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600字

2024-06-0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每年暑期我都要回老家住几天,每天傍晚总会有许多人到村边的树林里捉“鸡肉牛”(知了的幼虫)。

月光透过树枝照下来,地上洒满了斑驳的影子。知了仍在不知疲倦地叫着,单调的“吱吱”声在寂静的夜晚听得更加清晰。这时候请仔细扒开脚下的松土,一个个“鸡肉牛”就成了我们的囊中之物;有时候,它们也趴在树干上,好像专门在那儿等着我们,不一会儿就能抓一瓶子。

回到家,婶婶用盐水冲洗,并顺手扔掉其中的一个,说今天晚上给你做夜宵吃。我好奇地问:“问什么把那个扔掉呢?”婶婶说:“快成知了了,不好吃成了。”

出于好奇,我拿起来观看,发现它已经露出了雪白的脊背,正在努力挣扎着。看得出它很痛苦,我很想帮助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出于好奇我忍住了,我想仔细看看蝉是如何出来的。

它的身躯在持续地努力向外挤,没有停顿片刻,终于,脊背上出现了一道缝隙,在它的努力下缝隙不断加大,终于,头出来了,身子出来了,最后脚也出来了。我看得忘神,全然不知道它已经飞走了,只留下一个薄薄的躯壳。

从此,我对蝉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便上网查看。看到关于它的资料我怔住了,蝉的幼虫竟然要在地下呆十几年才能破土而出,更令人惊讶的是,它来到世上活几天就要面临死亡。也就是说,它在忍耐了十几年的寂寞与黑暗,刚刚见到阳光,生命就要结束。

但是,它并没有气馁和抱怨,它抓紧时间将自己的歌声献给自然,献给人类,没有浪费一点儿光阴,它是值得人类赞美的。

我想到了自己,我的生命要比蝉长得多,我应该为自然为社会为人类的更加美好而不懈努力!

从此,我不再捉蝉。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