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地震应急预案(通用29篇)
2024地震应急预案 篇1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称为地震前兆、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早就开始认识到地震是有前兆的,并留下了丰富的关于地震前兆的记载。例如:1739年宁夏银川地震以后,有人就总结出地震与井水变化、动物不安、震前地下发声、天气反常现象之间可能存在某些联系。
古书《隆德县志》上出记载了古人总结的六种地震前兆现象。现代地震科学的深入研究表明,地震之前确实存在多种多样的前兆现象。地震前兆分为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
1.地震的宏观前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简称宏观前兆。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
宏观前兆在地震预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和1976年松潘一平武7.2级地震前,地震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曾观察到大量的宏观异常现象,为这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资料。不过也应当注意,上面所列出的多种宏观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例如;井水和泉水的小组涨落可能和降雨的多少有关,也可能受附近抽水、排水和施工的影响,井水的变色变昧可能因污染引起,动物的异常表现可能与天气变化、疾病、发情、外界刺激等有关,还要注意不要把电焊弧光、闪电等误认为地光,不要把雷声误认为地声,不要把燃放烟花爆竹和信号弹当成地下冒火球。
—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地震部门或政府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的真相。
2.地震的微观前兆
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微观前兆,简称微观前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地震活动异常。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形变异常。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球物理变化。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地下流体的变化。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和贮存一些其它气体,这些都是地下流体。用仪器测地下流体的化学成份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3.地震观测台网
要捕捉地震的微观前兆,就必须建立覆盖面积地区的地震观测台网,进行长时间的精密观测。
记录地震的仪器叫地震仪.专门从事地震观测的台站叫地震台或测器台。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地震仪——“候风地动仪”。现代的地震仪已经采用了最先进的电子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甚至还有专门的海底地震仪和深井(钻孔)地震仪。相当一部分地震台站现在已经不需配备专人进行观测,就能自动记录地震信号,通过电缆或无线电波将信号自动传送到接收中心,再由计算机进行自动处理这叫做遥测地震台网,、包括四川省在内,我国许多地区都已建立了现代化的遥测地震台网。此外,还有地电、地磁、重力、地形变、地下流体等地震前兆观测台站。
解放前,旧中国只有一个地震台、三个地震工作人员,地震事业极为落后。解放后,新中国的地震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1957年.四川省第一个地震台——成都地震台,在成都西郊建立。1966年邢台地震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我国的地震事业加快发展步伐,1971年成立了国家地震局(现中国地震局)经过近三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地震观测台网已具规模,目前,我国已建立了i000多个现代化的地震台(含地方地震台),地震观测技术广泛应用了电子、无线电传输和数化等高新技术。
2024地震应急预案 篇2
为保证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河东省防震减灾条例》,参照《河东省破坏性地震的应急预案》和《河东市破坏性地震的应急预案》,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所称的地震应急,是指对破坏性和有重要影响的地震以及与地震有关、并影响社会稳固和减灾成效的事件的紧急处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破坏性地震(包括一样、严重和造成特大缺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应急、有感地震应急和临震应急。一样破坏性地震或有感地震产生后,由区政府领导我区的地震应急工作;严重破坏性地震或造成特大缺失的破坏性地震产生后,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即转为区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同时接受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指挥和和谐。破坏性地震临震的预报发布后或破坏性地震产生后,区政府和有关街道办事处立刻自动依照本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
一、一样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
一样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缺失(指标低于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地震。在我省内陆产生5.0≤ms≤6.0级地震,也视为一样破坏性地震。
一样破坏性地震产生后,震灾区和地震强烈波及区的各街道办事处要迅速了解震情、灾情,迅速报告区政府并抄送区地震局;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设立街道办事处抗震救灾机构,负责本街道办事处地震应急工作。区地震局要负责地震速报、地震灾害缺失快速预评估、灾情速报和震情趋势判定等工作,并及时上报区政府和市地震局;向区政府提出应急反应建议;实行本部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工作;立刻派出先遣现场工作队伍,展开地震现场考察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地震灾害缺失评估、社会宣传等工作。区政府视灾情对灾区进行支援、慰问。
二、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
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死亡200至1000人,直接经济缺失到达全省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5%的地震。在我省内陆产生6.0≤ms≤7.0级的地震,也可视为严重破坏性地震。
严重破坏性地震产生后,震灾区和地震强烈波及区的各街道办事处应立刻采取应急行动,实行应急预案,并迅速向区政府报告;区政府迅速做出应急反应并报告市政府。
(一)街道办事处的应急行动
