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广西漓江的导游词范文(精选4篇)
介绍广西漓江的导游词范文 篇1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到桂林漓江来游览观光。漓江景区位于桂林至阳朔之间。从启程码头到兴坪之间约40千米的河道是漓江风光最优美的路段。漓江堪称百里画卷。青峰夹岸,绿水萦回,峡谷峭壁,悬泉飞瀑,绿洲险滩,奇洞美石,景致万千,画卷随着游船顺流而下逐渐展开。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漓江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清、奇、巧、变四个字。清,指的是漓江水一年四季晶莹透亮,清澈见底;奇,是指漓江的山奇异峻美;巧,是说漓江风景之奇巧;变,指的是漓江景致的变化多端。所以,漓江风光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之一,也是桂林风景的精华所在。1982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xx年,被评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漓江风景区游览胜地繁多,在短期内只能择其主要景点进行游览。各位朋友,我们首先看漓江东岸的塔山,它位于小东江西畔,与穿山隔江相望,山体被割切分离成各自独立的孤峰。塔山山上有明建古塔:八角,7层,实心,砖结构,高13.3米,北面嵌佛像,称寿佛塔。远看如屏风,亦若舰只行驶江上,又称“军舰山”。各位请看,小东江东岸有五峰逶迤,状若雄鸡,西东为首尾,南北为两翼,中峰为背,西峰上的月岩,恰似鸡的眼睛,与隔江的龟山,犹两鸡相斗,栩栩如生,合称“斗鸡山”。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大圩古镇,位于山水旅游名城桂林市东南18千米处,为广西四大古镇之一。商业文化积淀深厚,特色鲜明,是百里漓江和漓江东线旅游的一个重要人文景观。 ‘
各位朋友请看,这是黄牛峡,在漓江西岸,磨盘山南,与碧岸隔江相峙,峡上多奇石,如碧莲、狮虎、蝙蝠,如黄牛群,因而得名。再看漓江江西岸斗米滩前的望夫山,山顶有仙人石,如一穿古装的人向北而望;山腰有一石,如身背婴儿凝望远方丈夫的妇女,因名望夫山,亦名望夫石。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半边渡,在漓江西岸,有一座海拔400米的渡头山屹立江边,绝壁拦截南流的江水,激起汹涌的浪花。游人经由此境,不仅慨叹伟岸之险,亦称渡口之奇。仙人推磨与西岸的桃源村相对,山顶有一巨石,直径约3米,扁圆如石磨,称“仙磨”。磨旁一块3米多高的倾斜立石,宛如人推石磨的样子,惟妙惟肖,合称“仙人推磨”,亦称推磨山。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杨堤,这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民风淳朴。这里远离都市的喧闹,没有现代工业的污染。这一江段曲折蜿蜒,碧水萦回,景点密布,奇峰倒影,竹木葱郁,最能领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妙处。主要的景点有乡吧岛、半边奇渡、桃源望月、仙人推磨、月光岛、水帘洞、浪石奇景等。
各位朋友请看,漓江岸上一排排突兀交错的礁石,像大海中簇簇浪花,故称“浪石”。浪石岸边的这个村子称作“浪石村”。两岸奇峰耸立,水曲天窄。置身山环水绕之中,前望水穿江峡,漓江则似一条绿色的绸带在峡谷中飘拂。请大家看,这是九马画山,它是桂林漓江著名的景观之一,山高400余米,宽200米,临江而立,石壁如削,五彩斑斓,远望如一幅巨大的画屏。在九马画山山脚一处崖壁上,有450多年前明代留下的“画山”摩崖石刻两个大字。“画山”摩崖石刻虽然年代已久远,但字迹依然隐约可见。在画山之南,有一块黄色岩石,宽数丈,像一块黄布平铺江底,这里因名黄布,滩名黄布滩。黄布滩江流清澈宁静,云山倒影,江面水底,处处如画,此即漓江一绝“黄布倒影”,是观看青峰倒影的最佳处。20xx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其中20元纸币背面的漓江风光就是“黄布倒影”。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兴坪镇,它位于桂林市阳朔县城东北部,漓江上游两岸,距县城25千米。东与恭城县西岭乡交界,南与福利镇、阳朔镇相连,西与白沙、葡萄、杨堤三乡(镇)接壤,北与灵川县潮田乡毗连。兴坪镇是古代漓江沿岸最大的城镇,有1320xx年历史。漓江流经兴坪,形成“S”字形河湾,是漓江风光的荟萃之地。叶剑英元帅《由桂林舟游阳朔》诗道:“春风漓水客舟轻,夹岸奇峰列送迎。马跃华山人睇镜,果然佳胜在光坪”。山水相依,景点密集,兼有奇、险、秀、美、趣的特点,历来有“阳朔风景在兴坪”“兴坪别有风光好,人在丹青画里行”的说法。1996年兴坪镇被建设部确定为中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集镇。20xx年9月3日,被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自治区重点集镇。兴坪素以山水秀丽、景甲天下而著称,现已成为“中国旅游名县”——阳朔县的旅游重镇。
介绍广西漓江的导游词范文 篇2
