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2025-02-0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通用28篇)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1

  各位游客:

  游客们,今天我们参观的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石像—乐山大佛,乐山大佛坐落在我国四川省西南部,周围便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这三条大江,统称“乐山三江”。

  它通高71米;肩宽24米;耳朵有7米长,每个耳朵能钻进去两个人;它的眼睛和嘴巴长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令人想不到的是,它头的直径竟有10米,有5层楼那么高呢!而它的手指却有8.4米长,不要说与大佛比,就是个大佛的手指比,你也小得不得了。它的膝盖到脚背总长28米,脚宽8.5米,如果人挨人站着,它的每只脚可以站100多人呢!乐山大佛头上的发髻有1021个。人们说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建于公元713年,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已经矗立在这1200多年了!

  乐山大佛两侧的岩石叫做“红砂岩”,是一种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为什么能保存1200年呢?因为它的位置处于凌云山西面阴坡处,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

  乐山大佛是一个名叫海通的和尚发起建造的。当时,岷江水势汹涌,常常淹死过路的行人。海通和尚一忍心看下去,于是便筹集巨款,修筑乐山大佛,愿它能抵住这汹涌的江水。当时,一名财主想得到这笔巨款,当海通知道了他的想法以后,便对财主说:“我宁愿把我的眼珠挖下来,也不会给你这笔钱。”他见财主不信,便用双手挖下了自己的眼珠。财主见了,吓得魂飞魄散,这才打消了念头。过后,海通又号召了很多人来修筑乐山大佛。就这样,人们一锤锤地修造了90年,乐山大佛才修筑成功。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希望我的介绍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2

  游客们,大家好!我就是保心旅游社的小佳导游,很荣幸当上大家的导游 。今天,大家在我的导游下,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中外闻名的乐山大佛。

  请大家这几座山像什么?不知道吧!这就是世界巨型女睡佛。共有400多米长,而且乐山大佛正好在睡佛的心胸处,这真是天设地造的巧合!我们过了这座山就可以看到大佛了。请大家随我来,这就是举世无双的乐山大佛。乐山大佛从公元713开始动工,经过了三代的工匠精心雕刻,至公元803年时才完工,一共用了90年才雕刻完毕,所以我们要好好爱护它。乐山大佛通高71米,我们看大佛的脚,比家里的床大几倍;在抬头看一看大佛的头,长14。7米,宽有10米。在头顶的一个个螺鬓,一个就有你们家的方桌那么大,在想想有1021个呢?在脸的两旁有一双长长的耳朵,耳眼里可以进两个人呢?

  游客们,如果你们早上5点起床还可以看到大佛发出的佛光呢!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请大家慢慢游玩。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3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

  我们今天的旅游景点是乐山大佛,请大家做到:第一、不要乱丢垃圾;第二、不要在山上乱涂乱画;第三、不要在名胜古迹上刻字。好了,我们上山吧!跟上队伍不要掉队,并且看好你的孩子和随身物品。

  大家看,前面就是乐山大佛了。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它高71米,肩宽24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头上有1021个发髻,耳朵有7米长,可以并站两人,嘴巴和鼻子的长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颈高3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是28米,脚背的宽度是8.5米,可以座一百余人,所以大家都说:“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是公元713年,竣工于唐贞元十九年,即公元803年,乐山大佛矗立于此已有1200多年了。

  大家看到的乐山大佛的两侧岩石是用红砂岩雕刻出来的,很容易风化,因为周围有很多的树木,没有破坏它们,它们挡住了风,所以乐山大佛风化得很慢。乐山大佛的4层、9层、18层有排水管,所以防止了侵蚀和水的'冲刷。

  据说,曾经因为发洪水,淹死了很多人,死了的人都聚集在乐山大佛前面的江里,乐山大佛就闭上眼睛,好像在施法,不知为什么洪水突然停止了,活着的人得救了。是不是很神奇呢?

  好了,接下来的两个小时让大家自己游玩,再次提醒大家不要乱丢垃圾、不要乱涂乱画、不要在古迹上刻字,两个小时候后,我在这等着大家,祝大家玩得愉快!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4

  尊敬的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乐山大佛旅行社的导游,我姓陈,叫陈一鸣,大家叫我小陈或陈导都可以,今天将由我和大家起游览四川的名胜景区—乐山大佛。

  大家快看,我们已经来到了目的地—乐山的港码头,对面的大山就是有名的凌之山。大家仔细观察那座大山,是不是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一座巨型睡佛呢?这是一座天然形成的睡佛。这座巨型睡佛的胸部的后面,就是有名的乐山大佛。这也是乐山最有名的奇观——佛中有佛。

  好了,看完睡佛咱们再一起去看看乐山大佛吧!这座大佛有71米多高,肩膀就有64米宽,嘴巴和眼睛长3。3米。大家猜一猜乐山大佛的耳朵上能站多少个人?哈哈!不知道吧!告诉大家大佛的耳朵上能站30多个成年人呢!相传乐山大佛为了镇住水妖,保护乐山老百姓,他只能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压住水妖,让他出不来作怪,至今他还坐在那滔滔江水之中。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5