有关街道办事处迅速了解震情、灾情,报区政府并抄送区地震局;成立街道办事处抗震救灾机构,负责本街道办事处的地震应急工作,必要时向区政府要求实行特别管制措施。有关街道办事处抗震救灾机构要迅速组织进行人员抢救和工程抢险工作;组织对灾区的救援。
(二)区政府的应急反应
1、区地震局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告震情、灾情,并抄送区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地震趋势判定意见和应急工作建议。
2、区政府组成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召集区地震、经贸、发展计划、民政、财政、公安、交通、卫生、建设、通讯、人武、供电、物质等部门和单位通报震情、灾情;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派出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谐区人武部迅速调集部队参加抢险救灾和组织有关部门对灾区进行紧急救援。必要时,区政府决定采取交通管制和重灾区特别管制等措施。
3、区政府视灾情派工作组赴灾区进行慰问,并协助市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做好应急工作。
4、根据灾情和受灾地区的要求,区政府肯定有关部门和单位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区政府部署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
(1)人员抢救与工程抢险
区人武部负责迅速调集部队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和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并在地震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及时调剂抢救和抢险队伍。
办公室设在区地震局。
2、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险情,向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并报市政府;负责与区地震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有关部门保持联系;贯彻落实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决策和下达的任务;和谐各部门展开地震应急工作;负责接待上级慰问团和地震现场工作团,处理咨询等有关事宜。
3、特大或严重破坏性地震产生后,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采取以下应急行动:
(1)地震产生2小时之内,召开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基本成员单位紧急会议,通报震情、灾情,研究部署地震应急工作,对地震应急工作实行集中领导。
(2)立刻组织和启动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和地震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工作。
(3)向灾区派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及医疗救护队,并采取相干有效措施避免疫情产生。
(4)迅速派出由区人武部、区政府办公室、地震局、广播电视局等单位组成的灾情、险情调查小组,对地震灾区的震中位置、地震烈度、震害缺失等情形进行核实、报告,对灾区房屋和桥梁、水库、公路等重要工程及大型企业破坏情形进行调查、录像,及时向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并提出抢险救灾的重点和队伍进入灾区应躲避的路径等建议。建议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灾情、险情的发展,不断增派、调剂抢险救灾队伍。
(5)迅速组成地震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先遣队,赶赴重灾区直接组织指挥抗震救灾。先遣队应包括区人武部、区政府办公室、地震、公安、安全、民政、通讯等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及从事地震现场监测和通讯保证工作的人员与设备。
(6)迅速汇总灾情,在震后2小时内向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及省、市抗震救灾指挥部首次报告震情、灾情、险情及已采取的抢险救灾措施,及时提出要求紧急支援的项目和内容。
(7)部署向灾区实行紧急支援的有关事宜。
(8)及时编制《震情灾情快报》和《抗震救灾通讯》,供各级各部门参阅并作为宣传部门报道根据。
本预案实行后,x年制定的《河东区破坏性地震的应急预案》(政发〔〕11号)同时废除。
2024地震应急预案 篇3
编制目的:为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国家财产和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保证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校处置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活动。
工作原则: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学校要对广大师生进行地震安全知识的教育,高度重视安全和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事故,消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地震灾害事件发生时,学校领导和老师,共产党员、中青年教师和学生干部要发扬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精神,以全力保护学生的安全为宗旨,依据本预案立即开展地震应急工作。在学校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和指挥下,各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合作,做好地震应急工作。在地震发生后,由于相互推委、工作不到位,而造成不应有的人生或财产损失的,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本应急预案由学校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分发到每一个成员,学校将定期组织演练活动。
一、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在校委会的领导下,成立学校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防震减灾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负责领导、协调学校平时防震减灾工作、震时地震应急工作和震后救灾工作。
1、全面负责学校抗震救灾工作,进行自救互救、避震疏散知识和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学校师生应急意识和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2、制定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3、发布后,负责对学生进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的强化宣传,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工作;
4、地震发生后,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指挥各工作组按照预案确定的职责开展抗震救灾;
5、负责向上级汇报震情灾情,必要时争取外援。
二、各工作小组及职责
