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孔子的一封信700字

2024-06-1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尊敬的孔老先生:您好!我是一名八年级学生,晚辈所生活的时代距您已有千年。作为一名后人,能有机会给您写一封信,我感到非常荣幸。

因为您的存在,世上有了书声朗朗的学校,有了平易近人的老师,有了孜孜不倦的学生;是您创造了师生情,是您让我们拥有了这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因为您的存在,中华民族的良好品质——谦虚,得到了传承与发扬。《两小儿辩日》,您回答不上一顽童的问题,就虚心地承认。可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大家也都知道您主张“因材施教”,所以在您那儿,同样的问题往往能得到不同的答案。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次子路问:“闻斯行诸?”您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用我们的现代汉语来说,就是子路问您,听到一件事,该马上去做吗?您便对他说,有父兄在你就敢贸然行动?子路走了,然后冉有又来了,他问您:“斯闻行之?”您便果断的对他说:“斯闻行之!”同样的问题,您对两个人有不同的答案。让我和我的同学都百思不得其解。我们便继续往下看,幸运的是,第三个学生西华跟我们有同样的疑问。我们不能问您,但他能问您您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也就是说,冉有这个人,生性怯懦,凡事犹豫不决。

他要听见一件事,就要鼓励他赶快去做。这叫进,给他一种前进的力量。子路这个人,勇猛过人,什么事都要超过别人,对他就要让他谨慎思考,要给他一种往下撤的力量。这应该就是“因材施教”一个典型的事例了吧。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各有各的优点,所以照搬照抄,死板的教育是毫无效果可言的,因此在我们现代的课堂里,老师们也主张对我们“因材施教”然而早在几千年前您就已经做到这些实在是令人折服啊!能够给你写信,我感到非常荣幸,感谢您为我们留下了无比巨大的文化财富。此致敬礼后生:党庆媛2011。5。28青岛莱西市日庄镇中心中学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