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手册心得

2024-12-27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学习《教师成长手册》后我才发现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都是有讲究的,从早晨的来园活动、户外活动、一日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晚上的离园活动每一个活动环节都需要我们自己精心设计,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很好的发展。
我就其中的运动活动讲讲我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加强观察、关注个别差异,注重启发和随机指导
要指导幼儿,首先要了解幼儿,要了解幼儿,就要通过观察。观察要有目的性和连贯性,经过多次观察,才能正确估计幼儿的活动水平。
教师除了在一旁观察,然后适时介入以外,也可以参与孩子的游戏中去,以同伴的身份与孩子一起玩,给予潜移默化的示范、指导 其实,幼儿除了有想与同伴一起运动一起游戏的欲望以外,他们也很愿意与老师一起运动一起游戏,往往和老师一起游戏的时候他们都很容易兴奋,有目的地运动。而教师在运动中的方法技巧往往能对幼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在观察中得到了经验。建立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一种平等、双向、互动的关系。教师一方面是实用的、常见的较为完善的活动器械的提供者,是激发幼儿主动探索活动、主动参与活动并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的引导者。同时,教师也是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参与本身就能提高孩子活动的兴趣,教师应成为活动的参与者,身临其境,教师与幼儿一起同玩同乐,孩子们会感到格外的高兴。另一方面教师须挖掘幼儿的运动潜能,以不断发展幼儿的活动水平;而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器械中,不断地主动探索,扩展活动范围与活动方式、内容、以发展活动经验、活动能力、活动意志与态度。例如现在活动中我们说的更多是:“我们一起来试试!”,而不是“老师请你们玩……”,因为这样不仅拉近了师幼关系,也体现了一种师幼的平等关系,朋友关系。
二、教师的作用在于给予幼儿必要的保护和帮助
《手册》指出:“教师对幼儿活动时的场地、设施、器械、服饰、以及擦汗、喝水等都要予以关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幼儿的活动能安全有效地开展。”由于幼儿在生理和心理上均发育不完全,极易在运动中发生事故或危险,因此,教师必须认真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保护和帮助,确保活动安全有效地进行。
首先,教师要对容易出现问题的活动材料有清楚的认识。如竹梯被架高时一定要两头固定,否则两头容易滑脱或一头翘起而发生危险;轮胎垒高时一定要检查是否垒得整齐,以确定幼儿从上往下跳的安全性;玩圈时,圈不能套在他人的脖子上,以免引起窒息;玩滑板车时应有宽敞的场地条件,以免撞到幼儿的身体,等等,对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时进行调整、改进,以保证幼儿的人身安全。
其次,对于参加活动有困难的幼儿,特别是那些年龄小、能力弱的幼儿,除了注意场地、设施、器械等方面的防护外,更应从心理上满足幼儿的安全需要。要尊重幼儿不想参加活动的权利。有些幼儿由于性格或其他原因而不会、不想、不敢自主进行活动时,不要急躁地替孩子选择,不妨多用些耐心,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引导幼儿慢慢参加自主活动。如小年龄幼儿看到大一些的幼儿走有一定高度的竹梯时,也会产生自己亲自去尝试一下的欲望,但真正面对时却又十分胆怯,常常不敢走或要拉着老师走,这时如果教师能及时调低高度,并在幼儿通过时伸出手扶一扶、拉一拉给予一定保护和鼓励,使他们感到有心理上的安慰,那么幼儿的畏惧心理就会慢慢减退,就会大胆尝试这一动作,从而获得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以及成功的愉快体验。
第三,由于幼儿的活动是自发的、自主的,具有随意性和不可预料性,教师不可能清楚掌握幼儿的一举一动,这就很容易出现受伤情况,因此教师还要帮助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及自我服务的方法,这样幼儿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就不会手足无措了。如活动中如何不与他人相撞;参与某个活动的幼儿人数很多怎么办;根据幼儿的动作帮助幼儿分析哪些是危险动作;活动前、后什么时候穿脱衣服;出汗了怎么办;什么时候要喝水;比较热的气温下应该选择什么地方玩等等。这些自我保护和自我服务的方法对幼儿今后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能让幼儿终生受益。
总的来说,我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无论是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还是具体的活动设计、户外运动指导等等,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不断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认真地做好记录,便于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
《教师成长手册》之我见 殷颖