(一)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组长:王金福
副组长:邹小敏
成员:罗国风、余昌悦、曹艳
主要职责:
(1)制定和定期修定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2)检查督促各小组地震应急措施的落实,地震发生后提出具体的抗震救灾建议和措施;
(3)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及时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4)协调各小组之间的应急救援工作,做好应急资金及所需物资、装备、设备、器材的调度供应;
(5)组织学生开展防震知识的宣传、应急模拟演练,负责抗震救灾工作的宣传报道;
(6)处理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负责上级指挥部人员接待、联络及其他事项[FS:PAGE];
(7)起草学校开展地震应急工作的报告、总结并上报有关部门。
(二)抢险救灾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
(1)抢救被埋压人员、重要财产、档案等;
(2)抢修被破坏的供水、供电等重要设施,尽快恢复学校基础设施功能;
(3)及时运送重伤员和救灾物资;
(4)负责可能发生的火灾预防和扑救。
(三)应急疏散组
组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代课教师和各年级组组长
主要职责:
(1)破坏性地震或强有感地震发生时,具体负责师生就近避震,并组织有序、快速疏散;
(2)制定学校震时疏散方案,确定疏散场地、路线和紧急情况下保护师生安全的必要防护措施;
(3)组织师生开展避震、疏散演练;
(4)妥善安置受伤师生,做好受伤人员统计、上报工作。
(四)医疗救护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
(1)准备必需的药品、器械和设备;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立即进行现场救护;
(3)部署救护力量,妥善安置和转送重伤员;
(4)做好学校卫生防疫和水源管理,防止疫情发生和蔓延。
(五)安全保卫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
(1)制定学校安全保卫措施及方案;
(2)破坏性地震或强有感地震发生后,负责重点部门(部位)的安全保卫保护工作;
(3)维护学校治安,严防各种破坏活动;
(4)迅速检查了解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存储场所受损情况,清除次生灾害隐患。
(六)宣传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
(1)宣传普及地震科普知识,增强师生防震避险、自防自救能力和地震应急应变能力;
(2)适时宣传报道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模范人物;
(3)及时向师生宣传党和政府的应急、救灾决策。
三、平时应急准备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职责,责任到人,落实各项应急措施。
2、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渠道进行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师生开展防震避震、自救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定期修定学校预案,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学习和熟悉预案、应急工作程序,并适时演练;
4、制定人员疏散方案,确定疏散路线,疏散场地;
5、做好抢险救灾工具、器材、设备的准备,落实数量,明确到人,组织抢险救灾组成员定期进行演练。
6、制定治安管理措施,加强对重点部门、设施、线路的监控及巡视。
四、临震应急反应
接到县政府关于我县境内地震后,全校进入临震应急期,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和全体教师应迅速到抗震救灾办公室集结,进入临震应急状态,做好地震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
1、召开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紧急工作会议,通报震情,安排部署应急措施。
2、向上级抗震救灾领导机构报告学校抗震救灾措施。
3、根据上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发布的地震动态,宣布临震应急期的起止时间,根据震情发展趋势决定师生避震疏散时间及场所。
4、检查学校各部门、各应急救灾小组的应急措施和防震减灾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
5、强化地震知识的宣传教育,防止地震误传和谣传,稳定社会秩序。
6、排查学校重点部位和易发生次生灾害的部位,采取紧急措施和特殊保护措施,检查消防设施。
五、震后应急对策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领导小组即刻转为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统一指挥全校师生开展震后抢险救灾工作。
1、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立即进入各自岗位履行各自职责。
2、各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3、根据灾情,组织全校师生,迅速开展自救互救;
4、建立避难场所,妥善安置受伤师生;
5、及时上报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
6、必要时请求援助。
六、附则
(一)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二)本预案由学校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负责解释。
2024地震应急预案 篇4
编制目的:为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国家财产和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保证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校处置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活动。
工作原则: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学校要对广大师生进行地震安全知识的教育,高度重视安全和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事故,消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地震灾害事件发生时,学校领导和老师,共产党员、中青年教师和学生干部要发扬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精神,以全力保护学生的安全为宗旨,依据本预案立即开展地震应急工作。
在学校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和指挥下,各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合作,做好地震应急工作。在地震发生后,由于相互推委、工作不到位,而造成不应有的人生或财产损失的',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本应急预案由学校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分发到每一个成员,学校将定期组织演练活动。
一、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在校委会的领导下,成立学校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防震减灾工作。