  “HELLO,我叫王胜宇,大家可以叫我王导。之后咱们就是同一台车上的人了。请多关照。”“瞧,乐山大佛到了。”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大佛除耳朵和鼻梁骨是木头做的以外,其它则由红沙岩雕刻而成。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造型庄严。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这1021个发髻是用磨光的大石头镶嵌上去的。乐山大佛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开工。大佛双耳垂肩,耳长7米,鼻长5。6米,眉毛也长5。6米,嘴和眼睛都是3。3米,颈长3米,肩宽24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据说,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每年夏汛,灌水真捣山壁,经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惨剧。海通禅师见此决定凭着悬崖开凿弥勒佛大像,欲仰仗无边的法力,减少水势,永镇风涛。

  海通禅师走遍大江募化钱财,开凿大佛。佛像动工后,地方官吏索取经费,海通严词拒绝道:“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地方官不信,吓海通禅师要试一下。没想到海通禅师捧着盆子要剜目。“吏大惊,奔走祈悔。”

  “好了,今天的乐山大佛之旅就要结束了,在船上给大家五分钟时间拍照,之后我们要坐车去机场坐飞机回家了。再见,欢迎再来乐山。我先与各位道别了。”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6

  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们要去乐山大佛。我的名字叫杨泓健。大家可以叫我杨导。

  大家看!乐山大佛多大啊!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传说从前有个叫海通的和尚,看见大渡河流处,水深流急,波涌浪翻,经常吞没行船,危害百姓,于是,就召集了很多石匠,把乐山大佛建起来。乐山大佛建起来后,海通有了很多钱,于是嘉州的一个官吏来逼海通给钱,海通就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可见海通多么尊敬佛啊!

  大家看,乐山大佛只好的风平浪静的湖,高大雄伟的乐山大佛,让人感到一种好像乐山大佛就在对岸看着你的感觉。

  乐山大佛还很神奇,跟真的佛一样。乐山大佛再现难得一见的神秘光环佛光。乌云还未褪去的乐山大佛上空,突然出现日晕现象,刚刚升起的太阳四周闪现出一个直径约300米、内红外紫的五彩光环,色彩时明时暗。千年难遇万人争睹。11时许光环开始散发出耀眼强光,来自四海的游客无不赞叹这一天下奇观。不少人双手合十,闭目祈愿,纷纷庆幸大佛之旅带来的吉祥。中午时分佛光慢慢淡化、散去。整个佛光现象持续了3个多小时。

  今天的游览到此为止,请各位上车去吃午餐。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7

  hi,大家好,我是欣然旅行社的导游,现在,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乐山大佛吧。

  各位游客,眼前这座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大佛依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鸾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时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为古弥勒佛的坐像。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海通禅师圆寂以后,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续建。直至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被近代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等景观组成,面积约8平方公里。景区属峨眉山风景名胜区范围,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7米,鼻和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凡游览的人都称奇叫绝。

  这座大佛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民非凡的勇气》下面请游客自由欣赏,小心路滑。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8

  各位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由我带大家游览。我来给大家介绍都江堰。它建于我国战国时期。这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唯一古仍为今用的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

  据说,都江堰建成以前,岷江水一出山口,流速骤减,常泛滥成灾。距今约2250年的秦昭王时期,秦国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兴建水利工程。这项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你们看,这就是鱼嘴,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它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飞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你们看,这像不像一个瓶口?这里的作用是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这样,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称为“陆海”、“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四川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人民受益不浅。这项工程直到今天还在起作用。

  我们再往前走,都江堰一带有不少名胜古迹。离堆上建有伏龙观,殿宇三重,巍峨矗立,顺山势逐级升高。前殿陈列着1974年修建外江节制闸时从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高2.9米,重4.5吨。石像造于东汉灵帝初年,距今已18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圆雕石像,非常珍贵。后殿陈列有都江堰灌区的电动模型。

  在玉垒山麓有二王庙,是古代人民为纪念李冰父子治水功绩而建,初建于南北朝,名崇德祠,宋代以后李冰父子被封为王,改称二王庙。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庙宇依山取势,层层而上,宏伟秀丽,四周古木浓荫,环境幽美。大殿及后殿内有李冰及二郎塑像。庙内石壁间刻有李冰治水的口诀:“深掏摊,低作堰”和“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

  这里山青青,水粼粼,庙宇古朴,空气清新,长长的安澜桥横江飞架,金刚堤枕水酣卧。当你亲临其境,目睹这一巨大的工程并了解了其引水泄洪的原理,你不能不被李冰等古代人民的绝世神工所折服!