读完《教师成长手册》,心中感慨万千,它不仅能使我们通过阅读、对比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反思在教学、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激励自己取得更高的成就,还让我体验到了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爱与责任”的关系比重。
这让我想起冰心老人的一段话:“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老人说的多好啊,她把我们教师的工作,形象地比喻成在孩子们的人生之旅中撒播种子,成就花香弥漫的仙子,好美的一幅图画呀。是啊,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等于选择了一种浪漫的生活。每天我们把爱与责任放在自己的左右心房,伴着孩子们一颗颗稚嫩的心灵砰然而动。
记得有一次,当我带孩子们活动完后,身体很不舒服,感到全身无力坐在那休息。突然,我的背上有一双小手在敲,我的心里一阵怒火:“是谁这么胆大竟然爬到老师头上来了。”我往后一看,原来是那个平时文静不善于说话的孩子。她看到我往后看,轻轻地说了声:“我喜欢你,我看你很累,我给你敲敲背”刚才的怒火顿时消失了,我被激动得无话可说,我为自己刚才的冲动而伤害到那颗善良的心感到自责。在我们默默无语时,我听到了那有点“专业”的啪啪的声音。此时,我感到这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传递着师生之间的情感。
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孩子对老师的爱是一种最原始充满真诚的爱。它蕴含在孩子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微不足道的事情中,使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这种爱的真诚。老师感受到孩子们的爱,我们的工作就有取之不尽的源泉,工作就有动力。孩子们是多么可爱的,他会想办法回报给你。慢慢地,我感受到当你真正进入童心世界时,你就会爱了,你就会耐心地倾听了,细心的引导了,你就会平心静气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了。因为你的付出得到了许多的回报。当看到孩子们一颗颗善良的心,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时,我笑了,因为我不仅是我,而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最喜爱的老师。
一个幼儿教师,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是扎实的基本功,是爱。这些我都赞同,但我觉得最应该具备的是强烈的责任心,责任感,没有强烈的责任感,责任心。一切都无从谈起。
因为我是幼儿教师,我就要对孩子负责。我就要平等地欣赏,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孩子。我没有理由以貌取人,厚此薄彼,助长孩子的自负或伤害孩子的自尊。我唯一能做的是关爱有加,为每一位孩子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让每一位孩子幸福得像花一样健康成长。
《教师成长手册》细化了我们幼儿教师的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的责任与要求,引领我们不断地通过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帮助我们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青年教师。

新手教师读后感想 张婷
教育是一门艺术,从事这门艺术的是教师。作为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手教师,工作中难免会碰到诸多的困惑,如何赢得个性不同幼儿的尊重与喜爱,如何与家长建立相互信任、尊重的关系等等问题。而通过阅读《教师成长手册》让我受益良多。尤其是其中的新手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评价体系,为新教师工作的方向起到指引作用。
通过学习,我感到长了许多见识,在我们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中都是有讲究的,从早晨的来园、运动、生活、游戏、学习及离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自己精心设计,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很好的发展。手册中的小贴士和教师的亲身案例更让我受益良多。
幼儿通常喜欢运动,特别是户外运动,运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能力发展可谓至关重要。下面结合户外运动我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运动活动中我坚持从从三方面来指导。一是用器材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二是观察幼儿运动、适时介入,最后一点是师幼互动、潜移默化。
观察主要是为了了解幼儿的运动能力以及幼儿在于运动器材的互动中遇到的问题。在观察中,教师要明确哪些是孩子们共有的问题,哪些是个别问题。在观察的基础上,提供适时地帮助、指导。在适时的时候介入,体现孩子的主体性。例如当我发现孩子不玩玩具在一旁观看时,可能是孩子没有找到玩伴,或者没有玩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时候我会及时介入,给予指导,以充当孩子玩伴的方式激发孩子的积极型。当孩子不专注且在各个游戏中转换或孩子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也及时介入,进行指导。有时候在挑战用轮胎和竹梯搭成的小桥中,个别幼儿出现胆怯情绪,表示不愿玩,加上有些幼儿可能缺乏自信,我会允许他们先观望并耐心等待、观察,适时发出邀请,使他们产生参与的兴趣,慢慢地对活动也产生兴趣。而当在最后跳下来中,我也会用鼓励性的语言来给孩子们加油,当他们成功完成后,用“耶”的声音赞扬他们,孩子们在老师鼓励下也显得信心十足。