组长:李享(校长)
副组长:王金福(副校长)
成员:杨映梅(教务主任)
瞿国清(政教主任)
吴晓艳(总务主任)
邹小敏(少辅导员)
(二)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负责领导、协调学校平时防震减灾工作、震时地震应急工作和震后救灾工作。
1、全面负责学校抗震救灾工作,进行自救互救、避震疏散知识和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学校师生应急意识和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2、制定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3、地 二、各工作小组及职责
(一)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组长:王金福
副组长:邹小敏
成员:罗国风、余昌悦、曹艳
主要职责:
(1)制定和定期修定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2)检查督促各小组地震应急措施的落实,地震发生后提出具体的抗震救灾建议和措施;
(3)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及时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4)协调各小组之间的应急救援工作,做好应急资金及所需物资、装备、设备、器材的调度供应;
(5)组织学生开展防震知识的宣传、应急模拟演练,负责抗震救灾工作的宣传报道;
(6)处理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负责上级指挥部人员接待、联络及其他事项[FS:PAGE];
(7)起草学校开展地震应急工作的报告、总结并上报有关部门。
(二)抢险救灾组
组长:张杰
成员:闫光千、李婕、蒋仲强、
主要职责:
(1)抢救被埋压人员、重要财产、档案等;
(2)抢修被破坏的供水、供电等重要设施,尽快恢复学校基础设施功能;
(3)及时运送重伤员和救灾物资;
(4)负责可能发生的火灾预防和扑救。
(三)应急疏散组
组长:瞿国清
成员:各班班主任、代课教师和各年级组组长
主要职责:
(1)破坏性地震或强有感地震发生时,具体负责师生就近避震,并组织有序、快速疏散;
(2)制定学校震时疏散方案,确定疏散场地、路线和紧急情况下保护师生安全的必要防护措施;
(3)组织师生开展避震、疏散演练;
(4)妥善安置受伤师生,做好受伤人员统计、上报工作。
(四)医疗救护组
组长:刘国荣
成员:戴纪玉、曹海波、康琴、陈云艳
主要职责:
(1)准备必需的药品、器械和设备;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立即进行现场救护;
(3)部署救护力量,妥善安置和转送重伤员;
(4)做好学校卫生防疫和水源管理,防止疫情发生和蔓延。
(五)安全保卫组
组长:杨映梅
成员:赵宏伟陈建民冯钧。
主要职责:
(1)制定学校安全保卫措施及方案;
(2)破坏性地震或强有感地震发生后,负责重点部门(部位)的安全保卫保护工作;
(3)维护学校治安,严防各种破坏活动;
(4)迅速检查了解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存储场所受损情况,清除次生灾害隐患。
(六)宣传组
组长:丁小成
成员:曹玉琴陈枫孔敏君靳菊李春梅张会玲
主要职责:
(1)宣传普及地震科普知识,增强师生防震避险、自防自救能力和地震应急应变能力;
(2)适时宣传报道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模范人物;
(3)及时向师生宣传党和政府的应急、救灾决策。
三、平时应急准备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职责,责任到人,落实各项应急措施。
2、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渠道进行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师生开展防震避震、自救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定期修定学校预案,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学习和熟悉预案、应急工作程序,并适时演练;
4、制定人员疏散方案,确定疏散路线,疏散场地;
5、做好抢险救灾工具、器材、设备的准备,落实数量,明确到人,组织抢险救灾组成员定期进行演练。
6、制定治安管理措施,加强对重点部门、设施、线路的监控及巡视。
四、临震应急反应
接到县政府关于我县境内地震领导小组成员和全体教师应迅速到抗震救灾办公室集结,进入临震应急状态,做好地震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
1、召开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紧急工作会议,通报震情,安排部署应急措施。
2、向上级抗震救灾领导机构报告学校抗震救灾措施。
3、根据上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发布的地震动态,宣布临震应急期的起止时间,根据震情发展趋势决定师生避震疏散时间及场所。
4、检查学校各部门、各应急救灾小组的应急措施和防震减灾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
5、强化地震知识的宣传教育,防止地震误传和谣传,稳定社会秩序。
6、排查学校重点部位和易发生次生灾害的部位,采取紧急措施和特殊保护措施,检查消防设施。
五、震后应急对策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领导小组即刻转为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统一指挥全校师生开展震后抢险救灾工作。
1、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立即进入各自岗位履行各自职责。
2、各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3、根据灾情,组织全校师生,迅速开展自救互救;
4、建立避难场所,妥善安置受伤师生;
5、及时上报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
6、必要时请求援助。
六、附则
(一)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二)本预案由学校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负责解释。
2024地震应急预案 篇5
一、抗震减灾应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
(一)抗震减灾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二)应急机构的职责
1、组长职责
地震发生后,领导地震应急工作,统一组织、指挥协调抗震减灾抢险的紧急救援工作。负责与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县直各有关部门应急机构保持联系。
2、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1)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及时向中心校抗震减灾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及时与县直各有关部门应急机构保持联系。
(2)协助县地震观场工作组加强余震监视和震情分析会商。
(3)组织震害损失调查和快速评估,开展地震考察、宏观异常调查,了解和汇总应急工作情况。
(4)负责报送地震新闻宣传报道。
(5)负责处理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办理抗震减灾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应急通信保障
