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最早出现在殷商时期,因刻在兽骨上,所以叫做甲骨文。这种文字一开始并没有得到较好的统一,像 (鸟)字,竟有至少12种写法。甲骨文主要是以图画的形式展现给人们看,仅有一个文字的雏形。但是从这时起,人类文明已经从结绳记事,发展到可以以史为鉴。
随后,人们开始寻找其他可以刻字的物体。接着,一些出现在青铜器上的、更加成熟的字体出现了,那就是金文。金文是一种初步成型的文字。我们可以通过金文看到当时人们的生活,并与甲骨文时期做比较。例如甲骨文的 (车),可能属于人力车,而在金文的(车)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在车的前端有两匹马,拉着车正在行进。在下面这个字里,更容易显示出金文与甲骨文的区别。这个是甲骨文的马 ,将它向左旋转90°,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画符,这个画符似驴似马,我甚至认为在殷商时期没有驴马之分。当然,乱猜归乱猜。而金文中的马 ,已经比较像我们现在的文字了,十分有意思。
西周后期,汉字由金文演变为大篆,字体已经成型,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文字。就拿羊来说吧,甲骨文中的“羊” ,还是一个画符;金文的“羊” ,我们也无法说它是一个字符。但是到了大篆,“羊”字就变得跟我们现在一模一样了。
随后,秦王嬴政一举灭掉六国,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对汉字有重大意义的事“书同文”。丞相李斯将大篆削繁就简,创造出了小篆。小篆的字体十分简洁,小篆的 (车),已经比大篆的其余18种不同的车简洁许多,人们的沟通已经由此简单不少。
相传,一个叫程邈的县官由于性格耿直得罪了秦始皇,被打入牢中,这位仁兄闲着没事干,由于之前从事的是文书工作,就研究起汉字来了。他简化小篆,使小篆的笔画更少,更加容易书写。他把字上呈给秦始皇之后,秦始皇非常高兴,便把他从牢里释放出来,并让他负责隶书的普及工作。因为程邈是个徒隶,起初又专供隶役应用,所以把这一书体称之为隶书。
但是,小吏们的书写任务越来越繁重,就一点点的把字写快。于是出现了草书,但是草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在唐代之后就只做观赏之用了。
而在秦朝和唐朝之间,于东汉末年的时候,出现了一种字体,叫做行书。行书是一种自由浪漫的字体,可有书写者随意拉伸、自由应用。
魏晋时期出现的楷书使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字体,它顿挫分明,简单无比。最重要的是它没有变化,很规矩,所以成为了我们的官方字体。
更奇妙的是,汉字是一字多义,而且音同字不同、字同音不同。所以汉字中也出现了许多有趣的对联、歇后语等。
谐音歇后语: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谐音对联:
船尾拔钉,孔子生于舟(周)末; 云间闪电,霍(火)光 出自汉中。
狗啃河上(和尚)骨 ,水流东坡诗(尸)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
一字多音、多义对联:
海(hai)水(shui)朝(chao), 朝(zhao)朝(zhao)朝(chao), 朝(zhao)朝(chao)朝(zhao)落(luo)。
浮(fu)云(yun)长(zhang), 长(chang)长(chang)长(zhang), 长(chang)长(zhang)长(chang)消(xiao) 。
关于汉字的小笑话:
一个作家的朋友对作家说:“你们文人的胃口真好,在你们笔下什么都能吃——吃苦、吃力、吃醋、吃官司、饮泣、饮恨、食言、啃书本、喝西北风、咬文嚼字,还有啥不能吃?”
作家:“当然有——不吃软、不吃硬、不吃眼前亏。”
看了上面这些有趣的对联、笑话、歇后语,你是不是感受到了汉字的奇妙和有趣之处。其实汉字也十分神秘,有许多我们未知的问题:“汉字有多少个?笔画最多的字是哪一个?”甚至还有很多字我们没有破译,这是一种多么神奇的精神、力量。
汉字,这一个个字符,给我们带来了多少神奇:它是时光机,让我们知道过去;它是翻译机,让我们将生活转化为可以让后人知道的文字,我们中华民族沿用了它上千年,而我们的子孙也将继续沿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