  今天,我们的旅途就先告一段落,请大家解散游览,三十分钟后在这里集中,还请大家注意安全!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9

  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很高兴今天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叫张原溥,大家可以叫我张导。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距省会成都约150公里,位于岷江、青衣江和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始动工,在经三代工匠的努力下,至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修建完成。1996年12月,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乐山大佛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庄严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背可围坐百人以上。

  乐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乐山大佛的`双耳和头颅后面,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得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作用,使佛像不至为雨水侵蚀。清代诗人王士祯有咏乐山大佛“泉从古佛髻中流”。在大佛头18层螺髻中,第四层、九层、十八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皱褶也有水沟,正胸有向左侧分解的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和胸部有洞穴,组成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防风系统。

  游客们,我先介绍到这里了,请大家漫步欣赏。注意在游览时不要乱丢垃圾,乱涂乱画,爱护乐山大佛这一宝贵的世界遗产。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10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现在带大家去参观世界着名的遗产——乐山大佛。它位于乐山市城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是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的一尊弥勒坐像。据说,始凿于唐开元元年,历时90余年方建成,其意义是消减水患,造福民众。它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大家看,大佛,体态匀称,雍容大度,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气势磅礴。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通高70余米,头高约15米,头项上可置圆桌。耳长7米,眼长3.3米,耳朵中间可站两条大汉。肩宽28米,可做篮球场。它的脚背上还可围坐百余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21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

  大家跟我来,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栈道的始端。大家庭小心一点,路很窄,人很多。注意安全。看啊,栈道全长近500米。右侧是九曲栈道。前几年,有游客发现它所处的凌云山整体又如一尊硕大无比的卧佛,乐山大佛正好建在睡佛的心胸之处,寓意更加深刻,其壮美堪称天下一绝。

  游客们,现在我们顺着又窄又高的栈道往下看,呵呵,你看,下面的游人像不像小不点?好了,大家跟我来,现在我们到了大佛的脚下。我们抬头仰望,大佛简直顶天立地啊!你看,那些摆着的照片为什么游人能摸着他的鼻子、脸、耳坠?哦,大家明白吗?其实,选个好角度,就可以构造出来了!大家跟随我来,呵呵,摸着大佛的脸了,照张相吧!好了,就地解散拍张照啊!二十分钟后在这里集中。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11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叫王胜宇,大家可以叫我王导。之后咱们就是同一台车上的人了。请多关照。”“瞧,乐山大佛到了。”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这1021个发髻是用磨光的大石头镶嵌上去的。大佛双耳垂肩,耳长7米,鼻长5.6米,眉毛也长5。6米,嘴和眼睛都是3.3米,颈长3米,肩宽24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大佛除耳朵和鼻梁骨是木头做的以外,其它则由红沙岩雕刻而成。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造型庄严。乐山大佛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开工。

  据说,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每年夏汛,灌水真捣山壁,经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惨剧。海通禅师见此决定凭着悬崖开凿弥勒佛大像,欲仰仗无边的法力,减少水势,永镇风涛。于是,海通禅师走遍大江募化钱财,开凿大佛。佛像动工后,地方官吏索取经费,海通严词拒绝道:“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地方官不信,吓海通禅师要试一下。没想到海通禅师捧着盆子要剜目。“吏大惊,奔走祈悔。”

  “好了,今天的乐山大佛之旅就要结束了,在船上给大家五分钟时间拍照,之后我们要坐车去机场坐飞机回家了。再见,欢迎再来乐山。我先与各位道别了。”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12

  爱的游客们,下午好。欢迎来到乐山大佛景区,我是你们的导游陈艺菁,大家可以叫我小陈或陈导。很高兴今天能够陪同各位游览著名的乐山大佛,相信在大家的配合下,我们一定会度过一个愉快的下午。

  大家刚从陡峭狭窄的九曲栈道走下来,我相信很多游客朋友都有一种心跳加快的感觉吧!但是,不要太过激动,以免心跳太快,控制不了。到咱们乐山大佛呢有一个说法,那就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不下佛脚真遗憾”,我们现在就站在大佛脚下,大家抬起头来仰视一下大佛吧,感受一下他的高大和壮观,各位都知道大佛大,但是到底有多大呢?下面我给大家重点说明一下。乐山大佛是我国唐代摩崖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通高71米,这就相当于是24层楼的那个高度,大佛的眼睛和嘴有3.3米长,我呢就一米六几,这个长度就相当于两个我那么长。耳朵高7米,在他的耳朵眼里呢能容纳两名壮汉并排站在里面。大佛脚面宽8.5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这就相当于能够容纳100多个人围坐在它上面,对于咱们酷爱打麻将的朋友来说,在上面圈个五六桌是不成问题的。正因为如此高的一个高度,使咱们乐山大佛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但是大家在惊叹乐山大佛高大与壮观的同时,还不能不赞叹它的造像工艺的精美。乐山大佛温文尔雅的神情,和蔼可亲的神态,以及凝思中蕴含智慧,威严中带有慈祥的面容,都让人情不自禁产生崇敬与亲切的感觉。