(一)应急通信保障是应急预案实施的重要条件,一旦发生地震,应急通信设备必须保持畅通无阻。
(二)要优先保证与县抗震减灾应急领导小组通信。
三、应急行动方案
地震临震预案发布后或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立即启动本预案并采取紧急措施。
(一)一般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
地震发生后,抗震减灾应急领导小组要迅速了解震情、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并(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落实,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二、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防震减灾任务。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大型锅炉、供电输电、机房机库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震减灾顺利进行。
4、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三、震后应急行动
1、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立即赶赴本级指挥所,各抢险救灾队伍必须在震后1小时内在本单位集结待命。
2、领导小组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级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连续的急促铃声和呼喊声),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A、各班学生在上课(或值日)教师的.组织下按下列顺序立即撤出教室到操场中央
B、所有校内其他人员立即撤到操场中央。
就餐时间:在餐厅就餐的学生在值日教师及后勤人员的组织下按离出口“近及远”原则撤离,即按座位自左到右、自前到后撤离到操场中央;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和历史文物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3、积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局办公室及当地党委政府。
四、其它
1、进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学校指挥部将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发布各种命令、指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将通过电话、口授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指示。
2、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3、本预案从20xx年12月11日起正式施行。
2024地震应急预案 篇6
一、总则
(一)编制依据:根据《xx市地震应急预案》、《xx市防震减灾条例》,结合我院实际,制定“xx市口腔医院地震应急预案”。
(二)编制目的:使应急工作快速启动,高效有序,最大限度的减少地震对医院造成的损失,维护医院工作秩序稳定。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在地发生破坏性地震时的应急工作。
(四)工作原则:地震应急工作实行以人为本、统一指挥、整合资源、共享信息、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的原则。
二、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一)xx市口腔医院地震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李肇元
副指挥长:王建宁
指挥部成员:
职责:决定是否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指挥各工作组实施抢救、疏散等工作;根据上级部门指示,部署处理方案;上报信息;决定是否终止预案,不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二)xx市口腔医院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
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是由地震应急指挥部派出,组织指挥地震应急和救灾工作。具体分组如下:
1、信息联络工作组
组长:李红梅
成员:
职责: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发布地震信息;建立突发事件通信网、联络相关人员;执行指挥部决策,协调各工作组行动。
2、人员调配工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建立应对地震事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储存库;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组建专家组、医疗队,并做好人员装备、家属安抚等工作。
3、医疗救护工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制定救护方案;指导医护人员进入现场开展救护工作,并为下一步院内救治做好人员、床位等准备;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对院内感染进行流行病调查;联系卫生等上级部门应对地震事件。
4、设备药品供应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储备、供应医疗设备、药品、防护措施;设备工作人员调试仪器设备、防护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药剂工作人员负责分发药品,指导临床用药,各种药品的划价。
5、安全保卫工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保护医院职工和患者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持医院诊疗秩序;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划分重点防范部门;安全保存放射性物质;警戒隔离某一区域;疏散事故现场人员;联系公安、消防等部门应对地震事件。
6、后勤保障工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储备、调集应对突发事件所需物资、交通工具;组织各工种应对突发事件,保证“水、电、气”的“三通”安全。
三、预防和预警
《xx市地震应急预案》中将预警级别按照可能发生地震事件的严重性和紧迫程度,分为三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表示。
地震临震预警为Ⅰ级预警(红色):就是对未来10日内可能发生M≥5.0级地震区域作出预报。
地震短期预警为Ⅱ级预警(橙色):就是对未来3个月内可能发生M≥5.0级地震的区域作出预报。
地震中期预警为Ⅲ级预警(黄色):就是对未来1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M≥5.0级地震的区域作出预报。
当省政府发布预报或市政府在省政府发布短期地震预报基础上发布48小时内的预报后,医院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宣布医院进入临震应急期,医院各科室应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主要内容包括:
1、保持医院秩序稳定。
2、对医院重要仪器设备采取紧急保护措施,必要时组织患者及医务人员避震疏散。
3、做好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
