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搜索:

刻不容缓

刻不容缓
拼音 kè bù róng huǎn
简拼 kbrh
基本解释 刻:指短暂的时间;缓:延迟。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详细解释

  刻不容缓

  kè bù róng huǎn

  [释义]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语出] 清·李汝珍《镜花缘》:“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症;不独刻不容缓;并且两命攸关。”[正音] 刻;不能读作“kē”。[辨形] 刻;不能写作“克”;缓;不能写作“援”或“暖”。 [近义] 迫不及待 火烧眉毛 [用法] 多用来形容事情非常紧迫;急需去做。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结构] 主谓式。 [辨析] ~和“迫在眉睫”;都形容形势非常紧迫。不同在于:~重在不能拖延;也指主观上迫不及待的事情;“迫在眉睫”重在已到眼前;常形容客观上紧急的事。 [例句] 汛期已到;防洪的准备工作是~的。 [英译] urgent

成语故事 铜壶滴漏忆昔时铜壶滴漏元延礦三年古人受滴水间隔很有规律的启发,发明了一种先于世界其他民族、闪烁民族智慧之光的计时器--铜壶滴漏。人们以铜铸一壶,壶底有一细孔,壶内坚一支刻有度数标号的箭形浮标,注水后,水由孔中慢慢漏出而逐渐减少,浮在水中的漏箭也随之下降,通过观察箭杆上落在壶沿口的刻度,便可知道时间。...[点击查看详细]
站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