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个案方案范文

2024-12-19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心理辅导个案方案范文(精选33篇)

心理辅导个案方案范文 篇1

  一、基本状况:

  辅导对象:于彩;

  性别:女;

  年龄:10岁;

  年级:三年级;

  父母文化水平:初中

  二、外在表现:

  瘦小,说话慢,动作慢,胆小。

  三、常见问题分类:

  学校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子女教育问题。

  四、表现出的问题:

  经常无缘无故地躲藏起来,任凭家里人有多着急,不找到她,她绝不会自己出来。找到后,问其原因,就是不吭声。搞得父母,老师十分费解,而且替她担心。

  五、分析与诊断

  于彩从小体弱,常被别的孩子欺负,父母教给她的应对策略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只要看到她与别的小孩一起玩,怕她又受欺负,母亲就会赶紧把她叫走。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打理一家理发店,无暇顾及于彩的生活。除在校外,她几乎是一个人独处,父母很少和她沟通,对她的关爱也十分少。她放学回家,就独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性格变得十分内向。于彩说话慢,动作慢,她的母亲对她的表现很不满,经常当客人的面叫她"木头人",之后弄得老师和同学也叫她"木头人"。于彩看见别的孩子在周末的时候,有爸妈带着玩,而自己却一个人形影相吊,再看看自己的父母,没有一个能和她亲热的,从而让她产生孤独感,自卑感。而在学习上个性是在数学科目上,一些简单的问题,她要想很久才能思考出来,但她的智力水平很正常,说明在性格内向的影响下反应有些迟钝,这又遭来了同学的耻笑和老师的不满。于彩十分渴望得到大家的关注,但均未实现。一次偶然,她没和家里人招呼,就和一位亲戚回去了,这使得她母亲和老师十分着急,连夜到处寻找,父亲也连夜打的士回来参与寻找。找到后,母亲早已哭成了泪人儿,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而于彩此时心理得到了最大的满足,这是她意外的收获。此后,于彩在孤独难耐的时候就会躲藏起来,让父母,老师寻找她。

  六、心理辅导过程

  (一)实施了个别辅导,减缓心理压力

  长期以来,于彩由于得不到家人足够的关心,心理一向处于抑郁状态,她选取了采用躲藏的方式,以引起别人的重视,从中得到心理满足。而这天,在掌握了心理辅导的原理后,我们再也不能呵斥她,她首先需要的是同情和关怀

  因为性格内向的孩子都不愿,也不敢跟老师接近,老师就应主动接近她。我和班主任王老师分别找于彩进行了两次个别心理辅导,详细了解,询问了她的学习,生活等状况。王老师向于彩坦诚表露了自己,说是平时还不够关心她,同时也如实分析了她这样做带来的危害。并再三启发她:有想法,有事情不要闷在心里,要告诉父母,告诉老师,学会倾诉。由于对于彩的理解,关心,于彩对我有了好感,好几次都主动找我说些"悄悄话"。

  (二)实施了家庭辅导,提高家教水平

  这个案例显示,家教的失误常给孩子的发展酿成苦酒。一般父母认为,只要给予孩子吃,穿,玩,就尽到了父母的职责,但他们忽视了孩子最需要的是心灵上的帮忙。孩子需要父母的理解,同情和关爱,可还没等孩子把要表达的意见说出来,就遭到父母的厌烦,呵斥,这样,孩子还有什么心里话能对父母说的呢诚然,家长生意忙,再忙也不能忽视对子女的关心。

  因此,我们和家长诚心诚意地交谈了这些问题,并要求父母平时多关心她,多与她交淡,多鼓励她,说一说学校里的事,要认真聆听孩子的表达,使她渐渐的敢于表现自己。家长表示后悔,很感激学校对孩子的关心,并一再表示要改变以往的家教方式。其父借去几期《莫愁》家教杂志,说,"要好好看一看"。其母在随后的日子里,经常主动来校了解孩子的状况。

  (三)实施了体育疗法,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于彩从小身体虚弱,自我感觉不如其他小孩,害怕和其他小孩交往。我们除督促她上好体育课外,还由体育老师根据她的状况专门设计一个体育治疗方案,以引起他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她自觉参与体育活动,并按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潜力培养她在体育活动中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实施了交往辅导,培养自尊,自信

  长期以来,于彩处在一种情绪压抑的状态。她长得瘦小,学习成绩不好,说话慢吞吞,很少与人交往和沟通。赞可夫说过:"个性的.发展,在孤独和隔绝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儿童群众的资料丰富而构成多样的生活中才有可能。"她缺乏自信,更谈不上自尊。这次在交往辅导的过程中,务必帮忙她恢复自信,培养自尊。我和班主任王老师作了专门的研究,并把我们的方案告诉了执教该班的所有老师:

  1,在上课时要不断地用鼓励,赞许的语言表扬她的点滴进步,只要有进步就给予肯定。对于她的反应迟钝问题,在给她讲作业时,尽量的启发她,给她多做些她感兴趣的脑筋急转弯,猜谜语,还有做一些有益智力发展的游戏,让她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并在游戏中给予鼓励,让她在游戏中增强自我效能感,从而使她的反应敏捷起来;

  2,把班组中最热情的小丽换成于彩的同桌,以此来感染她,带动她;

  3,让她参加群众活动,在群众中表现自己,让她和大家一起玩,使她真正感受到大家一起玩比一个人玩快乐。

  七、心理辅导效果(评价)

  经过几个月的辅导,通过与同龄伙伴交往,我发现于彩比以前开朗多了,进步十分明显。她在平等,自由的伙伴交往中,交往潜力,自我理解,评价潜力和群众观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和伙伴学习,游戏中,她学会和同伴相处,合作。她已不再孤独,至此,她再也没有躲藏过。她的个性已逐步得到完善,变得自信,灵活多了,而且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在老师的引导下,相信她会一天比一天更有进步。

