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5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春末夏初,宋代的著名词人辛弃疾坐着马车,来到一个小山村。他远远望去,隐隐约约看见一所又低又小的茅屋,茅屋四周山峦起伏,一座连着一座。茅屋的旁边还长着几棵高大的桑树,在绿阴底下十分清凉。一条小溪紧靠着这所茅屋,溪边长满了碧绿碧绿的青草,湖里有十来只荷花和一些花骨朵。真是个美丽的田园风光啊。

突然,辛弃疾看见了一个穿着蓝色衣服的老太公正和一位穿着红色裙子的老太婆喝着酒,一边聊天呢!那含有醉意的吴国音听起来是那么的亲切——“我们的三个儿子真是越来越懂事了!”那位老婆婆说道。“对呀!看!”

辛弃疾转眼望去,只见大儿子在河东为豆子们除草,只见他拿起锄头,专心致志的除草,太阳在他上头上暴晒着,简直挥汗如雨,但他的嘴角边还有一丝丝笑容。中儿子正在为小鸡们编织鸡笼,看他那娴熟的技术,两只手上下翻来翻去,不过一会儿,一个精致的鸡笼就完成了。词人纳闷了:咦?还有一个儿子去哪了?他又转过头来看,哈!原来这个小儿子在这儿,只见小儿子卧在溪边,剥食着刚刚摘下的莲蓬。

辛弃疾词性大发,念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词----《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