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陋习800字

2024-06-15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自己在成长。我在享受成长的快乐与痛苦时,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变了,在生活中的不经意间建立了不少陋习。

陋习之一是我变得沉默。

过去那个活蹦乱跳的小孩会爬树,和小伙伴翻到别人的屋顶拆瓦片,然后蹦蹦跳跳地逃离“作案现场”,然后叽叽喳喳地和同龄人说笑,争吵,闹得四邻不安;在过节时抢着给长辈添茶倒酒,然后向长辈们送上满满的祝福。现在的我却是一个在书海里安静地飘荡的书呆子一般了,表情木然,体育成绩永远是“不及格”;过节时面对长辈的调侃只会挤出一个尴尬的笑脸。

然后沉默成了一种习惯:面对对面的深夜施工声沉默,面对同学之间的争吵沉默,面对一切的一切沉默……

事实上,在公共场合尽量保持沉默,已经是大多数中国人终身奉行的赖以明哲保身的潜规则之一。翻开历史,中国历朝历代的大规模屠杀,比如改朝换代的战争以及和平时期的株连九族之类的暴政,对于中国人民就造成了长期的选择压力。那些勇敢的人、正直的人、富于正义感的人往往容易遭到杀身之祸。而那些唯唯诺诺的懦夫、奴才和顺民则可以很好地适应这种高压环境,在这种特定的选择压力下生存和繁衍下来。经过几千年的基因筛选,现在的

中国人几乎都变成了懦夫、奴才和顺民的后代。达尔文适者生存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这一切。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其实就是生存文化。比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好死不如赖活”等等中国人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名言警句,就是中国生存文化的真实见证。放眼看去,今日中国最缺少的是什么?不缺高耸入云的广轩楼;不缺异花珍草的锦绣园;不缺笙歌曼舞的酒肉林;不缺昏昏噩噩的官僚群;不缺阿谀逢迎的陈词烂调……甚至就连大熊猫也还能保护下来一些,但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良知,却成了最希缺的资源,缺乏“文明、公平、正义”的社会道德土壤已经变成一片荒漠了。

从前,我们时常要质问我们的父辈,在黑白颠倒、人性变异的疯狂年代——比如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你们干什么去了?你们为什么不发声?

而面对如今沉默的自己,我陷入了沉思……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