  以上案例证明,如果我们家长和教师不顾及孩子的内心感受和需求,很可能会引发孩子心理上的一系列问题,但如果能及时发现,及时化解,还是能够弥补修复的。因此,我们教师应与家长紧密结合,寻找孩子的"病根","对症下药",共同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作出努力。

心理辅导个案方案范文 篇2

  案例介绍

  蓝某,女,9岁,小学三年级(4)班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不够稳定。性格内向,胆子小,害羞。在学校里,很少与老师、同学们交谈,老师找她谈话,她一声不吭,面无表情。上课时无精打采,眼睛无神,对什么事情总是提不起兴趣。平时独来独往,爱在一旁观看别人的活动,自己很少参加。她家庭生活比较贫困,因而有点自卑。父母为个体户,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不够重视,父母忙着为生计奔波,而忽略了与孩子的内心交流,她终日闷闷不乐,从来没有看见她脸上有笑容。

  案例分析

  蓝某性格内向,寡言少语,不愿主动与人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因而觉得生活了无意趣,在情绪上以抑郁、悲伤为主要心境,在意志行动上,表现为精神不振,不想动,遇事从消极方面进行归因,以悲观的眼光看未来。其次,家庭环境不好,父母对她关心够,不重视感情沟通,使她缺少亲情。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常表现为自我评价低,对前途、期望看得十分悲观,自卑感随之产生。

  辅导方法

  1、经常会谈。不定期地找蓝某交谈,对她表现出亲切,关怀的态度,并诚恳地说明老师愿意帮忙她,使她产生信任感。

  2、开展“一帮一”活动。安排一个性格开朗,能说会道,乐于助人的同学与她同桌,给同桌布置任务,让他每一天与蓝某说五句话,话题随意,并做好记录,及时反馈。通过训练逐渐激发蓝某与人说话的欲望。

  3、关注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课堂上,尽量给蓝某表现的机会,对蓝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进行夸张些表扬,使同学们羡慕她,接近她,让蓝某增加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4、持续书信联系。与蓝某通信,让她把自己忧伤的事以文字形式发泄出来,以减轻心理压力。并在回信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心理辅导。教会她学会自我安慰,自我调节,遇到不愉快的事,应多从好的用心的方面着想,持续开朗的情怀。鼓励蓝某把自己高兴的事向知心朋友老师家长诉说,让别人共享欢乐。通过通信,拉近与蓝某的距离感,给她营造一个简单愉快平等的扭转。

  5、开发家庭环境中的支持力量。与家长持续联系,争取得到家长配合,让家长对蓝某多施予爱心,从生活细节学习方面入手,让她逐步感受到父母的浓浓暖意,体验到亲情的温暖。

  6、指导交友,多参加各项群众活动。课外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丢沙包跳绳邀请同学到家里参观小动物等活动,让蓝某与大家一起参加,增进交流,使之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并感觉生活完美,友谊可贵。

  7、设计心理问卷测试。由于蓝某不愿说话,一问三不答。根据其性格特征,从她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文娱活动等各方面设计有针对性的心理问答,让她参与测试。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全面了解她的心理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8、指导掌握学习方法。经常给她讲授解题思路,点拨难题,并做好方法的归纳总结。让她学得简单,使之对学习逐步产生兴趣。

  辅导效果:

  通过一系列活动设计,蓝某的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变,变得开朗了许多。找她来谈话,已经有问必答。她也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并经常与她们一起活动,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更为可喜的是,她会主动向老师问好,同学们还能常常看见她那盈盈的微笑。

心理辅导个案方案范文 篇3

  一、基本状况

  林,男,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头脑聪明,语言表达潜力很好。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较差,无法专心听讲,不是乱说话就是做小动作,经常严重干扰上课秩序,行为上表现出多动的倾向:

  1、活动过度:

  (1)在一些不该动的场合乱跑乱爬。

  (2)经常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

  (3)经常话多,说起来没完。

  (4)很难安安静静地玩。

  2、注意力不集中:

  (1)学习、做事不注意细节、粗心大意。

  (2)经常忘事。

  (3)经常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

  (4)经常丢一些常用的东西。

  (5)经常容易因无关刺激而分心。

  (6)做事时难以集中精力。

  3、反应很慢:

  (1)写一个字要花别人两三倍的时间。

  (2)考试经常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课上被老师点名,要个三四秒的时间才会反应过来。

  二、诊断和成因分析

  1、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严重偏差。父亲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采用棍棒式教育,而他妈妈对他则比较溺爱,家庭教育观念的不一致他不良的行为习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久而久之他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就越来越难以改正。

  2、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管孩子,所以未能及时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而当他们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时,问题已经很严重了。这时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又容易过高,期望通过一两次的教育就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三、教育和辅导过程

  1、对学校环境的干预。

  ①调整座位。由于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任何视觉或听觉的信号都会转移他的注意力。所以我选取了上课比较遵守纪律的同学坐在他的旁边和前后。并且让他坐在教室的前边,这样我能够经常注意他并针对其不良的行为采取措施,当他分心时能够及时提醒他。

  ②对学习的期望:选取适宜的学习目标,降低期望值,找出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尽量减轻他的作业量,减轻学习负担,加强对其学习技能的培训,如精确做作业的潜力、仔细检查的潜力等。

  ③改变教学方式。采用灵活、搞笑、快乐的教学方式授课,争取每节课都能有让他发言的机会,努力把他带到课堂中来,不让他的注意力游离于课堂之外。

  2、对家庭管理的干预。我及时与其家长联系,相互配合,共同商讨干预方案。要求家长要全面、客观了解孩子的状况,持续平常心,为孩子选取适宜的学习目标,不要提过高的要求。另外向其家长带给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帮忙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日复一日地陪在孩子身边做作业。

  ①帮忙其家庭制定明确的规定,且具有必须的规律。这对一般的孩子很重要,对注意力涣散的孩子更加重要,使孩子在家的活动有规律,家长的规定要简明扼要,规定越具体,孩子就越容易约束自己。

