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搜索:

狼狈不堪

狼狈不堪
拼音 láng bèi bù kān
简拼 lbbk
基本解释 狼狈:窘迫的样子。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
详细解释

  狼狈不堪

  láng bèi bù kān

  [释义] 狼狈:疲惫、窘迫的样子;堪:忍受。指困顿窘迫的样子。[语出]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这韩愿情急;追赶拦截;又被他打得~。”[正音] 堪;不能读作“shèn”。[辨形] 堪;不能写作“勘”。 [近义] 惊慌失措 手足无措 [反义] 镇定自如 从容不迫 [用法] 含贬义。多用来形容人的处境困窘、难堪。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结构] 偏正式。 [例句] 他们才到了半山腰;已经气喘吁吁;~;临峰翘望;山顶还远着呢;只得败兴而归。 [英译] be in great distress [成语故事]

  晋朝时,武陵人李密品德、文才都很好,在当时颇享盛名。晋朝皇帝司马炎看重他的品德和才能,便想召他做官,但几次都被拒绝了。

  原来,李密很小就没有了父亲,4岁时母亲被迫改嫁,他从小跟自己的祖母刘氏生活。李密在祖母的照料下长大,也是祖母供他读书的。因此,李密与祖母感情非常深厚,他不忍心丢下年老的祖母不服侍而去做官。

  最后,李密给司马炎写了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信中说:“我出生6个月时便没有父亲,4岁时母亲被舅舅逼着改嫁,祖母刘氏看我可怜,便抚养我长大。我家中没有兄弟,祖母也没有其他人可以照顾她。祖母一人历尽艰辛把我养大,如今她年老了,只有我一人可以服侍她度过残年。可是我不出去做官,又违背了您的旨意,我现在的处境真是进退两难呀!”

成语故事 “狼狈不堪”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环境十分艰难,进退不能之状。这个成语来源于李密《陈情表》,臣进退之难,实为狼狈。晋朝时,武陵人李密品德、文才都很好,在当时颇享盛名。晋朝皇帝司马炎看重他的品德和才能,便想召他做官,但几次都被拒绝了。原来,李密很小就没有了父亲,4岁时母亲被迫改嫁,他从小跟自己的祖母刘氏...[点击查看详细]
站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