  那么,是谁为我们创造了这笔财富?当初修大佛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让小陈给大家慢慢道来。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水势相当的凶猛,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件。有一位海通和尚大发慈悲之心,准备修建大佛来镇水患。于是四处化缘,筹得不少的钱财。当时有一位贪官见财眼开,准备敲诈勒索他,海通法师义正严辞地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意思是说,我自己的眼睛都可以挖下来给你,但你休想得到这笔佛财。那个贪官居然蛮横无礼地要他试一试,海通禅师大义凛然地一手捧盘,一手挖出了自己的双眼。贪官吓坏了,从此以后没再为难他。海通禅师造佛时年事已高,所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他就圆寂了,大佛的修造工程也因此停了下来。这之后,两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继续修造乐山大佛,在三代人的努力之下,前后历经90年时间,乐山大佛终于彻底完工,并且通体施金,华丽的佛衣和宝相庄严的佛体交相辉映。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13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和大家在一起来到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之一的乐山大佛,我就是你们的导游,我姓俞,大家可以叫我小鱼儿。希望能和你们一起旅途愉快。

  现在,我们坐在车上,我给你们讲一个有关乐山大佛的来历故事。在唐朝,有一个和?,叫海通。在乐山大佛没有修建之前,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水势相当凶猛,常常在这里造成船毁人亡悲剧。海通遍行大江南北、江淮两湖去凑集金钱,造乐山大佛,在路上时,遇见一个贪财的人,向海通索要钱财,海通告诉他:“我不可能给你金钱,我宁愿把眼珠子挖出来给你!”那个人不信,海通真把眼珠子挖出来,给了那个人。后来人们知道海通死了,悲痛万分,十几万人一起造了乐山大佛……好了,故事讲完了,也该下车了。

  现在,我们正走向乐山大佛,他原本高108米,现在被雨水大自然风化后,只有71米了。以前,发生过三年自然灾害,许多饿死的人尸体流在了三江汇流之处,满江都是尸体,大佛不忍心看,闭上了眼睛,流下了眼泪。

  看这就是乐山大佛,有兴趣大家可以沿着栈道下去看一看,下去的时候要小心,这栈道最窄的地方只有一人能通过,带小孩的游客请看管好您的孩子,有高血压的老人最好不要下去。还有,游客们下去的时候千万别摸大佛的脚,否则,工作人员就会罚款300元,并让你抓到下一个摸脚的人,才能离开。下面的时间请你们大家自由观赏,希望下次有机会碰面,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见!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14

  亲爱的游客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小导游——郑涵文。今天,我们游览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像,游客们,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对了,它就是四川的乐山大佛。走,随我去看看吧!

  乐山大佛修凿在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汇合处的凌云山的临江山崖上,与乐山城隔水相望。

  游客们,在我们身旁的就是形象生动、气魄宏伟的乐山大佛。瞧,佛像坐东面西,双眼似睁似闭。它高71米,仅头部就有10米宽,双肩的距离为24米,耳长6米,可藏进几个人。不可思议的是,一只脚背上竟可站100多人!游客们,还要一点你们可能不知道,佛像的头颈背后,筑有完善而巧妙的排水系统使佛像免受山洪冲蚀。所以它被誉为世界艺术珍品。

  现在让我给大家讲讲乐山大佛的历史吧。它从唐代开始修凿,人们爬上高山峻岭,攀登悬崖峭壁,一锤一锤地凿,一刀一刀地刻,从公元713年至公元803年,整整化了90年的时间才凿刻完工。佛像经过了1000多年的风霜雨露,至今仍完好无损,安详端坐。

  1956年,乐山大佛被四川省列为重点保护文物,而今,它已和我国其他28处景观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好了,介绍完了乐山大佛,就让我们一起登上凌云山峰,看看这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吧!请不要在佛像上刻字哦。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15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各位到乐山大佛景区来观光旅游。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古佛——乐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通高71米,肩膀的宽度是24米,头的直径是10米,耳朵有7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颈高3米,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的宽度是8.5米,头上的发髻有l021个。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也就是公元720xx年),竣工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20xx年),大家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矗立于此已经1220xx年了。

  设计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大佛两侧的岩石。这种岩石叫红砂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就是在这种岩石上雕刻而成的。那么大佛为什么能历经1220xx年“风雨不动安如山呢”?首先我们看一下大佛所处的位置。大佛位于凌云山西面的阴坡上,加之佛体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佛身处于江弯地段,隐藏于山体之中,减少了风雨侵蚀和水流冲刷,因此岩石风化较缓慢。不仅如此,乐山大佛还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在大佛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对佛像的浸蚀;大佛头上发髻的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排水道与佛体衣服折皱连成排水渠道网,也避免了雨水对佛体的浸蚀。可见,乐山大佛的设计是非常科学的。除此之外,大佛在竣工之后,还曾经修造了一个高13层的楼阁复盖,可惜毁于明末的战乱。

  虽然乐山大佛有着十分完善的保护系统,然而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它仍免不了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因此,各个朝代都对它进行过维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曾对乐山大佛进行过多次维修其中工程较大的是1963年的维修。1982年,乐山大佛经国务院公布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乐山大佛的保护已经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乐山大佛己成了全世界人民的一笔宝贵遗产。