另外,教师要在了解本班幼儿已有的运动经验及活动意愿的前提下为幼儿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让他们在自由选择的条件下进行运动活动。这样才能让幼儿感到新鲜有趣,增加活动的兴趣,也提高了幼儿进行活动的积极性。在学小乌龟爬过山洞的游戏大部分孩子已经很熟悉了,有的孩子走了一趟下来就玩别的去了,有的则随便爬爬。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将爬山洞和爬竹梯结合起来,创设情景性,让孩子学小乌龟先要爬过山洞再要越过小河最后才胜利。
提供并及时调整的运动活动场地及环境布置。提供的材料需要幼儿发挥自己的运动潜能和智慧,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运动能力,创设具有丰富性、层次性和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促进幼儿在活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运动行为,适应变化的环境。在活动中教师要随时随地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并且做及时地调整。使幼儿保持活动的兴趣,他们在不断地探索、尝试、掌握和发现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的运动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运动实际的能力和发展水平,及时地创设多层次的、难易程度不一的活动环境,让班级多数幼儿体验到参与和成功的喜悦。在用轮胎和竹梯搭成的小山坡中设置两个坡度不一的山坡,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挑战高难度的,而能力弱的幼儿则尝试低难度的。
体现孩子的自主性,同时又能体现老师的指导,发挥教育的作用,这正是二期课改的精神。不仅在运动这个环节中我们要遵循这个原则,在其他的学习、游戏、生活中,我们也要贯彻这种理念。

“教育艺术”感想 马慧群
《教师成长手册》序的第一句话即“教育是一门艺术,从事这门艺术的是教师”。精通这门艺术需要教师对这门艺术的热爱,了解这门艺术所针对不同的对象,掌握这门艺术的技巧,并不断反思,积累经验,沉着应对。
从99年工作至今,进入了第11个工作年头,但在看阅《教师成长手册》时仍是受益匪浅。它不仅是幼儿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阶梯,更促进我重新审视自己以往的一些工作习惯,寻找自己日后进一步发展的起点和思路。
尤其是其中教师们的案例与小贴士,写的详细而周到,从班级建设到家长工作再到一日工作各个环节。早晨的来园活动、户外活动、一日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晚上的离园活动每一个活动环节都需要我们的精心设计,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
有位青年老师以自己的实例提醒我们除了前一天要仔细充分地做好隔天的准备工作外每天早晨也需要复查,来保证一天活动进行的有序性。来园接待要准确地叫出接送者的身份。在长假,周一第一个工作日可以利用记录的方式做好家长交待的事项,便于工作有序地开展。教师对幼儿“说到做到的思考”等等。老师们通过自身体会把一日活动中出现的细节问题进行了梳理,在共鸣中寻找原因归纳出了一些好的方法。
在看阅游戏环节中,教师们通过分享交流、讨论游戏问题,提升拓展深化幼儿从游戏中获得的经验的方法。教师在观察幼儿游戏时便是有目的的观察,同时边观察便在心中酝酿交流的内容,有意识地帮助幼儿事先小准备小介绍,一方面使幼儿在交流中更有自信,也让教师有效调控幼儿交流的基础。为我日后组织游戏分享提供了宝贵的策略。
通过学习,我的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首先,活动设计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生活经验,当前兴趣点或需要制定活动内容,即讲求实效性,形式又要新颖。在内容的选择上要,选用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或经常接触到的事物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内容,有助于幼儿在活动得到成功的喜悦。
其次,在做活动预设中注重组织策略,,要预先考虑幼儿可能的反应,预设几种可能出现的回应方式,不易雷同。在活动中关注每位幼儿的反应,倾听他们的表达,鼓励幼儿的表达表现。
通过学习《教师成长手册》,在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对于活动的设计、一日活动的有序进行等等,都有了感悟。另外,我也深刻地体会到反思的重要性。要提高自我专业素养,就要通过反思来了解自己的言行,分析幼儿的反馈,寻找对策及时调整,不断完善。
终身学习,这是现代人必备的思想观念,教师更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在这块富有挑战性的职业上耕耘播种。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从各种渠道汲取新的营养,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在吸取新的知识、观念的过程中,善反思、勤笔记,注重积累,加强分析研究,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
我曾经听过一个报告,一个好的习惯养成需要21天的坚持,才能成为终生习惯。我希望阅读能够成为我终身的一个好习惯!

