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搜索:

飞蛾扑火

飞蛾扑火
拼音 fēi
简拼 feph
基本解释 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取灭亡。
详细解释

  飞蛾扑火

  fēi

  [释义]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语出] 《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正音] 蛾;不能读作“né”。[辨形] 扑;不能写作“捕”。 [近义] 飞蛾投火 飞蛾赴火 灯蛾扑火 自取灭亡 [用法] 含贬义。可比喻漏网的坏人自投死地。一般作宾语、状语、定语[结构] 主谓式。 [辨析] ~和“自取灭亡”意思相近。但~偏重在“扑”;形象地比喻漏网的坏人自己投入死地;“自取灭亡”偏重在“取”;直接指出是由于采取了导致灭亡的措施。 [例句] 这家伙畏罪潜逃;今天自己送上门来;岂不是~。

成语故事 南朝梁时,朝廷大臣到溉的孙子到荩,从小就非常聪明,而且擅长写诗作文,深得梁武帝的赏识。一次,到溉和到荩随梁武帝游览京口的北顾楼。梁武帝边观景,边让到溉作诗,到荩很快就写好了。梁武帝看后和到溉开玩笑说:你的文章是不是孙子代写的?并为到溉写了一首诗,大意是:到溉一生辛苦,像飞蛾扑火一样,为了照亮他人,自...[点击查看详细]
站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