  ②自我控制潜力训练:鼓励家长帮忙他建立独立学习、生活的管理能力力,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整理书包,学会记笔记,学会提高学习效率。

  ③家庭作业的`管理:鼓励家长运用一些方法,培养他独立完成作业的潜力。认真记录家庭作业的资料,适当辅导,规定时间按时完成,对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等,并采取一些强化手段,对加速学习的正确行为进行表扬,增加适应行为,减少问题行为。

  3、行为矫正。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仅靠一般的教育是不够的,还要针对其状况对其行为进行矫正。对于董,我主要采用了两种矫正方法。

  ①阳性强化法:其目的是通过奖赏、鼓励等方式使某种行为得以持续,其适用于治疗多动、学习困难等。在应用阳性强化法前我首先确定要改变他的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将会导致其学习障碍。重点帮忙他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同时当他认真听讲时,立即给予阳性强化,例如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或给他一颗小星星。由于对他及时进行奖励,让他感到了愉快和满足,每次上课他都会有所期盼,尽量克制自己,期望得到我的表扬。偶尔有分心的时候,只要看到我在看他,他立刻会有所收敛。

  ②追踪辅导:每两周作一次个别谈话,鼓励他友爱同学、尊重老师、专心读书,协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辅导效果

  主要的变化是他注意力尤其是主动注意力改善,在上课时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不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活动量和小动作减少,原先在课堂上进行的无关活动消失了,有效的听课时间增多了。

  五、总结

  应对林xx同学的实例,让我更加认识到中低段学生的激励的作用。因而针对类似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我们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注意到自己的不足,慢慢地改变,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最终养成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心理辅导个案方案范文 篇4

  一、个案基本状况

  婷婷,女,13岁,六年级学生。性格上,胆小、自卑、不爱动。在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害怕参加活动;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喊到也因紧张而说不完整,语言表达潜力差。家庭作业经常不能完成。她的家离学校比较远,每一天乘接送车上。下学。她的父亲在外打工,母亲上班,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她交流沟通。

  二、原因分析

  通过几个月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她与人交往时最主要的表现是: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压抑心理。作为老师,只有给予她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忙,促使她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自由地与家长、老师、伙伴交往,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也能得到提高。

  三、辅导过程

  (一)情感沟通

  我以真诚的态度与她谈心,进行情感沟通给予她充分的信任,抓住她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帮忙她的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并用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鼓励她,树立较强的自信心。

  (二)家校合作。

  通过家访,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到方式,劝说她的父母和孩子多交流,及时了解她的学习生活状况。我把她这几年来的学习状况、性格、交往的发展状况以及他的智力发展分析给家长听,推荐他们综合思考李某的实际状况,适当地降低要求,提出一些她能够到达的目标,并帮忙他实现这一目标。要注意观察她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同时,我还和婷婷的家教老师经常联系,推荐他根据孩子的现状确立辅导目标,及时检查她的作业。推荐家长对李某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打骂,为婷婷营造一个温馨、各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这样促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有利于减轻孩子与家长交往时的紧张感,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隔阂,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温暖。同时也能帮她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这是促使婷婷自信地与人交往的起点。

  (三)同学关心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改正她的学习习惯方面,还注意发挥群众和伙伴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关心与督促,及时提醒她认真完成作业。

  首先为她营造一个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我安排一个外向、活泼、乐于助人的中队委做她的同桌。这样当她有困难时,同桌能热情地帮忙她,帮忙她恢复对自己的信心。同时,也能让婷婷在与同桌交往的过程中懂得热情,帮忙人是赢得同学喜爱的首要条件。在潜移默化中,帮忙婷婷走好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四、辅导效果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婷婷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家庭作业能按时完成了,上课时也能积极举手发言了,在校内,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老师问题。以前,她孤独,不说话,此刻有了一群知心朋友,平时也能主动去帮忙同学。因为有了良好的交际关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家长反映他不再孤僻、难管了,能主动和父母谈学习上的事。

  五、辅导感悟

  1.学生的不良习惯,都是日积月累逐渐构成的,而教师在工作中要化被动为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及时发现,及时辅导,以促进其尽快转变。

  2.在辅导过程中要向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努力构建起师生之间信任的关系。加强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共同督促构成良好的氛围,这样的教育和辅导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心理辅导个案方案范文 篇5

  教学目标

  通过看课件和录像、讲故事、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掌握挫折的概念并能够认识到"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经历挫折、成功必然经受挫折、挫折对人们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增强自我抗挫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追求与挫折的辩证关系。

  2.联系实际、联系自我,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观"。

  教学过程

  一、导人

  播放"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的追求与挫折

  二、讲授新课

  1.提问: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什么是追求,挫折"

  2.电脑幻灯出示"追求"和"挫折"的概念

  追求是指用积极的行动,争取实现某个目标;挫折是指人们在造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二)追求与挫折的关系

  1.观看录像:"我们的桑兰"(带着问题观看思考)

  2.同学讨论一一

  1)"桑兰的追求与挫折"

  2)出示电脑幻灯片"桑兰的追求与挫折"

  3)讨论归纳"追求与挫折"的关系

  3.出示电脑幻灯片一-成长必须追求:挫折往往会伴随着追求;不怕挫折,勇于追求。

  (三)面对挫折

  1.观看录像"同学的故事"

  2.小记者谈采访感受

  3.电脑幻灯出示:对我们的启示"追求往往随着挫折的战胜而实现"

  (四)挫折的`影响

  1.配乐幻灯"一封没有发出的信"

  2.讨论写信人遇到什么挫折?

  带给她什么影响?如何帮助她摆脱

  消极的影响?

  3.配乐幻灯

  当今的爱因斯坦《斯蒂芬·霍金》

  4.为"挫折"作新的诠释

  (五)总结升华

  1.电脑幻灯:"首席科学家"一一严纯华

  2.小结全课

  1)电脑幻灯一一勇于追求,不怕挫折!敢于追求,战胜挫折!不断追求,挑战挫折!

