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600字

2024-06-2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1933年,巴金来到广东江门五邑,曾写下这样的文字:“南国的风物的确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那样茂盛的绿树,那样明亮的红土,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还有明镜似的河水,高耸的碉楼……”

素有“中国碉楼之乡”美誉的开平位于江门五邑中心,随处可见的碉楼,矗立在村落乡野之间。如果说绿树、红土、稻田是南国乡村的普遍元素,那么碉楼就是开平独有的建筑符号了。

时隔75年,巴金笔下那如梦境一般美的“开平碉楼与村落”,成为2007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唯一项目。究竟是怎样的神韵,使开平的碉楼与村落能够获此殊荣?

历史上,开平有三千多座碉楼,现在尚存1833座。那些千姿百态、流光溢彩的碉楼,糅合了古罗马和拜占庭的穹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柱式、巴洛古建筑的壁柱和山花,以及中国的匾额、龙凤金钱福禄寿图案等不同元素,展示着开平侨民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交融历程。在这里,东西方建筑艺术巧妙融汇,与优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稻作文化社区、习俗和田园一起,构成了一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

每一座碉楼背后,都有着慑人心魄的悲喜故事。惟其如此,我们单纯强调它作为遗产的文物价值或美学价值是不够的,至少是不全面的,只有把碉楼纳入东方稻作文明的环境与氛围中,与河流、池塘、田野、山林,甚至民众等连成一体,才真正成为人和自然完美结合的“活”文化遗产。

今年6月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6月28日,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新西兰基督城开幕。“开平碉楼与村落”顺利的通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表决,成为中国第35项载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