四、应急处置
1、地震发生后,医院各科室迅速组织人员核查就诊患者及医务人员的伤亡情况,上报医院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及时清点科室受损仪器设备。医院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根据医院震情决定是否请求上级抢险救灾队伍救援。
2、医院各科室人员要采取防范措施,确保安全。在配合上级抢险救灾队伍施救过程中发现异常现场,应及时撤离现场。对处置的危险品要明确其种类、数量、泄漏范围、浓度、评估泄漏的危害性。
(3)应急结束的条件是:
第一、上级相关部门解除临震预警;
第二、地震发生后,上级相关部门经过震情趋势判断,近期无发生地震的可能;
第三、地震发生后,经过抗震救灾,医院各项工作恢复稳定;
达到上述条件,由医院应急指挥部宣布地震应急期结束。
五、善后处理
(1)向上级部门的地震灾情报告内容包括地震造成破坏的范围、人员伤亡、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等。
(2)发现因地震伤亡、失踪或被困人员有港澳台侨胞或外籍人士,要迅速核实并上报区、市政府及市直各有关主管部门。
(3)对医院地震应急工作进行总结,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六、应急保障措施
(一)应急队伍保障
科室人员抢险队伍:主要由医院各科室抽调人员组成。
设备抢险队伍:主要由总务设备科人员组成,各科室抽调人员配合。
(二)应急物资保障
总务设备科应做好救援抢险物资储备,明确各种抢险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的位置,并建立相应的维护、保养、调用和征用等制度,确保随时调用。
七、监督管理
xx市口腔医院消防管理委员会定期组织开展防震知识、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组织防震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检查救援抢险物资的储备情况,对达不到要求的科室和部门进行全院通报,限期整改。
2024地震应急预案 篇7
为了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健康地学习、工作、生活,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从学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一、地震抢险救灾组织机构
(一)、抢险救灾指挥机构
1、领导小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各学校领导组成员、各班班主任
2、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安全常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有关安全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照预案要求积极配备安全设施设备,强化管理,使之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4)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安全事故处理工作,把不良影响与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保证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抢险救灾队伍
1、抢险救灾工作组
⑴、工作机构:
组长:
成员:各学校领导组成员、各班班主任
⑵、工作职责:根据事故情况,执行领导小组组长指示或命令,由工作小组组长具体负责现场指挥,全面组织救援抢险工作,及时抢救被困及重要物资,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后勤保障工作组
⑴、工作机构:
组长:
成员:各学校领导组成员、各班班主任
⑵、工作职责:根据事故情况,执行领导小组组长指示或命令,确保抢险设备设施及物质供应,负责联系医院对伤员进行及时救治或进行抢救,负责现场抢修及灾后水、电等恢复工作,安排好师生生活、学习等工作,保证学校师生水、电等正常供应。
3、警戒疏散工作组
⑴、工作机构:
组长:
成员:各学校领导组成员、各班班主任
⑵、工作职责:根据事故现场情况,执行领导小组组长指示或命令,负责设置警戒区,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和抢险工作秩序,确保现场的原始状态,配合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工作,严格控制进出人员及车辆,劝阻围观人员离开事故现场,看守抢救出来的物资,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对肇事者及有关人员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逸,有效、安全地疏散师生撤离危险地带,安定师生情绪。
4、善后处置工作组
⑴、工作机构:
组长:
成员:各学校领导组成员、各班班主任
⑵、工作职责:根据事故现场情况,执行领导小组组长指示或命令,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对伤亡人员的处置和身份确认,通知伤亡人员家属,落实用于接待伤亡人员家属的车辆和住宿,做好相应的接待和安抚解释工作,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善后处理的动态。抢险过程中和事故结束后,负责保证现场及善后过程中的稳定工作。
5、通讯督导工作组
⑴、工作机构:
组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
⑵、工作职责:根据事故现场情况,执行领导小组组长指示或命令,负责事故现场各小组与指挥部及外部的通讯畅通,确保指挥部对现场的指挥调控,负责对事故的原因、发展形势、产生后果进行分析、预测,并落实抢险救灾过程中的具体措施的指导与施行,负责事故现场处理过程和结果的对内、外信息发布工作。
2024地震应急预案 篇8
根据要求,地震应急演练方案如下:
一、演练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自护逃生的能力,我校决定举行防震应急避险和疏散逃生演练,旨在使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从而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为打造“平安校园”,确保良好安全的校园环境。
二、组织机构
(一)疏散演练领导小组
1、总指挥:
成员:......
2、演练人员职责分工:
总指挥:负责两个校区疏散、自救的协调与指挥。
副指挥:负责本部疏散、自救的协调与指挥。负责后里校区疏散、自救的协调与指挥。
疏散:负责师生疏散。
抢救:负责伤员抢救和记录疏散时间。
后勤:负责后勤保障。
广播音响:负责整个演习广播,现场讲解。
联络协调:对疏散到操场学生的安抚与人员清点。
宣传摄像:负责各个环节的拍照工作。
(二)各班班主任做好活动前防震教育
1、教给学生基本的防震知识。
2、模拟“地震警报”,对学生进行室内避震动作的`指导,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3、提前训练学生迅速有序疏散流程:逃生——集中操场——清点人数——报告安保主任。
(三)演习具体安排
【负责老师】各班当堂任课老师
【演习流程】
1、“地震警报”响起后,代表强震进行中,不可贸然逃生,要指导学生进行室内有效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2、“地震警报”停止后,代表地震间歇期到来,应马上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校内操场(远离建筑物的空阔地带),任课教师并立即对学生数进行清点报告。
3、负责老师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防止意外踩踏等事故的发生。