  2)mtv十电脑幻灯一一歌曲"未来的未来"

  3)伴随着歌声,滚动播放

  课后作业

  作文:"心灵的撞击"一一记自己追求中遇到的挫折

心理辅导个案方案范文 篇6

  一、时间

  20xx年3月22日

  二、地点

  大会议室

  三、时间

  60分钟

  四、团体对象

  高三1、2班学生

  五、团体目标

  增强自信,调整认知和情绪,轻松面对高考

  六、团体内容

  面临高考,适度的紧张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是一些同学会出现如下反应:情绪紧张,忧虑不安,头昏发晕,睡眠困难,注意力难于集中,思维混乱……这些都是考试焦虑的症状。这种焦虑状态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影响复习的效率和考试的正常发挥。因此帮助和引导他们摆脱和缓解这种焦虑状态,让他们学会保持乐观的心情是非常必要的。

  七、团体活动规则

  1、参加的同学要尽可能的放松心情。配合指导老师遵守团体纪律

  2、积极与组内成员讨论分享。活动中对其他成员信任,愿意分享

  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对别人的表露给予反馈。

  3、不对其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活动中不做与活动无关的事情。

  (一)破冰活动

  大风吹

  目标:热身,对象能迅速融进团体,并使其放松,并根据人数将对象分组。

  问: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你的心态是怎样的呢?着急?恐慌?还是冷静从容?

  (二)心有千千结

  1、游戏规则:

  a.先把班级分为两半,两组同时进行。 两组同学手拉手围成圆圈,并记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边分别拉的是谁。

  b.记住后,当听到主持人说放手时,大家立刻放手,并在一定范围内走动,要求是走得越乱越好,再当听到主持人说“停”时,大家都立住不动,迅速找到原来左、右手所牵的那两只

  c. 当手牵住后,再一定时间内恢复到起初的完整的圈。

  d.再把整班和起来围成一个大圆,按照之前的方法结结.

  2、小组讨论

  当大家围成一个结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是否着急?当大家解开结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3、点评

  面对困难和问题,不能一味的慌乱,要从中寻找出条理,一步一步慢慢解开这个“结”,心乱则慌张,欲速则不达,在学习、考试中也是如此,遇到不会解的问题,不要慌张,冷静下来,慢慢寻找出问题的条例,由点到面,一点点去解决,而不能忙乱慌张,从而引起负面的效果。

  (三)乐观积极的情绪面对高考

  情绪有正性与负性之分。有些正性情绪,如兴奋、好玩、幽默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而许多负性情绪,如痛苦、焦虑、恐惧则会阻碍人的创造力发挥。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因成功或失败而导致情绪波动的经历。下面这个游戏可以让你体验情绪在问题解决中的强大作用。更可以训练你的幽默和乐观的情绪。

  这个游戏要求你和一些朋友一同做,而且要求你偏离你一贯的社会行为。游戏的内容是要你学动物园里动物的叫声。

  下面一表决定你要学的动物是什么:

  你姓氏汉语拼音的第一字母 动物名称

  A--F 狮子

  G--L 海豹

  M--R 猩猩

  S--Z 热带鸟

  现在选择一个伙伴(最好在这些朋友中挑一位不太熟悉的人作为伙伴)。彼此盯着看,目光不能转移,同时用嘴大声学动物叫,至少10秒钟。

  点评:

  在这个简单的游戏中,你的感觉如何?你是否感到既幽默有趣又有些尴尬?这个游戏尽管开始时会感到不舒服,很可能结束时已是笑声满堂。也许不管你模仿的动物是什么,最后你的表现都是“傻驴”一头。你是否注意到积极地和幽默的情绪会有助于你在这个游戏中创造性的发挥,可能会使你灵机一动,模仿出种种出人意外的叫声,获得满堂喝采,或者逗得大家捧腹大笑?而在游戏中,感到尴尬的心理却会使你羞于开口?假如你有幽默感,学动物叫就更容易开口。正性乐观的情绪是创造力的催化剂。因此,在最困难的时候,不要忘记幽默可以使你保持乐观。而乐观的情绪是一味无敌的良药。

  (四)学会调试,快乐前行

  1、善于用积极地心理暗示

  多采用积极地自我意象,作用是非常大的,比如每天告诉自己我真的很不错,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今天也要尽全力冲刺,我是最棒的......

  2、学会放松

  当感到过分紧张、焦虑和苦恼的时候,可采用深呼吸的方法,或者大声的喊“啊”,我们口语中有阿爸、阿妈等称呼,耶稣教讲阿门,佛教讲阿弥陀佛,我们从高处掉下来会啊的大喊,这都是人的一种宣泄情绪的本能,是最原始的声音,当我们很困惑的时候,或者需要宣泄的时候,可以大声喊“啊”,方法简单易行,效果也相当的好。

  3、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有这样的一段对话:一个人说“这么漂亮的玫瑰花居然长满了刺”,另一个人说“这张满了刺的玫瑰居然这么的漂亮”,很简单的'一句话,却揭示了两种绝人不同的人生态度,无独有偶,有一个人坐出租车,一路上遇到七八个红灯,“真倒霉!一路上的红灯”乘客叹了口气“总是差了最后一步”。“不倒霉!”司机笑了笑说:“红灯后面就会是绿灯,我们永远都是第一个走的啊”。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是不是也经常会有这种不积极的人生态度呢,转换一种想法,保持一种积极地态度,人生会大不相同。

心理辅导个案方案范文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沟通首先从倾听开始;

  2、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初步学习如何倾听,了解合格的倾听行为要求听众做到:诚心、专心、用心、耐心、应心(反馈);

  活动重难点:倾听技巧的揣摸和练习。

  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与导入

  1、要求:

  反向动作:大西瓜小西瓜(老师说大西瓜时学生用双手作小西瓜状,老师说小西瓜时学生用双手作大西瓜状,看谁做的最棒,取得游戏的最终胜利)请坐(起立)大西瓜(小西瓜)大笑(大哭)立正(稍息)看黑板(不看)举右手(举左手)立正(请坐)!2、提问

  (游戏结束,同学坐好!老师问:“游戏好玩吗?”(好玩!)你有什么感受?找3个人简单回答就可以。有没哪位同学对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特别满意的?很自信,给自己鼓劲,很棒的!你们是怎样做的?)