  海师堂

  那么,是谁为我们创造了这笔财富?当初修大佛的目的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参观海师堂。

  海师堂里的三尊塑像就是修建乐山大佛的功臣。首先我们看中间这一位,大佛的始建者——海通禅师,他是贵州人氏,当年在凌云山上结茅为僧。

  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水势相当的凶猛,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件。海通和尚大发慈悲之心,准备修建大佛来镇水患。于是四处化缘,筹得不少的钱财。当时有一位贪官见财眼开,准备敲诈勒索他,海通法师义正严辞地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

  意思是说,我自己的眼睛都可以挖下来给你,但你休想得到这笔佛财。那个贪官居然蛮横无礼地要他试一试,海通禅师大义凛然地一手捧盘,一手挖出了自己的双眼。贪官吓坏了,从此以后没再为难他。海通禅师造佛时年事已高,所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他就圆寂了,大佛的修造工程也因此停了下来。大约过了十年的时间,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20万,继续修造乐山大佛,由于工程浩大,需要巨大的经费,于是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任户部尚书,到京赴任,工程再次停工。

  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五十万两继续修建乐山大佛。在三代人的努力之下,前后历经90年时间,乐山大佛终于彻底完工,并且通体施金,华丽的佛衣和宝相庄严的佛体交相辉映。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16

  游客们:

  大家好,我姓王,你们可以叫我王导游,也可以叫我小王。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我们先到一个墓洞,再到……,最后去看乐山大佛。

  瞧!这边的墓洞边上有一个一个的小红孔,大家来摸一下,你们看,我的手指点红,这一个一个的小红孔,里面有一层红粉,这是大自然通过日晒雨淋天然形成的。看!我们接下来要去的地方呢?名叫333阶梯,以前,有人走这个桥时,有些人没有停,有些人停下,最后,没有停的人,现在几乎都成了:店长、老板、财务部长等等,而没有一次走过的人,现在大多数都变成:店员、工人、快递员,助手等等。所以,我要在这里提醒大家,最好一次性走过去,中途不要停,也不要回头,当然,也可以跑过去。

  现在我们将要去的地方是一座寺庙,这里有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的雕像等等。很久以前有一些财主,他们会用金银珠宝、首饰和一些很贵重的物品拿来装在雕像的“肚子里”,这样佛祖就会帮你完成心愿,享受荣华富贵。

  最后,我们要去乐山大佛,乐山大佛原名凌云大佛,是一个西方的大佛,头上有很多发结,一个发结代表一个人的智慧,足足有180个发结,就代表有180个智慧。乐山大佛的脚有“千年臭佛脚之称”,因为潮水没有浸到乐山大佛的脚,所以才有这个称号。现在可以顺着阶梯下去观看,但要注意不要随便吐口水,不要乱丢垃圾。

  游客们,希望你们记住这美好的时光,希望你们下次再过来游玩。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17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王,是成都旅行社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王导”。接下来我要带大家参观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石像——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位于在四川省乐山市,坐落在岷江、乌衣江、大渡河的三江交汇处。

  乐山大佛高71米,肩膀宽24米;大佛头上有一圈圈头发,那是石头雕凿成的,好像一个个漩涡。大佛的一只耳朵,大约有两个大人接起来那么大;耳朵眼儿比碗口还要大,小孩子都能钻进去;他那大鼻梁犹如高高隆起了一座桥梁;圆圆的脸蛋有钟楼那么大;又宽又大的嘴巴足有一米宽;再看看大佛的上身,足有三层楼房那么高;他的大腿七八个人合抱也抱不过来;大佛的脚面上能站一百多人,脚趾甲上能停两辆汽车。

  乐山大佛建于公元713年,是一个叫海通的和尚发起建造的。因为当时江水常常淹死坐船路过的人,海通和尚不忍心看下去,于是他筹集巨款来修筑乐山大佛。这座大佛是用无数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非常不容易。

  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观,一个小时后咱们在这里会合。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18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石像——乐山大佛。我叫苏民阳,大家可以叫我苏导游,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去参观参观吧!

  从远处看巍峨雄伟的大佛,站在它的脚背上人们显得那么渺小,就像一只只蚂蚁爬行在大佛上。它建于公元713年,从它脚底流过的三条河分别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它们并称为“乐山三江”。古代的时候,乐山三江交汇的地方,水势相当的凶猛,常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件。海通和尚于心不忍,于是他四处化缘,筹得巨款,修筑乐山大佛,愿它能抵挡这汹涌的江水。一位财主想到这笔钱,海通和尚对他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并挖出自己的一双眼睛,财主一看吓得从此再也没有难为他。他召集很多人来修筑乐山大佛。在三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历时九十年,乐山大佛才大功告成。

