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16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五千年民族魂,生生不息;一代代炎黄种,风雨前行;挥汗水洒热血,为国强盛;一人梦民族梦,中国崛起。梦,是一个人头脑中的虚幻;中国,是我们生活成长的地方。“中国梦”,则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既给梦以现实的依存,又赋予中国美好的畅想——不过,每个人在中国这个大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因而每个人的立足点、着眼点也不同,所以,“中国梦”也因人而异。我,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个能够做梦的人,作为一个中国人,也有着自己的“中国梦”。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段旅程,都是一次心灵的历练,在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不同的梦想,这是由于人生的每个阶段的心理都不一样,每个梦想都是遵从着心灵的呼唤。回想这么多年来,我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梦想都不一样。记得在自己的童年时期,经常做着一些奇怪的梦,梦中都是飞船啊、外星人啊、还有世界末日,那时我的梦想应该不能称之为梦想,应该算是自认为自己长大后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科学家,是不是每个人的孩提时代都是这样呢? 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今天上午在海南博鳌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习近平在讲话中说,中国是亚洲和世界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中国发展离不开亚洲和世界,亚洲和世界繁荣稳定也需要中国。

习近平说,去年1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中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蓝图。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习近平表示,我们也认识到,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要使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美好生活,还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所思即有所梦,梦的内容反映的是追求、体现的是抱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后,是千年的回响、百年的渴望。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长期居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先进行列。据有关学者测算,直到18世纪末期,中国的经济规模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相当于上个世纪末期美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但近代以来,在西方坚船利炮的侵略下,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苦难、付出了重大牺牲,辉煌不再,尊严难立,中华儿女也从此开始了百年“中国梦”的辛苦求索、艰难追寻。

对近现代中华儿女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仅是一句豪言壮语,而是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这就是让国家更强盛、人民更幸福,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1840年爆发的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打碎了“天朝之梦”。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系列的侵略战争接踵而至,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被迫签订,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与苦难世所罕见。这证明了一个铁律:落后就会挨打,生存必须自强。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绝不会将自己的命运任人摆布,更不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而无动于衷。在西方列强和帝国主义入侵下随之而兴的,是中华民族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的唤醒,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提出。 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有梦想飞翔,梦想决定着人们奋发努力的方向。“中国梦”超越以个人成功为标准的“美国梦”,以个人成功与人们共同幸福为目标,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追求。早日实现“中国梦”,意义深远。

“中国梦”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伟力,无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梦”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梦想不灭,希望永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五四”运动以来,汇聚了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率先破解了“中国梦”的密码,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波澜壮阔的铸梦世纪工程大幕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推进,“中国梦”的动力之源全面激活,“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故事”精彩呈现,中国人民从未像今天这样离伟大的“中国梦”如此之近!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