  师小结:看来,只要用心了,专心听老师说,就可以把游戏做成功!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心理活动课《学会倾听》。

  (出示本节课的主题:学会倾听)

  二、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谈感受

  有一天,猫妈妈把小猫叫来,说:“你已经长大了,三天之后就不能再喝妈妈的奶,要自己去找东西吃。”小猫惊恐地问妈妈:“妈妈那我该吃什么东西呢?”猫妈妈说:“你要吃什么食物,妈妈一时也说不出来,就用我们祖先留下的方法吧,这几天你躲在屋顶上、梁柱间、箱笼里、陶罐边,仔细倾听人们的谈论,他们自然会教你的。”

  第一天晚上,小猫躲在梁柱间偷听,一个大人对孩子说:“小宝,把鱼和牛奶放在冰箱里,小猫最爱吃鱼和牛奶了。”

  第二天晚上,小猫躲在陶罐边,听见一个女人对男人说:“老公,帮帮我的忙,把香肠、腊肉挂在梁上,小鸡关好,别让小猫偷吃了。”

  第三天晚上,小猫躲在屋顶上,从窗户里看到一个妇人叨念自己的孩子:“奶酪、肉松、鱼吃剩了,也不收好,小猫的鼻子特别灵,明天你就没的吃了。”

  就这样,小猫每天都非常开心,他回家告诉猫妈妈:“妈妈,果然像你说的一样,只要我留心倾听,人们每天都会告诉我该吃些什么。”

  靠着听别人的谈话,学习生活的技能,小猫终于成为身手敏捷、肌肉强健的大猫,它后来有了孩子,也是这样教导孩子的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学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课堂上老师经常说,竖起小耳朵认真听,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话,还要认真倾听同学讲话!要学会倾听,倾听收获智慧。

  (二)、倾听能力小测验。

  1游戏《猜一猜,他是谁》一位同学蒙上眼睛,请另位同学发出声音,判断出是哪位?猜得真准啊,明明眼睛看不见,你还猜的这么准,你是怎么做到的?

  师小结:眼睛虽然看不见,可以通过认真的倾听去获得成功,看来认真倾听是很重要的!

  2你说我传

  (1)教师发给每个小组的第一位同学一张字条。

  (2)每组的第一位同学看完字条后,小声告诉后面的同学,依次往后传,传到最后一位同学。

  (3)以传话速度最快,传话内容准确无误的组为胜利组。

  你们小组是如何获得成功的?交流一下成功的秘籍啊!

  你们听懂了吗?我们就用刚刚的方法再来玩一次,看看成功的小组是不是越来越多了!再玩一次!

  三.感悟与升华

  孩子,来问问自己,课堂上是不是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和同伴交流,是不是认真倾听别人的.建议了?和父母交流,是不是以一颗恭敬的心认真倾听父母的心声了。你有没有这样认真倾听的经历或者不是特别认真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四人一小组,先交流一下?

  四、总结

  你有哪些收获?

  记得以前曾经听过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孙子问爷爷:为什么人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两只手,却只有一张嘴巴呢?你知道爷爷是怎么回答的吗?(爷爷告诉小孙子:这是让人要多看,多听,多做,少说话呀。”)

  那么,合格的倾听行为应该是怎样的呢?

  下面介绍几个要点:

  A、注意眼睛注视说话的人,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别人谈话的内容上。不要打断对方,在对方未提问时,不要随便发表自己的看法。

  B、接受用点头、微笑表示你理解对方的想法。如不一定赞同对方的观点,仍要保持尊重的态度,可以适时加入一些表示听清楚的短语,如“是吗”、“我明白了”、“原来这样”等等。

  C、有耐心。在别人说话内容较多、较长或言语不简洁时,不要随便打断对方、发表自己的看法,应等别人说完再发表不同意见或补充,表达自己意见时也要以“我认为”、“我想补充说明”等比较温和的方式参与交流。

  教师总结:应深刻理解作为一个合格的听众要掌握五条基本要素,即诚心、专心、用心、耐心、应心(反馈)。

  五、活动结束

  送给同学们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让我们在春天的声音中结束这节心理课,听一听,他们都是谁与我们在一起。

心理辅导个案方案范文 篇8

  【活动背量】

  高中学习压力很大,很多学生的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越来越少,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越来越不自信,在分数面前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到自卑从而产生紧张情绪:学习时精力不集中,考试时心慌,脑海中一片空白,有时连会做的题也不知道怎样动笔了,有的学生已经出现了考试焦虑情绪和恐惧症状。

  自信,是化解此种状况的`最佳良药。心理学认为,自信的基础是个人维持主观幸福感的能力。主观幸福感(subject—well—being)泛指一个人愉悦的情绪反应、满足及整体的生活幸福感。通过这次辅导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同学的鼓励与赞美中多体验愉悦情绪,从成功者身上吸取精神的养料,帮助学生祛除自卑,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达到战胜考试焦虑和恐惧的目的。

  【活动目标】

  1.通过心理试验,培养学生欣赏他人、悦纳自我的意识。

  2.阅读励志故事,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外貌,建立自信心。

  3.通过心理游戏,培养学生相互鼓励与相互赞美的意识,增强个人的主观幸福感。

  4.在相互鼓励与相互赞美中,增进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学会相互欣赏,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同学感情。

