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的一天1300字

2024-06-29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今天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可以拿来说事儿的。十年前的今天,有谁想到了以下发生在目前的现实呢?

·深圳的房价可以和香港新界西北部拉齐?

·万科的总市值超越香港新鸿基?

·工商银行做了有史以来最大的IPO,而且总市值轻松超越花旗?

·中国白领家庭轻松拥有汽车?如果愿意的话。

·黄花梨木家私价格上涨300倍?

·普洱茶成为重要的投资工具?

·在世的年轻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一幅光头咧嘴的肖像画可以卖到过千万?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而且延生了“海带”?

·房地产中介代理行,成为机构投资者追捧的对象?

·中国成为外汇储备第一大国,而且可以经常吓唬一下美国人?

·巴黎和香港的LV店,中国人在排长队付款,只为了那些个永远不变花纹而经常改变式样的皮包,而这些包的价钱与金首饰和手表相当?

·北京已经盖了而且正在盖着一些稀奇古怪的建筑……鸟巢、水屋和库哈斯斜门歪倒的CCTV大楼?

·重庆出了中国最牛的钉子户,而十年前大家都在盼星星盼月亮式地等搬迁?

……

即使某人做梦会梦到其中的1、2件,但即使最有想象力的人也不会全梦到。事实是,相当多的人在10年前还是悲观主义者,比如对中国的国库和银行体系,对烂尾楼,对中国人的投资热情,对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对中国人天生的保守等等……

问题是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也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虽然网上年轻人表达了对房价上涨的不满,甚至是产生了“不买房运动”,但显然房市依然,人们用手中的钞票做选票,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意见。这里请注意我是在描述发生的事实,并不涉及“对不对”、“好不好”、“应不应该”之类的道德评价。事实上和大家一样房价涨到这个程度,也超过十年前我的想象。

我们十年前摸着石头走到今天了,所谓“十年一觉扬州梦”,现在的问题是十年后的今天会如何?我们不至于继续稀里糊涂再走十年,然后再感叹“没想到,真的没想到”吧?未来预测学有个规律,即预测那个未来愈遥远,预测的准确度愈高,而那个未来愈接近,准确度愈低,比如说万科股票明天的价格如何远比说未来中国大国崛起要难。

其实太遥远的未来比如世界大同,或地球将毁灭之类意义不大,而10年、20年是恰当的有意义的,而且是可以从现状推理的预测。比如周总理当年提2000年实现四化,十二大将之具体为“翻两番”则是非常好的范例。

说十年后的事儿,有几种说法,其一为愿望表达,比如“人人都有房住”、“人人都有住房”、“世界和平”、“和谐社会”之类;其二为经济模型式,比如GDP翻几番,三产比例,人均住房面积之类;其三为国情条件式,比如16亿人口环境不可支撑,沙漠化、水资源、耕地之类。第一类有想象力但不算预测,第二类不用想象力只用推理,而且一大堆数字太专业;第三类,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的发展怀疑论,不能不听,听多无益。有没有中国版的《世界是平的》和《未来生存》、《下一个大泡泡》呢?可以以第三类的悲观主义为限制条件,结合第二类经济学家的推理,呈现十年后某一天中国的城市是什么样?人们生活如何?房价如何?显然我们的理论家尚无准备,事实上,他们在争论当下是与否,好不好,应不应该上花了太多的精力。

当然,我更没有准备和资格当一个未来学家。但假设十年前我们能想到今天深圳会有一千三百万人口,而不是三百万人口,房价直逼香港的话,我们可能在当时的城市规划上的一些争论则完全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假设我能想到万科会超新鸿基的话,我会毫不含糊地投资万科股票,成为业绩超越巴菲特的投资者。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