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搜索:

兴高采烈

兴高采烈
拼音 xìng gāo cǎi liè
简拼 xgcl
基本解释 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详细解释

  兴高采烈

  xìng gāo cǎi liè

  [释义]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语出] 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叔夜俊侠;兴高而采烈。”[正音] 兴;不能读作“xīnɡ”。[辨形] 采;不能写作“彩”。 [近义] 欢天喜地 喜气洋洋 [反义] 无精打彩 闷闷不乐 [用法] 用作褒义。多形容人的情绪或欢乐、喜庆的场面。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兴致勃勃”;都有“心情很愉快;兴致很高”的意思。但~偏重于“高兴”;还含有精神高昂的意思。“兴致勃勃”偏重于“兴奋”;还含有“对某一事物产生喜爱的情绪”;“感兴趣”;“积极从事”等意思。 [例句]

  (1)从靶场回来的路上;大伙~地谈论着打靶比赛的情况。

  (2)孩子们身穿节日盛装;~地去参加国庆游园活动。

  [英译] in great delight

成语故事 稽康,字皮夜,他是魏晋之间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风度翩翩,文才超群,当时便有许多人倾慕他。稽康一生写了不少诗和论文。他在诗中曾一再提到环境的险恶。“鸟尽良弓藏,谋极身心危,吉凶虽在己,世路多险峨。”这些诗句对当时的现实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他的论文,则观点鲜明,论点集中,具有根强的论辩力,充满了对...[点击查看详细]
站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