  2.增强个人的主观幸福感,树立自信心。

  【活动准备】

  白纸,彩纸,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热身心理小实验,培养学生欣赏他人、悦纳自我的意识师:今天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心理小实验——压手

  1.分组,请全班学生1、2报数,并据此分成A、B两组。两组学生面对面坐好。

  2.请每位学生写下自己的十个优点,教案《高中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建立你的自信心》。

  3.请每位学生闭上双眼,在心中默想自己的优点各三遍。

  4.请A组学生向前方平伸双手,掌心向上,请B组的学生来压一压,然后A、B组学生互换。

  5.请每位学生写下自己的十个缺点。

  6.请每位学生闭上双眼,在心中默想自己的缺点各三遍。

  7.重复上述第四步的活动。

  8.全班学生分享两次“压手”的不同感受。

  9.得出结论。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会发现,当心里想着自己的优点时,自信将渐渐增长,无形之中,双手会变得坚定而有力,对方很难将你的双手往下压;而反之,当心中想的.都是自己的缺点时,自信悄悄地离去了,无形之中,双手变得软弱无力,对方很轻易地就可以将你“压倒”。教师总结:在逆境、困境中或烦恼的时候要多想到自己的优点,做到悦纳自我,让自己充满力量,凭借自信心带来的力量去克服诸多不必要的烦恼和重重困难。在别人遭遇困境或遇到烦恼,要会欣赏别人的优点,激励他人走出困境。

  二、阅读励志故事,从成功者身上吸取精神的养料《青年文摘》20xx年11月的一篇文章《朱立军:越过翻译这座山》

  1.出示名模吕燕的照片,让学生评价其外貌。

  2.讨论评价。

  3.有人说吕燕美得令人惊艳,有人说吕燕丑得“登峰造极”,你怎么看待她呢?

  4.阅读吕燕的故事,你从中看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设计意图:阅读一个与自己年龄大不了多少、出身比自己强不了多少的人的成功事迹。会让很多学生深有感触,从她的身上许多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并能从中吸取自信作为前进的动力。

  三、做心理游戏,培养学生相互鼓励相互赞美的意识,融洽同学感情,增强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心理游戏:收获“糖弹”

  (一)活动程序

  1.全班学生报数分组,每组7~8人,每个学生根据需要做“糖弹”,在5分钟时间内,对班内同学尽可能多地赞美,把赞美之词写在纸上,做成“糖弹”;

  2.5分钟内把“糖弹”抛给想要赞美的人,直到把手中的“糖弹”全部送完之后,才能打开自己收到的“糖弹”;

  3.小组交流自己收到的“糖弹”,并把它读出来。

  (二)小组讨论交流

  1.收到“糖弹”时与人目光接触的感觉是什么?

  2.当你看到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感受如何?3.你是否还有赞美想送出去?

  (三)全班分享设计意图:高三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将心中的赞美或者是羡慕说出口,总觉得有故意讨好的嫌疑。通过用笔写的形式来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似乎更能让高三的学生认同,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在小组内朗读,因为有过渡,学生在接受这种小组内的分享时就显得比较自然一些,而当他们全部读完别人送来的赞美时,他们就已经完全适应这种活动形式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会意识到赞美别人和受到别人的赞美都是让人觉得幸福的事情,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也增强了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四、朗诵名言,祝福未来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控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

心理辅导个案方案范文 篇9

  一、基本资料与主要问题

  小武今年读五年级,是个长得眉清目秀的女孩子,她成绩中等,人很聪明,可是她却无法和同学、老师好好相处,在她身上表现出谎话连篇、异性关系混乱以及非常严重的拖延行为导致的生活难以自理等问题。

  二、背景资料

  1、家庭背景:

  这个女孩子很小时父母离异,由父亲抚养。小武的父亲平常在外打工,一个月不在家几天,回到家也是喝酒,和孩子接触比较少,照顾较少,而且脾气比较暴躁,常用过激的语言责骂小武,父亲与孩子关系非常紧张,小武曾用刀将父亲的房门刺了一个大洞。小武的父亲在其三年级时再婚,几个月后又在离婚。继母与小武关系尚好,但父亲家的亲戚根本不承认小武是自家的孩子。孩子与生母联系较少,其生母虽然会在电话里稍微安慰孩子,但并不真正为她解决问题,来关心她。

  2、本人情况:

  该生和同学相处时总觉得自己受到欺侮,爱记恨,和同学关系紧张,于是在校外寻求认同。本学期该生和外校小混混来往更加频繁,经常以自己在外校的男朋友来威胁同学,并多次在和外校男生约会时被搬上同学看见,更被同学们排斥。老师们也感到该生常以谎言来博取老师们的同情,往往当面答应老师好好生活、好好学习,但行为上却没有改变,使老师对她一再失望,该生在学校更加孤立。

  三、原因分析与诊断

  (一)原因分析:

  1、缺乏家庭中的关怀、榜样:

  从和该生的会谈中,我感到她非常渴望被人接受关爱。

  该生的家庭存在三个问题:

  首先,该生在家庭中长期缺乏关怀和爱,自卑感非常深。弗洛伊德曾说过:“得到母亲的爱的孩子将会终生自信。”母爱被认为是无条件的、最坚强的,是孩子生存的基础,缺乏母爱使孩子对自己的存在缺乏认同和自信,无法从容的接纳自己。

  其次,在会谈中,我发现该生会将想象中父亲对自己的重视、慈爱当做现实的告诉我,这虽然是谎言,但却可以看出她心中对良好家庭关系的渴望。女孩子在进入青春期时,需要通过认识父亲而了解异性,并习得和异性交往的方式。而其父亲对她缺乏关心和尊重,经常粗暴责骂,使其在异性面前不会表现出自尊自爱的品质。

