受到这样的教育,作为一个高科技制药公司,xx企业的终极目的绝不只是为了盈利,她有着更为沉重的企业责任——为医、患提供满足的服务;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正如治理大师德鲁克在《组织的治理》里所说的,“一个组织机构是为了某项特定的目标和使命,或起到某项特定的社会作用而存在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xx企业正与德鲁克的这句话遥相呼应,证实了一个企业当且仅当她有一定积极的社会作用才能够屹立于竞争激烈的市场。
在参观xx制药厂的时候,我们发现厂内并没有口号式的标语。例如,他们的企业宗旨是“服务社会,营造健康”,但不论何处都找不到这样的字眼。我们象征性的问了几个正在休息的工人xx的企业宗旨是什么,他们都能流畅的告诉我们,其中还有一些师傅给出了自己的深刻理解。这就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个企业的治理能力——他们成功地避免了形式主义。我们真切的看到,企业或者员工的行为和外部形态都与内部的意识形态达成了统一。真正的做到了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伏女士也告诉我们,他们这里除了培训时候发下的学习资料,没有任何字面上对企业文化的诠释。但是,当我们走进这个企业,当我们成为其中任何岗位上的一员之时,就会发现,xx的企业文化就似乎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每个员工的心态、每个员工的行为,处处体现着xx的那种高瞻远瞩与脚踏实地的统一、理性与激情的交织、自信与务实的辩证。
我们在闲聊时也曾经询问伏女士,他们为什么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她告诉我们,xx文化不是为了赶时髦、为了要做“文化人”,也不是为了提高企业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档次地位,而是要通过企业文化约束员工,凝聚员工,激励员工。但是,这种凝聚并不代表xx文化就是统一员工的行为。许多企业要求员工统一制服,清晨排列成行做早操,喊些口号,就算企业文化了。其实不然,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于员工对制度的真心拥护,在于企业统一的价值观,并非只是对于工作环境的统一。就似乎微软的招聘广告语所说:“你喜欢自由安闲,手拿可乐,边听音乐边工作的环境吗?”实践证实,随意的工作环境并不妨碍优良企业文化的行成与执行。
伏女士说,“其实人才固然重要,文化才是要害”。的确,顶尖的人才,可以通过合作生产出世界上最好的产品,但也可以上演最惨烈的斗争。假如组织缺乏富于凝聚力和团结合作精神的文化,这个组织也只是一盘散沙,这个时候人才的增多,不过是增大内耗而已。所以,xx需要她特有的企业文化,不但如此,任何企业都需要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总是标志着该企业的视野和品位,一个企业假如没有文化,尤其是没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那它就好比是建造房子时,只有砖、瓦、沙子,而没有水泥(凝聚剂)一样。总之,当企业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时,为了能再上一层楼,再创新的辉煌,这个企业就必然要提高它的文化素质,只有这样,这个企业才可能会具有一种长久的生命力。
二、大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转变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发现,毕业的大学生与合格的企业员工相差甚远。且不谈技术上从理论到现实的差别,或者是与人的交往能力的差距,光是大学生需要进行的角色转变就已经相当大了。
从学校走向社会,从教室走向工作岗位,由学生变成员工,无论生活方式,还是生活环境;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思考方法,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才能更好的适应企业。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和员工的交谈,再加上伏女士的点拨,以及各自的观察,总结出了下面几条。要想成功的从学生变为员工,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由“是什么”转变为“做什么”
校园里的学生更喜欢探究了解事物的本质,非要弄出一番道理才知足;但企业里更注重的是以实践为前提,可行性与成本效益一旦作出合理评估,即可采取行动。换句话说,校园型思考喜欢冠以抽象的概念,而企业工作者更侧重做什么,从何时做,何处做,并如何达到最佳效果。一句话:学生喜欢抽象具体,但员工需要具体抽象。
第二,由“别人提出问题”转变为“自己发现问题”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