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搜索:

对牛弹琴

对牛弹琴
拼音 duì niú tán qín
简拼 dndq
基本解释 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详细解释

  对牛弹琴

  duì niú tán qín

  [释义]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语出] 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正音] 弹;不能读作“炸弹”的“dàn”。 [近义] 无的放矢 举措失当 [反义] 有的放矢 [用法] 对牛弹琴有讥讽的意思;但须区别对象。一般作谓语、宾语。[结构] 偏正式。 [例句] 对目不识丁的文盲;谈文艺创作;无异于~。 [英译] play one\\\'s guitar to an ox;waste one\\\'s effort [成语故事]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最高雅的乐曲《清角之操》来。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一个劲地低头吃草。

  公明仪想,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该换个曲调,弹弹小曲。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继续悠闲地吃草。

  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弹奏最拿手的曲子。这回呢,老黄牛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仍然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

  最后,老黄牛慢悠悠地走了。换个地方去吃草了。

  公明仪见老黄牛始终无动于衷,很是失望。人们对他说:\\\"你不要生气了!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最后,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抱琴回去了。真是自找没趣。

成语故事 东汉有个对佛教教义很有研究的学者,叫牟融。他引用儒家的诗书向儒者宣讲佛经,受到了一些儒者的责难,指斥他为什么不直接依据佛经来回答问题。于是牟融讲了音乐家公明仪的故事;公明仪对着一头正吃草的牛弹了一首高深的曲子,牛毫不理会,只顾自己吃草,后来公明仪改弹像坟子、牛蝇和小牛叫唤的声音,牛就摇着尾巴、竖起耳...[点击查看详细]
站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