4、机智果断地处置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特别注意】各班级负责人要先组织带领学生出教室,跟上前面的班级,逃往目的地,再回指定的岗位维护安全。原则上先出先逃不等待,同楼层最先出去的班级,负责老师带队逃往目的地,第二个班级老师负责该楼层楼梯口安全,该层最后一位负责本楼层的清查工作。
(四)疏散路线及顺序安排
前幢教学楼逃生线路:按出操线路疏散。全体师生到学校操场中央集中。
xx校区后幢教学楼逃生线路:按出操线路疏散。全体师生到学校操场中央集中。
xx校区学生逃生线路:按出操线路疏散。全体师生到学校操场中央集中。
职责:维持疏导秩序(先到先撤),保障线路畅通,保护学生上下楼梯安全。
三、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全校师生及员工。
3、时间:20xx年x月x日上午大课间。
4、警报信号:应急避震和疏散以警报声作为启动信号。
地震发生的信号:短促哨声,代表发生地震,学生应急避震。
地震发生后1分钟,组织疏散的信号:一声长哨,代表主震结束,组织学生按大课间出操路线进行疏散。
四、演练准备
1、演练前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学校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五、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六、演练结束
通过防地震疏散演练活动,全体师生逐步掌握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和方法,提高了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达到了演习预期的目的。
xx市xx小学防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到此结束。
2024地震应急预案 篇9
各公路分局:
根据《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及xx市人民政府的有关要求,现将市公路局制定的《处置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望各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切实做到思想认识、组织机构、工作责任、检查监督到位,努力做好公路抗震防毁工作,确保公路安全与畅通。
20__年七月十二日
主题词:安全地震应急预案印发通知
抄送:省公路管理局,市人民政府,市地震局,本局领导、
工程科、机材科、办公室、安保科。
市公路局办公室~年7月13日印发
市公路局关于处置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为了在我市公路遭受破坏性地震时,使各有关部门高效而有序地开展抗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根据《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第172号令)及《龙岩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精神,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及公路抗震防毁原则为指导,依托现有的战备资源和民兵组织,做到资源共享,不断加强资源与人员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在紧急状态下,服从上级的指示和要求,确保xx市境内g319线、g205线、s103线等入闽通道和通往闽南沿海地区主要通道及辐射通往各市县主要公路的.安全畅通。
二、组织机构
成立xx市公路局交通战备、抗震抢险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在紧急和突发灾情状态下公路部门的各项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指挥中心总指挥为局长,副总指挥为副局长、和总工程师,成员由各公路分局局长组成。下设交通战备、抗震抢险办公室,该办公室为常设机构设在市局工程科,成员由局各科室负责人组成。负责指挥、协调、督促局属各单位的各项战备和抢险救灾任务,审定各项具体应急方案和措施。公路交通战备、抗震抢险保障分队人员名单另附。
三、组织保障
(一)物资保障。市局物资总库设在xx区,设有专用战备物资仓库,存储一定数量的贝雷钢桥等战备物资、抢险救灾物资、公路抗震防毁物资,由专门仓库人员管理。抗震抢险办应随时掌握战备和抢险物资的储备数量并保持完好状况,同时根据需要增加储备数量和各类物资的保管、更新。
(二)运输保障。以我局现有的运输力量为依据,必要时,可依据紧急状态法,通过市交战办调用交通运输保障队伍(由市运输总公司组建)的运输力量。
(三)通讯保障。利用现有的电话、手机、计算机互连网络和其他公用通讯设施。在公用通讯设施遭到破坏时,通过市交战办调用交通通讯保障队伍(由市移动通讯局组建)或防汛抗旱指挥部专用通讯线路实施通讯保障。并准备备用摩托车、小车形成联系网络,确保紧急状态下公路抢险信息的上传下达。
四、组织实施
(一)公路抗震抢险保障分队平时应处于战备和待命状态,加强对公路线上重要部位(主要线路、大桥、隧道等)的维修养护和日常值班巡查,及时将重要部位的当前状况信息报送局抗震抢险办公室,以便能及时、准确做好预测和决策,遇突发情况能果断实施有效的应急抢险措施。
(二)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各公路分局要迅速了解公路震情、灾情,确定应急抢险工作规模,并即向局抗震抢险指挥部报告,由指挥部汇总向市府办、市地震局报告,并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市局抗震抢险指挥部按照本预案及时落实组织、物资、人员、车辆等项工作的调度,负责部署、指挥、协调所辖区域公路的抗震应急抢险工作,并随时向上级报告组织落实情况。
(三)抗震抢险保障分队一旦接到上级下达抢险救灾命令,应立即组织赶赴震区现场,全力以赴投入应急抢险救灾工作。震区现场抢险指挥由现场最高级别党政领导担任,现场指挥根据地震级别、破坏程度采取架设贝雷钢桥、迂回、绕道行驶、抢修恢复等应急方案组织实施。并现场成立公路抢险组、物资供应组、伤员救护组、现场警戒组、后勤保障组、生产恢复组等相应的工作机构,按照国道—重点省道—重点县道的优先次序,采取先干线后支线的原则,确保抗震抢险工作有序进行,尽快修复被毁公路、桥梁、隧道、涵洞恢复公路畅通。必要时还必须在主要路口设置醒目的指示标志或派专人值勤、疏导交通,尽力将地震破坏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序。
附件:(一)公路抗震抢险工作领导机构。
(二)公路抗震抢险保障分队人员名单。
(三)xx市公路局重点保障公路。
(四)重要桥梁遇毁抢修方案。
(五)重要隧道遇毁抢修方案。
2024地震应急预案 篇10
应急预案:
地震发生时: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应尽量避开的危险场所:易危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 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
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当地震过后也许有相当大的损失和人员受伤。此时,特别重要的是每个人必须保持镇静,并互相照顾。首要的事是抢救那些受伤的人,再则是避免火灾发生,然后估计损失情况,再着手采取补救措施。
1)保持镇定,从容进行分析你的具体情况。
2)帮助受伤的人,必要时给予急救。用毡子盖好伤员以保暖,帮助需药者找药
3)检查火源,如可能就立即把火扑灭。
4)检查公用事业设备的损失情况。如电力线断,则关电闸。如自来水管发生了破损,则关总阀。
5)不要触摸电力线或与其连接的物体。
6)除呼救或报告严重紧急事件(医疗、火灾、犯罪)或是执行必要的勤务工作外,不要用电话,以免使忙碌的电话被占线而妨碍紧急的'勤务工作。不能为了个人理由或满足好奇心理而用电话(待紧急事件完全解决了,再与你的亲友联系,让他们知道你是安全的和在什么地方)。
7)在确定排污管确实未被损坏后才能恢复正常使用厕所。
8)穿上结实的鞋子,免受破碎玻璃和其它尖的碎片伤害。
9)把危险的、散落的物品(如化学品、 汽油等)清除干净,并告之他人。
10)收听收音机播出的有关地震和灾害的情况。