对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看法 杨晓璐
不少教育家和名人都强调自幼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杰出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习惯如果在幼年就开始,那是最美好的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时代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例如:有的幼儿晚睡晚起,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所以不能保证按时上幼儿园,影响他与其他小朋友正常的活动与交往,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有的小朋友没有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还有的幼儿有吃手指的坏毛病,这些会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高质量的睡眠能保证幼儿有充沛的精力参加各种活动,而有的幼儿没有午睡的习惯,有的幼儿养成了不正确的睡眠姿势,这样就造成了幼儿的精神不佳,使他在活动中不能与同伴尽情游戏,使幼儿的交往能力受到影响。象勇敢坚强、克服困难、抑制不合理愿望等意志品质都要在良好生活习惯中形成。
一、目标在前,活动在后,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前提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从小就应该建立一种好习惯,通过教育,通过陶冶,直到孩子终生不忘。可现在大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是“小太阳”、“小皇帝”,父母十分宠爱不少幼儿从小养成了饭来张口、衣裳来伸手的娇生惯养习惯。生活处理能力相当差,有的幼儿不会整理玩具、不会收拾书包……这样长期下去,对幼儿的发展极其不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制定活动目标,然后组织幼儿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养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幼儿在活动区中游戏时,我发现他们不爱护玩具、各种游戏材料,经常发现玩具及游戏材料扔满地,游戏结束后,大部分幼儿不收拾玩具、材料,活动区中乱七八糟,不干净、不整齐、不美观,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在幼儿游戏前总是和蔼可亲地对他们说:“玩具宝宝们和我们是好朋友,它们害怕摔坏身体,我们小朋友们要保护它们、爱护它们,千万别把它们扔在地上,好吗?”在幼儿游戏后,总是提醒幼儿:“玩具宝宝们要回家了,请小朋友们把它们送回去吧!”就这样提醒幼儿及时把玩具、活动材料有序地或有规律地摆放整齐,提醒幼儿保持自身与活动区的清洁。在生活区域活动中我还经常组织幼儿举行“自我服务竞赛”活动,由幼儿互相比一下谁穿衣服、叠被子、系鞋带等又快又好,训练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还有在美工区、计算区中,有剪刀、小塑料棍等工具材料,这些材料对幼儿来说都是危险品,游戏时,我及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这样,一学期下来,大部分幼儿都能进行自我服务,而且做事比较有条理,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卫生习惯比较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方法对头,因势利导,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
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孩子们的进餐习惯。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总担心孩子吃不饱、吃不好,原因是有不少幼儿在家里不是挑食、就是偏食,有时还需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喂,才肯吃,幼儿的进餐习惯不是很好,导致家长很担心。是呀,幼儿的进餐习惯,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长发育,对幼儿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于是我们有针对性地在餐前、餐时、餐后三个环节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午餐前。我们运用音乐旋律指导幼儿将小椅子搬好,先干净手,回到座位,并播放优美的曲子调节气氛。有时,我们一边分菜,一边让幼儿看看今天吃什么菜,名称叫什么?加深其对各类蔬菜的认识。在这样愉快轻松的气氛下,幼儿很高兴,对老师提出的要求也乐于接受。
午餐时,我们仔细观察,根据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方法加以教育。有些幼儿不会握筷子,我们就利用游戏活动“夹豆子”帮助其尽快掌握握筷子的技能。一些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就有意识地请他们到老师身边来吃,以便于督促指导。当他们有了进步后,再和大家共同进餐。对于饭量较小的幼儿,在分餐时我们先盛得当少一点防止加重其心理负担,造成剩饭剩菜、拖延时间等现象。当幼儿能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后,再逐渐增加饭、菜数量,使之在没有心理负担的情况下形成正常的食量。对于爱挑食的幼儿,老师酌情减少一些他们不爱吃的菜,并要求他们能尝试着吃一点,说说味道如何,老师再向他们说明这些菜的营养。幼儿明白了道理又看到不爱吃的菜数量不多,也就能吃下去了,这样逐步纠正了其挑食的习惯。还有部分小朋友,吃饭特别快,不利于消化。我们就结合认识时钟,让他们边吃边自己看钟点,在教师指定的时间离开座位,并且引导他们回忆有关故事中讲到的肠胃的消化特点,学会细嚼慢咽。
午餐后,我们告诉幼儿不可以运动的道理,带领幼儿散步,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有时,组织幼儿进行一些相对安静的活动,如自由交换自带玩具,相互结伴交谈等,使幼儿愉快而舒畅。经过我们细心周到地教育培养,我班幼儿个个养成了不挑食、不偏食、定时定量的良好进餐习惯。
三、家园密切配合,达成共识,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保障