  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通高71米,耳朵长7米,每个耳朵可以钻进两个人;肩宽24米,头的直径竟然有10米,它的手指有8。4米长,不要说与大佛相比,就是和大佛的手指比,你也小得不得了。它的膝盖到脚背总长28米,脚宽8。5米,如果人挨人站着,它的每只脚可以站一百多人呢!乐山大佛头上的发髻有1021个。它的大鼻梁犹如高高隆起的一座桥梁。圆圆的脸有钟楼那么大,又宽又大的嘴巴足有一米半长,嘴角微微向上翘着,显得那么和善、那么神奇;眼角微闭,似乎在沉思什么,它到底在沉思什么呢?大家可以自己发挥想象……

  乐山大佛雄伟壮观,用“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来形容它一点儿也不过分。它就想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中外游客。我真诚的希望你们能在这里得到美的享受。祝大家玩的开心,游的尽兴!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19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张佳蓉。我们的目的地是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乐山大佛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佛,它是一尊最大的佛象,也是刻石大佛。

  大家看乐山大佛体态均匀,头与山齐,通道70米余,它的鼻子长20米,眼睛长1.5米,高150米余,高大坚固。是用世界最坚固的泥土筑成的。大佛头顶有螺髻1021个,实则以石块一个一个的嵌成的。

  从大佛的左侧看,它的耳朵是不是很大呢。它的楼道长5000米,高有50多米。游客们站在上面千万要小心呀,摔下来可就不好办了,听到了吗?

  游客们站在乐山大佛上面是不是想拍照呢?现在全体解散,一起拍照吧,20分钟后在这里集合。

  乐山大佛的风景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再去细细游赏。对了,不要乱丢果皮纸巾……要爱护环境。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20

  欢乐的暑假到来了,妈妈决定带我去四川乐山大佛玩,乐山大佛可壮观了!

  乐山大佛坐落在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旁,那里风景如画。一颗颗大树整齐的排好队,给人们带路;一朵朵花儿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犹如仙女在跳舞;一阵阵微风吹来,为这美景又增添了淡淡诗意。

  漫步在乐山大佛的山中,就好似漫步在仙境。矮小的瀑布,形态各异的假山,一个个精美绝伦的铜像、石像等……都令人陶醉。

  乐山真是个佛教文化的圣地。半山中有一个宏伟壮观的寺庙“凌云寺”。里面摆满里精心雕刻的一座座佛像;一个个形状不一的香柱。还有与众不一样的佛教文化,随处可见。

  乐山大佛足足有一座大山高,栩栩如生的神态,色彩鲜明的衣着,好似一个弥勒佛。我和妈妈走下去看,显得我们十分渺小。这是,妈妈告诉我说:“乐山大佛有十分巧妙的排水系统。乐山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又望了望乐山大佛,心想:“乐山大佛有着巧妙的排水系统,那还会不会有什么巧妙的机关呢?还是自我慢慢去发现吧!”

  乐山还有一座塔,名叫“灵宝塔”又称“凌云塔”。共有13层,每一层都挂满“铃铛”,宏伟而又高大,像一个巨人站在那里守护着乐山。

  看,乐山大佛是多么美丽,这次游记使我看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艺术的结晶,古代人民可真伟大啊!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21

  各位小朋友、先生、女士们:

  我们现在看见的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古佛——乐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独一无二的一尊弥勒佛。高71米,肩膀宽24米。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两侧的岩石叫做“红砂岩”,是一种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为什么能保存1200年呢?因为它的位置处于凌云山西面阴坡处,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

  传说,乐山大佛是一位叫海通的和尚和一个叫石青的小伙子建造的。当时有一条妖龙在水里兴风作浪,让百姓不得安宁。于是,海通和石青开始修筑乐山的佛,希望可以挡住妖龙的洪水。一天,财主知道海通有很多钱,要海通把钱给他。海通不同意,对财主说:“就算我把眼睛挖下来也不会得你钱的。”财主不信,于是海通把自己的眼睛挖了下来。财主见了,吓得魂飞魄散,打消了念头。之后,石青又找了许多人一起修建乐山大佛。当大佛修筑成功,妖龙才不兴风作浪。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希望我的介绍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22

  亲爱的游客们:

  你们好!

  我是你们的小导游——郑涵文。今天,我们游览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像,游客们,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对了,它就是四川的乐山大佛。走,随我去看看吧!

  乐山大佛修凿在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汇合处的凌云山的临江山崖上,与乐山城隔水相望。

  游客们,在我们身旁的就是形象生动、气魄宏伟的乐山大佛。瞧,佛像坐东面西,双眼似睁似闭。它高71米,仅头部就有10米宽,双肩的距离为24米,耳长6米,可藏进几个人。不可思议的是,一只脚背上竟可站100多人!游客们,还要一点你们可能不知道,佛像的头颈背后,筑有完善而巧妙的排水系统使佛像免受山洪冲蚀。所以它被誉为世界艺术珍品。

  现在让我讲讲乐山大佛的历史吧。它从唐代的开始修凿,人们爬上高山峻岭,攀登悬崖峭壁,一锤一锤地凿,一刀一刀地刻,从公元713年至公元803年,整整化了90年的时间才凿刻完工。佛像经过了1000多年的风霜雨露,至今仍完好无损,安详端坐。

