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搜索:

诚惶诚恐

诚惶诚恐
拼音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简拼 chck
基本解释 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详细解释

  诚惶诚恐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释义] 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原指封建官吏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语出] 汉·许冲《上说文解字书》:“臣冲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正音] 惶;不能读作“huǎnɡ”。[辨形] 诚;不能写作“成”。 [近义] 惊惶失措 惶恐不安 胆颤心惊 [反义] 处之泰然 [用法] 有时含贬义。一般带有幽默或讽刺意味。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战战兢兢”;都表示“谨慎害怕”的意思。不同在于:①~偏重在谨慎;“战战兢兢”偏重在害怕。②“战战兢兢”含贬义;~在表示尊敬时不含贬义。 [例句] 瞧;他见了领导那副~的样子;真让人恶心。 [英译] really afraid and trembling

成语故事 “诚惶诚恐”成语出自《后汉书·杜诗传》。杜诗字公君,河内汲(今河南省汲县)人,少年时就胸有大志,才能不凡。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杜诗官至侍御吏。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欺压百姓,百姓皆惶恐不安。杜诗多次劝诫他,萧广就是不改,于是杜诗一怒之下杀了萧广;并把他的罪行公布于众,以平民愤。光武帝刘秀得知...[点击查看详细]
站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