靖江王府自洪武五年以元顺帝潜邸改建后,时隔二十一年,即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有旨命徐溥等人重新修造王府。一是因朱守谦就藩桂林仅三载,就被召还京师,直到洪武二十五年死,他都没有回到藩国,以至王府长达十二年无主居住,时逢新王受封,有着新王新居的用途。二是初建时当立国之初,国力薄弱,王宫建筑未免因陋就简,而需改建。
王府早期还算朴实,但是明代中期以后,情况就不同了。嘉靖五年至七年(公元 1526~1520xx年)恭惠王朱邦苎于宫西建起了懋德堂,万历年间又复多鼎建,如独秀峰下有宝善堂、尊乐堂、拱新亭、山月亭、绿竹轩。峰上有玄武阁,观音堂。月牙池畔有乐山、探奇、瞻云三个景点,以备清眺。王府的建筑就十分可观了。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定南王孔有德平定广西并驻节靖江王府,所以史籍上又把靖江王府称之为定南王府。顺治九年李定国攻占桂林,孔有德放火自焚,王府变成一片瓦砾。顺治十四年,改定南王府为贡院。端礼门的三拱门改为单拱门,这大概是为适合贡院现制的结果。其上重建门楼,称“景幅楼”。宣统期间,贡院东侧改作初级师范学堂校址,西侧改作模范小学堂校址,同时,在独秀峰下设咨议局,在城内东南角增建广西图书馆。
民国十年,孙中山先生北伐督师桂林,设总统行辕于王府,指挥北伐。1944年桂林沦陷,贡院的建筑同整个城市一样,被化为焦土。
介绍广西漓江的导游词范文 篇3
桂林龙脊梯田景区位于桂林西北的龙胜县和平乡境内,距离桂林市区77公里,距龙胜县城17公里。从桂林乘车到龙脊梯田景区的车程为1.5个小时。
龙脊梯田地处海拔1916米的崇山峻岭深处,梯田海拔最高处1180米,最低380米,垂直落差800米,面积70.16平方公里,分为龙脊古壮寨梯田观景区、金坑·大寨红瑶梯田观景区、平安壮族梯田观景区,主要景点十几个。
根据记载,龙脊梯田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龙脊梯田景区位置原隶属兴安县)。龙脊梯田开造始于宋代,历史悠久,居住在这里的壮、瑶族少数民族,祖祖辈辈筑埂开田,从水流湍急的溪谷到云雾缭绕的峰峦,从森林边缘到悬崖峭壁,凡是能开垦地方,都开凿了梯田。由于是依山而建,因地制宜,因此这些梯田大者不过一亩,小者仅能插下两三行禾苗,俗称青蛙一跳三块田。一千多年来经历了多少代人的努力,使龙脊梯田日臻完美,形成了从山脚一直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成塔”的壮丽景观。她以磅礴的气势、流动的线条,变幻的神韵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而享誉中外,为天下梯田之望尘莫及,堪称“天下一绝”,是桂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游客接待床位6000多张,为桂林黄金旅游线路之一。
龙脊梯田的景色随季节的更替而变幻无穷。开春之际,灌满水的层层梯田映衬着天光,如同根根银带相叠;夏日骄阳似火,绿油油的禾苗随着微风翻卷着道道绿波;金秋流光溢彩,漫山铺金,层层梯田若级级金阶,梯田环绕的山峰又似座座金塔;隆冬,银装素裹,把梯田和山寨都嵌入了冰雕玉砌的童话世界里。在错落有致的梯田间、在蜿延曲折的山路上、在炊烟袅袅的山寨里,偶见瑶女壮妹身背竹篓,款款而行;在流泉飞瀑下,溪水潺潺中,时有红瑶妇女洗梳长发,玩水嬉戏,不时飘来几缕悠扬纯朴的山歌声,令人陶醉其间,流连忘返…
介绍广西漓江的导游词范文 篇4
同学们,你们饱览过崇山俊岭的群山,蜿蜒曲折的小溪,但你们见过气势宏伟的梯田吗?今天,我就带你们见识一下,举世闻名,天下一绝的龙脊梯田吧!
龙脊梯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占地面积70多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级景区。龙脊梯田的景色随季节的更替而变幻无穷,气势雄伟,磅礴壮观。
可惜天公不做美,我们来到梯田时,起雾了。因为梯田海拔较高,田中的水份和山涧的水份蒸发,形成了一大片雾的海洋,蒙蒙胧胧。但路边的近景仍然十分迷人。高山丛林,田地,房舍点缀其间,加上阵阵雾气,或虚或实,仿佛来到了蓬莱仙境。
听导游说,这里的雾气会散开,但散开的时候很短,也不知是什么时候。等待的时候是漫长的,但此时的游客们一点也不觉得累,他们足足等了两个多小时,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了这一刻的美景。这时,只听见一声大喊:“快看,雾气散开了!”大家一下子打起了精神,附身鸟瞰。顿时,人们不禁发出阵阵尖叫:“哇!真是奇迹,绝美啊!”只见山下的梯田如链似带,从山脚盘绕而上,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其线条有如行云流水,潇洒流畅,十分壮观。如果慢慢观察,几处梯田露出明显的图案,竟然像九条龙跟五只老虎,难怪人们称这片奇景叫“九龙五虎”。远远眺望,周围绿水青山围抱,山涧炊烟袅袅,感觉就像是一幅艳丽的山水画。再加上天空中隐隐约约的浓雾,给美丽的景色增添了一丝的神秘感,犹如来到了仙境一般。怪不得人们如此惊讶!正当我们还陶醉在这大自然的艺术世界里时,一团浓雾不知从何而来,美妙的奇景一下子又被淹没在白茫茫的雾气中。游客们始终不想迈开脚步离开,他们都想在这多停留一刻啊!
接着,我们又去了另一片观赏台,叫七星捧月。七颗五角星形状的梯田围抱着一颗闪闪的月亮。磅礴的气势,流动的线条,变幻莫测的奇景,令人陶醉,流连忘返……
今天去到龙脊梯田,真是不虚此行啊!它真是让天下的所有梯田都所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