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伤仲永有感400字(精选3篇)
读伤仲永有感400字 篇1
《伤仲永》中的方仲永是当时远近闻名的神童。五岁就能“指物做诗”而且“文理皆有可观者”。 而到了十二三岁,“令做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最后沦为“众人”。短短数十年间,一个卓有才华的少年就如此失尽光彩沦为众人,是何原因?这一切全都是由于他的父亲贪图乡人的钱财,天天领着仲永四处拜访乡里人,没有让仲永进入学堂读书,接受教育,走上报效祖国的道路。唉,怎么能不为仲永的才华消失而扼腕叹息呢?
尽管文中谴责的是仲永的父亲,但却含有对泯灭人才的环境的批评。文中的社会环境的确不好,乡里人想用钱财讨取仲永的诗作,这才导致仲永的父亲认为有利可图。对于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对此当然会引起共鸣。当今社会,父母只顾着赚钱,忽略了关心孩子的学业。他们往往认为多赚点钱留给下一代,下一代就会衣食无忧。可是现在是人才的时代,虽然现在还能勉强生存下来,可过个三五年,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成为世间的庸才。可见,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不能目光短浅,只看见眼前利益。文中仲永的父亲就是如此,只看见现在有利可图就要仲永拜访同乡人。如果你把他培育成人,利益比这眼前的要强不知多少倍。
一个人先天天资聪明是需要的,但后天的勤奋努力更为重要。但虽有天赋,却没有遇上有利于他成长与提高的环境也是徒然。所以作为与仲永同龄人的我们要抓住机遇,在如此优良的环境中成长,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一定会绽放出最鲜艳的花朵!
读伤仲永有感400字 篇2
读完《伤仲永》这篇文章后,的确让我感到有些”伤”。仲永天生聪明、有才智,年纪小小就能作诗,但最后却得到”泯然众人”的结果。像方仲永那样的神童,如果从小就努力勤奋地学习,将来一定会成为举世闻名的才子,成为国家的栋梁
天才方仲永为什么不能取得重大的成就呢?我觉得这是方仲永父亲的错,他要承担主要的责任。仲永的父亲贪图财富,在仲永年小的时候,每天带着他四处拜访,寻求利益,而不让他去学习,耽误了他学习的机会,白白荒废了一个天才的一生。这也告诉我们,作为父母的应该给子女最好的教育,而不应该着重与眼前的利益。
人们常说:”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而是勤奋的。”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的学习又是那么重视,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勤奋学习。青少年时期是学习最好的时机,我们要抓紧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能”老大徒伤悲”。
读伤仲永有感400字 篇3
有人认为成功来自于先天的资质,也有大部分人认为成功来自于后天的学习与积累。
大家一定都知道方仲永吧,他是一个具有先天资质的奇材,五岁就会作诗。但他的父亲只认为他有先天的资质就够了,不需要后天的学习与积累,所以不让他上学。后来,乡里人全都知道了方仲永是一个天才,于是就请方仲永的父亲吃饭或给钱买方仲永的诗。方仲永的父亲认为他可以靠方仲永的本事赚钱。于是他就带着方仲永到各家各户做客,为他人写诗赚钱。后来方仲永长大了,但他的知识并没有增长,所以他渐渐地变得和常人一样,后来又渐渐地不如常人了。
由此看来,只有先天的资质是无法成材的,必须要有后天的学习与积累才行。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现在才发觉,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一个天资聪颖的人,若不把握机会,勤奋、努力地学习、读书,结局也就会像本文的仲永一样吧。更何况我们“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在世界上,靠先天的资质成材的一个都没有,但是靠后天的学习与积累成材的却数不胜数: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华罗庚……因此,有了先天的资质不能骄傲,要在后天的学习和积累上跟出色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