  1956年,乐山大佛被四川省列为重点保护文物,而今,它已和我国其他28处景观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好了,介绍完了乐山大佛,就让我们一起登上凌云山峰,看看这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吧!请不要在佛像上刻字哦。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23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现在带大家去参观世界著名的遗产--乐山大佛。它位于乐山市城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是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的一尊弥勒坐像。据说,始凿于唐开元元年,历时90余年方建成,其意义是消减水患,造福民众。它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大家看,大佛,体态匀称,雍容大度,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气势磅礴。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通高70余米,头高约15米,头项上可置圆桌。耳长7米,眼长3。3米,耳朵中间可站两条大汉。肩宽28米,可做篮球场。它的脚背上还可围坐百余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21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

  大家跟我来,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栈道的始端。大家庭小心一点,路很窄,人很多。注意安全。看啊,栈道全长近500米。右侧是九曲栈道。前几年,有游客发现它所处的凌云山整体又如一尊硕大无比的卧佛,乐山大佛正好建在睡佛的心胸之处,寓意更加深刻,其壮美堪称天下一绝。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24

  各位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由我带大家游览。我来给大家介绍都江堰。它建于我国战国时期。这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唯一古仍为今用的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

  据说,都江堰建成以前,岷江水一出山口,流速骤减,常泛滥成灾。距今约2250年的秦昭王时期,秦国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兴建水利工程。这项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你们看,这就是鱼嘴,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它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飞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你们看,这像不像一个瓶口?这里的作用是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这样,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称为“陆海”、“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四川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人民受益不浅。这项工程直到今天还在起作用。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25

  各位游客:

  欢迎来到乐山大佛游玩。我是开心旅行社的导游蛋蛋,希望我的讲解能使你满意,在这里我祝大家玩得开心,快乐和尽兴。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少乐山市,安座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的岩壁上,已经有1200年了,又名凌云大佛,这里风景优美,是世界第一大石塑佛。佛像开凿于公元713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曾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现在请大家往我身后看,这一尊巨大的弥勒佛,就是乐山大佛。乐山大佛的眼睛和嘴巴的长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脚的宽度是8.5米。在乐山大佛的一个脚趾上就可以摆一桌宴席。所以说乐山大佛是世界第一大佛绝对不会有错的,因为它比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最高的大佛还要高出三倍,比以前的第一大佛阿富汗的帕米杨大佛还要高18米。

  这座大佛是怎么来的?修建这座大佛有什么目的吗?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听我讲一个故事:

  古时候的三江汇流处,水势十分凶猛,过往的船只经常发生事故。有一个叫海通的和尚大发慈悲之心,准备修一座弥勒佛,来镇水患,于是他每天化缘。过了一些日子,化到了不少银子。但当地有一位官员,见钱眼开,看到海通有这么多银子,便想敲诈一笔,没想到海通说:“自目可刎,佛财难得。”意思是我可以把双眼挖下来,你一分钱也休想拿到。那官员竟然说让海通试一试,于是,海通便将眼珠用手挖了出来。那官员被吓得半死,从此以后再也不找海通的麻烦了。海通便安下心来组织修大佛。在海通去世时,大佛才修到肩膀那儿,因为海通去世,大佛便没修了。直到后来,有两个人捐了很多钱,才断断续续的把大佛修好了。

  好了,大家听了这个故事,已经知道答案了吧。现在,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去乐山大佛上吧。但请各位游客注意安全!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26

  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的导游,我姓徐,欢迎你们来到这里,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弥勒佛石刻坐像。希望你们游玩的开心。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大佛脚下,请往上看,大佛通高71米,肩膀宽24米,头直经10米,耳朵有7米,劲高3米,手指长8.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3.3米,头上有1021个发根。此时大家一定很惊讶,这就是名不虚传的乐山大佛。

  传说: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当时,洪水季节水势很猛,凌云寺的名僧海通见此甚不为安,于是发起修造大佛。海通去世后,剑南川西节度使韦皋征集工匠,继续开凿,直到公元803年,经历了90年,大佛才完工。大家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直立于此已经1200年了。

  现在请大家看大佛两侧的岩石,这种岩石叫红砂岩,乐山的红砂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是很好的适宜雕塑的材料。乐山大佛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仍免不了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各个朝代都对它进行过维修。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27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韩愈·《山石》”

  乐山大佛是在我国宗教信仰发展趋势的物质,是历史的江河中不能被忽略的国粹之一,早在1996年就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乐山大佛坐落于四川省乐山市,因此叫乐山大佛,有71米之高,是世界上最高的石佛像,乐山大佛手工雕刻的是大肚弥勒佛的坐像,与其说身后的凌云山混为一体,由唐朝起逐渐开掘,因为经营规模宏伟,前后左右经历90多年才建造进行。

  乐山大佛迄今早已矗立上千年之久,上千年古佛,经历時间身心的洗礼,展现在大家眼前,禁不住让人惊讶,几千年前,古代人匠人到底经历了如何的艰难才可以造就这气势磅礴空气的佛像。现如今乐山大佛也变成知名的游玩景点,因为它的又高又大宏大,气势雄伟,慕名来此的人并不是极少数。殊不知就在大家崇拜古代人高超的手工雕刻手艺的与此同时,大家发觉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密秘!上千年不倒的乐山大佛,每到灾祸都是会闭眼掉泪水,这是什么原因?

