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无书,百事荒芜”。我从小就爱读书。
幼小时候,我还不识字,只有每晚听爸爸妈妈给我讲故事,那故事真可谓引人入胜,我听着听着,都不想睡觉了。
再大点,我上了幼儿园,学会了一些字,便开始看画册。
大约是在一年级前后,我开始接触文字居多的书。但字还比较大,且还有拼音。那些图书,讲的都是一些浅显易懂的故事,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已经非常满足了。不知是书看得多还是因为受我姐姐的影响,我开始写我的第一本“童话小说”——《蚕宝宝》。
后来,我看的书就五花八门了:名著、散文、小说、故事书……我都看。那些书中的故事如磁石一般吸引着我,甚至控制着我,让我整天沉迷其中,以至于有时候上课和午睡时也在“窃读”。记得二年级暑假的一天,外公的同事陈阿姨送来好几捆她儿子小时候看过的书。其中《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是我当时梦寐以求的书,因为姐姐家里只有部分书。哈哈!这下可有的看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本看了起来。可外公外婆却叫我做暑假作业。我没办法,只好把书放在桌子底下看,他们一过来,我就扔下书,做起作业来。为了不被发现,我还把看完的几本书重新塞进了捆书的绳子里。这“窃读”的感觉,略带一点紧张,但是很让人感到愉悦。
有的同学也喜欢读书,但是写作依然很吃力。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他们看书只是囫囵吞枣,好词好句和中心思想读过就忘,对内容的理解也很模糊。我们看书后应该多积累,多运用,这样才是读懂书。
记得三、四年级读曹文轩的《大王书》,使我印象深刻。先是扑朔迷离的情节使我沉醉其中,然后我还获得了不少积累。书里整段整段都是细致的描写,都是奇特却形象的比喻,都是恰如其分的好词。我跟着专门朗读其美文的碟片,反反复复地在车上听、读,直至脱口也能背的滚瓜烂熟。再后来,我分析了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了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再借鉴了一些内容,把它写到尚未完成的《蚕宝宝》中去……
书是我最忠实的朋友,我要继续与它交往,在书海中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