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旅1300字

2024-06-10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恰逢国庆71华诞、八月中秋佳节。天气晴好,我们驱车去古镇大店参观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住址。

大店在县城的西北方向,离县城很近,只有四十来里路,是鲁东南三大历史名镇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省级人民政府。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15师司令部等党政军领导机关在此驻扎四年零六个月。旧址紧邻宽阔的大街,原为大店庄氏家族的“旧堂”所在地——庄氏庄园。时值国庆、中秋佳节,来参观的人真多,大都带着孩子,为的是让孩子们感受一下抗日战争年代的老一辈过得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高高的青灰色的门楼,精美典雅,很有气派,向人们诉说着庄氏家族曾有的辉煌。四合院的院落,一律是青砖青瓦,古朴而又庄严,俨然一座古老的村落。踩着青砖,扶着门墙,穿行于一条条甬道之间,环顾这片古朴精美的古宅院,倾听一个个关于庄氏庄园的故事,仿佛时光倒流,我心中对开明绅士多了一份敬意。

远离尘世的喧嚣,每一处都让人感触颇深,令人为之震撼。泛黄的书页,锈迹斑斑的马灯,老式的电话机,简陋的床铺,破旧的棉絮,生锈的枪炮……我们寻找着历史的足迹与沧桑,感受那浓郁的红色精神。一件件展品、一张张图片、一段段珍贵的影像资料,把我们带回那个峥嵘的年代。

在罗荣桓当年简陋的卧室,看着墙上挂着的罗帅全家福的照片,听旧址管理人员讲罗帅过去的故事。当时,罗荣桓是山东省党政军一把手,吃住不搞特殊,和士兵一样,生活非常艰苦。1943年,山东军区又提出每人每天节约2两粮食救济灾民。繁重复杂的工作,及其简朴的生活,罗荣桓的身体一天天地跨了……他是共和国元帅中逝世最早的一位。就连他的女儿罗南下,也因为营养不良而夭折。我看着照片中罗帅憔悴的面容、天真可爱的罗南下,眼泪不由得夺眶而出。周围的人也都沉默了,眼中泛着泪花。

来到作战室,面对着沙盘,管理员又绘声绘色、充满感情地讲述了当时为什么把省政府安置在这里:一是居住条件好,房屋众多,有“72堂号”之称,庄氏庄园的开明绅士主动把房子献出来,那时庄园外有高墙,内有暗道;二是战略位置好,东挨马岐山,西临沂蒙山,前后都是平原;三是群众基础好,这里早期就有党组织。四是物质条件好,莒南三分之一山区、三分之一平原、三分之一丘陵。在莒南居住的部队和后方机关一共有六万多人,当时莒南也不到6万户,平均一户负担一个八路军战士,时间长达四年多。莒南这个地方,家家户户住过八路军,乡乡有烈士,村村有红嫂,一尺布做军装,一粒米献军粮。正因为有了这个根据地,毛主席说:“只有山东省是我们完整的、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那么棋眼在哪里呢?就是在莒南。罗荣桓说过:“山东人民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贡献是很大的,出兵总数在百万以上……山东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定地跟着党走……”手扶沙盘,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我再次泪眼婆娑,心潮澎湃,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军民鱼水情”。正是这些可敬的先辈们,使历经苦难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爱国的种子,已悄悄地在我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我也深信,只要以那些先辈们为榜样,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为学习精神,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也能毫无畏惧地跨过去。小小少年的我,将用知识编制铠甲,用智慧武装头脑,投身于伟大祖国的召唤去……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