  一、乐山大佛的来历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凌云山,故乐山大佛又叫青云金鼎大佛,西临峨眉山景区,脚底是青衣江、大渡河、青衣江集聚的流水。有关乐山大佛的建造,最开始能够上溯唐代唐高宗阶段。公元731年,三江聚集的流水在青云山下波涛汹涌,到水灾暴涨的时节也是得寸进尺,老百姓便流传这里有妖魔鬼怪作怪,往日的船舶无一不谨小慎微,稍不留神船舶便会被水流拍到山壁上,落入水中而亡。

  在凌云山上住着一位名字叫做华泰的得道高僧,他将山脚下的情景一览无遗,华泰僧人不忍心大家陷入今此窘境,饱受浪涛之苦。为了更好地使大家获得便捷,华泰方案建造乐山大佛,即能借佛像身躯减轻水势,又能使大家见到佛像内心获得宽慰。

  因此华泰便募资20年之久,总算筹得一笔金钱用以建造金鼎大佛。期内,有官吏前去贿赂,华泰意志坚定,自剜其目,立誓守卫艰辛筹得的捐款,这才逼退了那时候要贿赂的高官,此后乐山大佛的修建便开始了,殊不知乐山大佛沒有修建进行华泰便过世。

  华泰与世长辞后,乐山大佛的修建由韦皋接任,集结那时候的匠人,与此同时也遭受了朝中的高度重视,朝中也注资负荷率辅助韦皋,最终协力完成了乐山大佛的修建。在乐山大佛完工后,本地湍急的流水在金鼎大佛脚底获得了非常好的减轻,船舶不幸遇难的事情也慢慢降低。

  尽管乐山大佛修建施工期较长,可是乐山大佛的建造展现了那时候匠人人的聪慧。在金鼎大佛头顶部有十分隐蔽的排水设备,且并不是一处,这可以非常好地维护佛像不被降水所腐蚀,现如今大家才可以见到这般又高又大宏大的乐山大佛。

  二、乐山大佛流泪实情

  乐山大佛可以矗立上千年之久不倒,也发生过许多诡异的事儿,实际上乐山大佛闭眼掉泪水并并不是只发生过一次,在1962年——逐渐发生手机版饥荒;1963年——手机版饥荒不断,被大家称之为自然灾害;1976年——唐山地震,伤亡惨痛,20__年——发生少见天文现象日晕。

  这一下便招来众多广大群众的猜想,难道说真的是佛像垂爱众生显圣了没有?每一次闭眼或流泪都和重特大灾祸发生時间相符合,难道说简直观音菩萨不肯见此人间疾苦?有些人对于此事坚信不疑,实情难道说确实这般吗?

  殊不知客观事实并不是这样,作为日常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们,大家自然要征求科学规范的表述,对于此事也是有生物学家出去为金鼎大佛闭眼流泪作出了科学研究表述——它是一种天气现象造成的,并不是说白了的佛像显圣。

  原先,在我国现阶段已变成全世界第三大酸雨的危害高发区,而乐山大佛所在的所在位置四川省处在山间盆地,山间盆地地貌易集聚空气中有害物,且空气相对湿度很大,恰好是在我国的酸雨的危害高发区。造成金鼎大佛闭眼状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酸雨的危害中的酸性物质与金鼎大佛岩层表面触碰,导致表面混凝土融解,使佛像表面发生裂缝、缝隙等状况。而流泪则是泪水冲洗留有的印痕,十分像泪水或是眼泪。假如任凭这类呈现发生,那乐山大佛就不仅闭眼流泪了,乃至会变为遍体鳞伤的“大花脸”。

乐山大佛讲解导游词 篇28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

  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沿大佛左侧的棱云栈道可直接到达大佛的底部。在此抬头仰望大佛,会有仰之弥高的感觉。坐像右侧有一条九曲古栈道。

  栈道沿著佛像的右侧绝壁开凿而成,奇陡无比,曲折九转,方能登上栈道的顶端。这里是大佛头部的右侧,也就是凌云山的山顶。

  乐山大佛是一尊弥勒佛。唐代崇拜弥勒佛。佛经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武周时期,武则天曾下令编造了一部《大云经书》,证明她是弥勒转世,百姓对弥勒的崇拜帮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登上帝位。

  布袋弥勒佛是根据中国五代时期的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而成的。契此是浙江奉化县人,乐善好施,能预知天气和预测人的吉凶,经常拿着一个布袋四处化缘。

  在逝世前他曾说“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因而大家都认为他是弥勒佛的化身,寺庙里的弥勒佛也塑成了他的形象——一个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布袋和尚。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