11)对余震要有所准备。因余震往往再次破坏被主震损坏过的建筑物。
12)进出或活动在被破坏过的建筑物时,要特别谨慎,因随时有倒塌的可能。同时,可能有来自电线或碎玻璃的危害。
13)及时扑灭已发火灾、制止病毒、易燃、易爆气体泄露。
灾后救人
1)充分利用瓦砾堆中已有的空隙,进行支撑和加固,然后冒险爬行到被埋压人员所在的房间或地点,救出伤员。
2)在侧墙凿开缺口进入被埋人员房间。
3)在瓦砾堆外的地面上开凿竖井,下到一定深度后再水平掘进到预定房间。作业时,需配备空气压缩机和风钻、风镐及支撑器材。
4)运送伤员一般来用侧身匍匐搬运、背着匍匐搬运、把伤员绑在背上搬运、爬行搬运、用搬运袋搬运等几种方法。伤员的外运路线应是原抢救人员推进的路线。
寻找被埋人员
1)根据知情人提供的情况,进行有目的的搜索定位。
2)监听遇难人发出的呼救信号及信息,如手电筒光、警哨、敲击声、呼喊声、呻吟声等。
3)利用训练有素的警犬进行快速搜索定位。
4)辨认血迹和瓦砾中人活动的痕迹追踪搜索。
5)根据倒塌体的特征,结合原设计图纸,分析研究,找出安全地带,探寻被埋压者的方位。
救人方法:
挖掘被埋压人员应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
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脊椎损伤者,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
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
救人原则:
先救近,后救远;
先救易,后救难;
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
物业经理人:
2024地震应急预案 篇11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依法科学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实施地震应急,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发生地震及火山灾害和国外发生造成重大影响地震及火山灾害的应对工作。
1.4工作原则
抗震救灾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军地联动,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地震灾害发生后,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立即自动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开展前期处置工作。省级人民政府是应对本行政区域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的主体。视省级人民政府地震应急的需求,国家地震应急给予必要的协调和支持。
2、组织体系
2.1国家抗震救灾指挥机构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地震局承担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工作。
必要时,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在地震灾区成立现场指挥机构,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2地方抗震救灾指挥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地方有关部门和单位、当地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组织等,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3、响应机制
3.1地震灾害分级
地震灾害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
(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地震发生地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7.0级以上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地震,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2)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3)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4.0级以上、5.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4)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4.0级以上、5.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3.2分级响应
根据地震灾害分级情况,将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应对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Ⅰ级响应。由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
应对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Ⅱ级响应。由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情况,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国家地震应急工作。
应对较大地震灾害,启动Ⅲ级响应。在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市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灾区需求,协助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应对一般地震灾害,启动Ⅳ级响应。在灾区所在省、市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县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灾区需求,协助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地震发生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其他特殊地区,可根据需要适当提高响应级别。地震应急响应启动后,可视灾情及其发展情况对响应级别及时进行相应调整,避免响应不足或响应过度。
4、监测报告
4.1地震监测预报
中国地震局负责收集和管理全国各类地震观测数据,提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年度防震减灾工作意见。各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机构加强震情跟踪监测、预测预报和群测群防工作,及时对地震預測意见和可能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省级人民政府根据预报的震情决策发布地震預報,组织预报区加强应急防范措施。
4.2震情速报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快速完成地震发生时间、地点、震级、震源深度等速报参数的测定,报国务院,同时通报有关部门,并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4.3灾情报告
地震灾害发生后,灾区所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时将震情、灾情等信息报上级人民政府,必要时可越级上报。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