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种连锁条件反射系统。可见要养成任何一种习惯就必须持之以恒,按一定的要求坚持着去做,从而这种行为逐步形成条件反射,成为自觉遵循的行为。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光靠幼儿园培养是不行的,必须家园密切配合,达成共识,共同教育培养,方能见效。
习惯是在不断重复中逐渐养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老师和家长不能想起来就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就听之任之,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爱,教育的主要原则 尤春雷
进入幼儿园工作一年多了,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中我认真读取《教师成长手册》中的优秀例子,通过自身以及师傅的带教,我一天天的成长着。在这一年中,有付出也有更大的收获,收获的是我在改革理念指引下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了解;收获的是我与孩子之间那种情感;收获的是我感受到了工作的快乐。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的我来说深知,教学过程不仅是幼儿的认知过程,而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把认知过程和情意过程统一起来,不仅用自己充沛的感情,坚强的毅力,生动的语言等从各个方面感染幼儿,使幼儿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而且要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爱好、才能,用爱的暖流去开启孩子的心扉。
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特别的孩子特别关注
我班的小女孩菲菲,进入幼儿园时就是 “一顶百”著称,她的情绪始终处于高度兴奋和烦躁状态,她那极具煽动力的叫声、笑声常常带动和干扰同伴的情绪。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与家长的多次沟通,我发现孩子的症结在于睡眠的障碍,几乎每个中午她都很晚才入睡,大脑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无法得到正常的调节。为了帮助菲菲建立良好的情绪状态,促进她身体的健康成长。我与菲菲的妈妈交换了孩子在园的午睡情况,她告诉我:“孩子从小入睡就是一大难题。她对光线特别敏感,家人不仅要把所有的窗帘关闭,还要用一条厚毛巾扎住她的眼睛方可安睡。”于是.我为菲菲安排了一张背光的床位,用一块手帕轻轻地放在她的眼睛上,让她先养成闭目养神的习惯。每天中午,我都会坐在她的床头,默默地注视,轻轻地抚摸,让她好好休息。带过她的老师都惊喜地发现,孩子的情绪稳定了。在学习中,表现出超常的记忆能力。
看到孩子的转变,最高兴的是家长。菲菲的妈妈欣慰地告诉我:“尤老师,我看见我们的菲菲进步了很多,我真开心!谢谢您!”菲菲妈妈的一席肺腑之言,更让我感受到了家长对教师工作的认同、满意和信赖。
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爱的动力
以平等的态度与幼儿沟通交流,提供信赖、无拘无束的交流环境;要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孩子的观点,尽可能地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要让孩子充分地表达。
面对一帮新的孩子、新的班级,我都试着去了解和观察幼儿,更重要的是与他们去交流,谈谈他们的爱好,聊聊他们的心愿,同时也让他们在交流中了解我自己,交流是平等的,幼儿时期的孩子们是活泼开朗的,更是需要发泄和交流的,而我们老师在其中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鼓励“这两个字对孩子的分量有多重。关爱他们,帮他们树立自信心。自信才能打开心扉,每周我都会安排“我很棒”的活动,让孩子们一起说说自己的优点,表演自己的拿手节目,体验成功的乐趣。在我的眼中永远看到的是孩子们的优点。
教育应从尊重幼儿开始。尊重是一种关注和肯定,尊重是理解和支持,尊重是观念的更新,就是及时跟进幼儿的需要……有位名人曾说过,“爱小鸡是母鸡也能做的事”。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更要具备这种无私的爱,以爱心、耐心、细心、关心着身边的每一位孩子,既是母亲、朋友、又是亲密的姐姐,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爱,并了解他们的心理,满足他们的需要。爱又是新世纪教师的师德体现,只有热爱幼教事业的人,才能把自己无私的爱倾注在每一位孩子的身上。结合实际工作,平时我努力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充满爱的环境,用爱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
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学会感恩
有了这样的成绩,我首先要学会感恩,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机会是给予努力的人的,与人相处时要多想一想,多感恩,多感激。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能。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感恩,使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得到慰藉,获得温暖,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进而获取前进的动力。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
经历了这一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孩子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差异,不同的需求,构成了多样、互补的人群。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尊重孩子是爱孩子的一个具体表现。思思有自己的主见,需要你的信任和肯定。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