  另外,该生的生活存在经济上的困难,使她在生活中无助感更强。

  最后,她缺乏学校中老师、朋友的支持。

  小武四年级转学到我校,由于自卑的心理,总觉得父母、师生不关心他,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同时又希望有机会改变现状,虚荣心变得强烈起来,因此她在和同学交往时非常强烈的`想要表现优越感,同学们不乐意和她相处。由于说谎的行为,班级老师对她印象不好,虽然没有对她特殊对待,但老师的态度也影响了小武在班级中的地位,使同学们对她更加疏远。在学校她很难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关怀。

  (二)诊断:

  对于该生而言,解决其心理问题的根本目标:认识真正的自我和学会用适合而灵活的方式和人交往,这个目标不是短时期内能实现的,仅凭学校心理辅导较难实现,还需要她的家长共同配合,并进行长期的努力。现在已经五年级,临头的问题是必须通过毕业考试,顺利进入初中,因此对于小武而言,当务之急是改变其非常不能被社会接受的行为,例如到异性家外宿、逃学以及参与校外斗殴行为。

  四、辅导过程

  根据小武的情况,经过分析,我决定对其实施多渠道、综合性的心理辅导。

  首先对其本人通过面谈进行直接辅导,倾听她的心声和需求,坦率地表示自己的看法,与她坦诚相见,对她积极关注。从而使之产生老师是可信、可靠的观念,与她建立起心灵互动的关系。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这个女孩子一开始几乎没有办法完整的说完一件事情,往往说上一两句,就把话题转到了其他方面,把现实用大量的幻想混淆,在我和她的老师采集资料时,她的老师对她最不满意的就是这一点,觉得是一种不诚实。但是,经过分析,我发现这是由于孩子强烈的自卑感造成的,而且几乎所有撒谎成性的孩子都可能有这个问题。孩子需要生长在一个充满接纳、包容的环境,那么她才会接受、喜欢真实的自己,所思所言生活中的现实。而小武的情况,与其说是“说谎”不如说是在“扮演”一个更好的自己。在孩子的内心中,母亲遗弃了她,父亲也很可能不再关怀她,她非常迫切地希望得到认可,可是现实中的自己,有那么多的缺点错误,(来自家庭长期的忽视和挑剔斥责让孩子这样看待自己)怎么可能得到爱呢?除非我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其实,每个人都有他的弱点、困境,但在关爱接纳的环境中,他能接受这就是现实,而付出努力,去改善它们,最终真正获得成长。在小武的内心中在她的心理此基础上进行自尊心、羞耻心教育,培养小谢的自信心,通过行为指导,锻炼他的意志力。其次对影响小谢的相关因素采取一定的措施,主要是加强与其父母以及同学的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

  1、对学生的辅导

  (1)首先,我采用了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因为我觉得"尊重与理解"是心理辅导过程中对待学生态度以及师生关系方面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尊重每个学生存在的权利,承认他是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立的个体,承认他与教师、与其他人在人格上具有平等的地位,这是心理辅导成功的前提。另外,教师还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他的所作所为,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学生感到被他人理解了,才会产生一种"遇到自己人"的感觉,才会对你吐露心声,才会对心理辅导丝毫不产生抗拒。自从担任了小谢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后,我就在他补做完作业后,表扬他作业中的闪光之处,然后再询问他为什么不完成作业的原因,同时问他是否能帮助他。如果他愿意交流,再与他讨论以后如何来按时完成作业。如果他不愿意回答,也不强迫。有时,我还设身处地地为他考虑,充分考虑他的感受。比如,前一天的作业没补好,可是当天的功课较多,我就会让他以后再补。

  也许小谢感觉到了老师对他的尊重和理解,他慢慢对我产生了信任,愿意向我倾吐内心的渴望、苦闷。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心理辅导获得成效的基本条件。

  (2)其次,我采用了学生主体性原则

  在与小谢沟通的过程中,作为辅导者,我尽量避免使用"你听我说"、"我告诉你"之类的命令式、灌输式的口吻,而是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与他谈话。例如,"我能理解"、"请听听我的意见"、"我有个建议"等。他们小队要布置宣传栏,我建议他也去参与。开始他不肯去,说小队同学不会欢迎他。我再三说明只要他去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一定不会拒绝的。在布置工作中,他边学边做,表现积极,一会儿给别人出主意,一会儿帮同学涂色,忙得不亦乐乎。在回家的路上,我与他边走边谈,他说他很累,但不愿让人瞧不起,所以一定要坚持下来,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愿意和他相处了。我就马上表扬他,并希望他将这种精神用到期末复习中去,争取考出好成绩。

  我还和他一起研究制定了改进计划,我负责帮他找一个好学生帮助他,包括上课提醒他听讲,课后帮他辅导、检查作业等等,他表示一定配合,同时表示一定克服困难,让大家刮目相看。小谢很努力,在不久以后的期末考试中终于及格了。

  每当他有些许进步,我就及时加以表扬,有时再给他一些奖励。但由于他坏习惯已养成,再加上自控能力差,所以反复性较强,一个暑假过去,他又故态复萌。

  2、与其他老师及有关同学的沟通

  (1)与其他任课老师沟通。经常了解小谢的情况,希望他们多给他关心,多给机会,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爱心。

  (2)与小谢的同班同学经常沟通。有意识地找到素质较好的同学,对他们提出要求,让他们多带小谢参加活动,与他交心,主动关心他,帮助他一同进步,同时与他们一起商量帮助小谢的方法、时间、内容等。

  3、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我主动与小谢的父母沟通。了解他在家情况,对他家庭的情况表示同情,并与他们一起商量转变小谢的方法,同时也把学校的意图告诉他们,希望他们配合。

  五、结果与思考

  (一)结果:

  师生反映:小谢自觉性提高了,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上课也能坚持听半节课,课后与同学们一起玩,学习习惯大有好转。

  母亲反映:回家比以前懂事了,有时也能帮母亲做点家务,母亲不在家时,常常能坚持先写作业后看电视。

  小谢自己:现在我不怕来上学了,上课也不再觉得无聊了,有时我觉得老师讲的课还是很有意思的。而且我考试也能基本及格了。

  (二)反省与思考:

  1、从结果来看,这次辅导基本上是成功的,对其辅导还将持续下去,因为由于年龄关系,反复性较强。

  2、家庭、学校、环境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我们教师自身的素质尤为重要。

  3、对于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更多的帮助,要转变一个后进生首先应尊重他,然后再引导他,而心理引导应摆在第一位。因为作为主体的学生如果缺乏主动精神,缺乏受辅动机,我们强行对他进行辅导,则这种辅导必定会由于学生的抗拒、冷漠和敌意而毫无效果。心理辅导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学生自我理解与自我指导的能力、自主地把握个人命运与独立地应付生活挑战的主体精神。只有当学生以主体的身分积极加入心理辅助活动时,这一目标才有可能达到。

心理辅导个案方案范文 篇10

  教学目标

  通过看课件和录像、讲故事、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掌握挫折的概念并能够认识到"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经历挫折、成功必然经受挫折、挫折对人们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增强自我抗挫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追求与挫折的辩证关系。

  2、联系实际、联系自我,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观"。

  教学过程

  一、导人

  播放"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的追求与挫折

  二、讲授新课

  1、提问: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什么是追求,挫折"

  2、电脑幻灯出示"追求"和"挫折"的概念

  追求是指用积极的行动,争取实现某个目标;挫折是指人们在造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二)追求与挫折的关系

  1、观看录像:"我们的桑兰"(带着问题观看思考)

  2、同学讨论一一

  1)"桑兰的追求与挫折"

  2)出示电脑幻灯片"桑兰的追求与挫折"

  3)讨论归纳"追求与挫折"的关系

  3、出示电脑幻灯片一—成长必须追求:挫折往往会伴随着追求;不怕挫折,勇于追求。

  (三)面对挫折

  1、观看录像"同学的故事"

  2、小记者谈采访感受

  3、电脑幻灯出示:对我们的启示"追求往往随着挫折的战胜而实现"

  (四)挫折的影响

  1、配乐幻灯"一封没有发出的信"

  2、讨论写信人遇到什么挫折?

  带给她什么影响?如何帮助她摆脱

  消极的影响?

  3、配乐幻灯

  当今的爱因斯坦《斯蒂芬·霍金》

  4、为"挫折"作新的诠释

  (五)总结升华

  1、电脑幻灯:"首席科学家"一一严纯华

  2、小结全课

  1)电脑幻灯一一勇于追求,不怕挫折!敢于追求,战胜挫折!不断追求,挑战挫折!

  2)mtv十电脑幻灯一一歌曲"未来的未来"

  3)伴随着歌声,滚动播放

  课后作业

  作文:"心灵的撞击"一一记自己追求中遇到的挫折

  (重点:遇到挫折时的想法、采取的对策、产生的影响)

心理辅导个案方案范文 篇11

  案例

  俞某,男,10岁,小学五年级学生,单亲家庭。她和母亲一起生活。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母亲、老师批评后,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上学,不说话,砸东西,逃避别人。

  原因分析

  经过和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她的父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他俩多是再婚的,但他父亲仍不珍惜这段婚姻。在他年幼的时候,就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但是,当父亲情绪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儿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他既胆大怕事又固执任性。二年前,父母又离了婚,使他受到很大打击,加上母亲常常在儿子面前哭诉自己的不幸,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她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逾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个案处理

  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职责,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职责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期望她承认现实,应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尽量不要在儿子面前哭诉、埋怨,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影响他的健康成长。还设法联系到孩子的父亲,说服他多用一些工余时间回来看看儿子,多点关心他,尽到一个父亲的职责,不要让家庭关系而毁了孩子。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最后使他们理解了我的推荐。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二、爱护、尊重学生。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决定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问题是,有些老师走进了“爱”的误区,对“爱学生”的认识表面化,以为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体罚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嘘寒问暖为学生带给物质帮忙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就是关心爱护,殊不知,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就应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被德”,心理上“扶健”。有人说,对学生,能够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必须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必须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

  三、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能够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明白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明白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十分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务必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青少年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四、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群众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开始,他还不愿上学,我去到他家里时,老躲着不见,或是一问三不答。我明白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他极需要被爱的感觉。我不急也不燥,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地给他讲班里发生的趣事,讲同学们是多么期望他回到学校,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活动。我主动与之接近,缩短心理距离,想用群众的温暖来消除她内心的焦虑和冷漠。同班级同学明白这种状况之后,主动利用放学后的时间,陪他聊天,给他讲讲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慢慢地,他的表情没有那么呆板,渐渐地露出了一丝向往。此后,他瘦弱的身影也逐渐逐渐地出此刻教室里。但我并不满足于此,一向寻找让他重新振作的契机。上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不会答,竟意外地发现这孩子眼里露出一点笑意,就抓住这个机会提问他。开始,他涨红了脸,讲得结结巴巴的,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亲切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必须能行的!”结果他讲得很流利,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后,我还多次为他带给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使他重新回到了班群众中。

  五、我们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

  生存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性的教育主题,而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优良的素质。人的素质结构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构成,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往往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甚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把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这样做,将使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和用心的态度。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有时是取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传统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务必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鲜资料。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期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心理辅导个案方案范文 篇12

  一、基本状况

  ,男,8岁,聪明好动,学习习惯差,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上课扰乱他人学习,比如拽小女孩的羊角辩、用橡皮屑砸别的小朋友、随便讲话等;下课胡乱打闹。

  二、原因分析

  通过近一年的观察,我发现某某的行为主要表此刻: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方面无进取心;劳动方面意识淡薄;学习方面兴趣不浓。而构成这几种现象的主要是以下几反面:

  1、教育方法的粗暴。虽然父母对孟某在生活方面极其宠爱,但对他的学习期望又很高。因此,他们对学习成绩很重视,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很少有耐心地说理与交谈。长期下来,他对学习渐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