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火用电用气管理制度(精选7篇)
用火用电用气管理制度 篇1
一、燃气、电气设备管理应明确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二、采购电气、电热设备,应选用合格产品,并应符合有关安全标准的要求;
三、燃气管路、电气线路敷设、电气设备安装和维修应由具备职业资格的人员操作;
四、不得随意改动燃气管路,不得随意乱接电线,擅自增加用电设备;
五、燃气、电器设备周围应与可燃物保持0.5m以上的间距;
六、对燃气管路、设备及电气线路、设备应定期检查、检测,严禁电气设备超负荷运行;
用火用电用气管理制度 篇2
一、用火动火安全管理应明确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用火、动火的审批范围、程序和要求以及电气焊工的岗位资格及其职责要求等要求。
二、用火、动火安全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需要动火施工的'区域与使用、营业区之间应进行防火分隔。
2.电气焊等明火作业前,实施动火的部门和人员应填写《单位临时用火、用电作业审批表》办理动火审批手续,清除易燃可燃物,配置灭火器材,落实现场监护人和安全措施,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
3.禁止在营业时间进行动火施工。
4.演出、放映场所需要使用明火效果时,应落实相关的防火措施。
5.不应使用明火照明或取暖,如特殊情况需要时应有专人看护。
6.烟道等取暖设施与可燃物之间应采取防火隔热措施。7.厨房的烟道应至少每季度清洗一次。8.燃油、燃气管道应经常检查、检测和保养。
用火用电用气管理制度 篇3
一、用火、用电、用气应认真执行相关专业操作规程和检修制度;
二、施工单位进场前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防火安全措施,要确定专人负责,动火完毕立刻清查现场。不办证而擅自动火的,现场人员应责令立即停止施工并通报主管安全总监,依据有关规定对相应人员实施处罚;
三、电焊、焊割作业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持有专业岗位证书的人员实施,并选择安全地点,焊割前要仔细检查焊割点周围情况,清除可燃物,如不能清除时,应采取浇湿,遮隔等安全可靠措施加以保护。严禁在有可燃蒸气、气体或粉尘的'爆炸场所焊割,盛过或盛有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和设备,未彻底清洗干净或采取其他有效防护措施前,不得进行焊割。焊割操作不准与油漆、喷漆、木工等易燃操作同部位,同时间、上下交叉作业。
四、严禁私自增加用电容量和用电设备,严禁私拉电器线路,加装用电设备必须经单位主管部门批准后,由单位电工统一施工、安装。
五、电器事故处理及拉合开关的单一操作应记入操作记录簿和运行日记上。必须按操作完一项做一个记录,全部操作完毕后进行复查,并校正。
六、增加用气设备、改动用气管线,必须向燃气安全管理人员申请,经审批后,由燃气专业队伍施工、安装。
七、严禁在高层建筑内使用瓶装石油液化气。
用火用电用气管理制度 篇4
一、处方员工必须熟练掌握管道煤气的'使用方法,了解其火灾危险性。
二、掌握煤气发生泄漏时的预防措施。
三、管道煤气总阀的开关,必须落实责任人,每天关闭时要通知消控中心派保安员到现场监督,并作好开关登记。
四、经常检查接头、开关阀是否完好,发现漏气及时报告安全部和工程部。
五、发生气体泄漏,严禁使用明火,关紧气阀、打开门窗通风,停止使用各种电器开关。
六、厨房内使用煤气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时要专人看管,使用完要专人关闭。
用火用电用气管理制度 篇5
1、用水、用电原则:保证使用,厉行节约。每个人都要树立节约用水用电的意识。
2、只要是光线充足的'晴天,白天教师可不开灯。夜间,阴天或下午室内光线不足,可根据在教室学生人数情况局部或全部开灯。
3、学生离开教室,如做课间操、上体育课、美术课,或到实验楼上课,即将灯、电视、计算机、风扇、投影机等全部关闭,做到人走电停。
4、在专用教室上课,均按照2,3条规定执行。
5、不得出现教室内空无一天但电灯、电风扇全部大开的浪费现象,类似现象一经发现,班集体不能评为文明班级。
6、学生晚自习,按指定教室就座。自习结束,人走灯灭,不得出现教室里只有几个学生,电灯电风扇大开的浪费现象。此类现象一经发现,班集体不得评为文明班级。
7、白天走廊内的灯、洗手间的灯一般不开。晚上可根据需要局部开启。
8、遇到隆重的活动,经学校安排,可开启喷泉,活动结束,即刻关闭。
9、教师下班离开办公室时要随手关灯、关闭计算机等,做到人走电停。各办公室空调夏天在30度以上,冬天在5度以下方可开启,各年级组长、部门主任负责管理。
10、节约用水。涮洗拖把、抹布不要过量用水,用水后要拧紧水龙头,以免遗漏。发现水管滴水,要主动拧紧。若水龙头不能拧紧,即刻向总务处保修。
11、学生不得私自带各种用电器(如应急灯、充电电筒、充电器)在学校、教室内插座上充电,如发现给予没收并写书面检查。
用火用电用气管理制度 篇6
1、认真贯彻上级部门和学校有关安全保卫工作的指示精神和规定,抓好安防工作的宣传教育。
2、落实各个工作场所的.安全防火岗位责任制,做到经常检查安防情况,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
3、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定期检查、更换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4、严禁在制作室各工作间内吸烟或保存易燃、易爆物品。
5、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以免损坏设备和引起火灾事故。
6、定期检查配电盘、调光台、硅柜、灯座触点等高负载设备,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7、下班后做到拉闸、断电、关好门窗。
8、发现火警要迅速采取一切措施进行灭火,并及时报警。
用火用电用气管理制度 篇7
一、灶房、锅炉房、焊接操作间等使用明火的`部位要加强管理,固定专人负责,操作时必须有人监护。操作间严禁堆放杂物,使用明火结束后,清理好现场,待确定无火灾隐患后方可离开。
二、礼堂、图书馆、资料档案室、库房、营业厅、客房、餐厅等处如需动用明火,必须经单位防火负责人或有关部门批准,落实安全措施,配足消防器材,指定专人监护现场。作业结束后要认真检查,不准留有火种。大风天气不准明火作业。
三、仓库、车库、液化气站等使用明火作业的场所应当远离;易燃与易爆物存放场所应当分离。上述场所与教学区或人员密集区应当远离,不准近距离作业。生活区、库房、维修场所安装使用固定火源,必须符合安全规定,经单位防火负责人批准,并落实各项防火安全措施。对各种用火、用电、用气设备要定期检查、维修,不准带故障运行或使用。
四、不准用易燃液体引火,不准在火源附近堆放易燃易爆物,废弃的放射性有毒固体、液体、气体处理排放必须符合消防安全规定,不准点燃或随意排放。
五、用电线路和设备必须由专业电工负责安装,不得私自设置临时用电线路和设备。
六、学生宿舍楼严禁使用电炉、电热棒等电热设备,严禁使用液化气灶等工具,一经发现即没收,并予以通报批评。
七、电气线路和设备的安装、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电气设施安装标准,发热的部位不得直接安装在可燃物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