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不与时花竞,自吐霜中一段香”。一直静静的看着自己喜欢的书度日。
“梦幻空花,十九年”不知不觉中到了这个年龄,走出去看看才知道现在多的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的人,还有多少“一叶知秋”的人呢?……也许是常看书的缘故,心灵清净的我,冥冥之中竟然感觉到了一丝莫名的警觉……
今天偶然看到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三个老人对酒谈天,举杯共饮,一个老人是六十岁,一个为七十岁,另一个八十岁。
其中较年轻一个讥讽另外两个老人说:“今年酒席宴前会,不知明年又少谁?”七十岁老人却认为他未免言之太远了,说:“今天脱了鞋和袜,不知明日提不提?”八十岁又说:“呼出一口气,难保下一口气能再吸入?”从这三位老人的对话中我感觉到了生死无常,人命仅在呼吸之间。禁不住静静的沉思起来……
细细回味曾经看过的书,其实我早就应该知道,只是当时没有在意,觉得说的很有道理,人的一生就是那样的。
记得有一首西江月,相传是庄子作的,所说的也是苦空无常无我之道理。词云:“富贵五更春梦,功名一月浮云,眼前骨肉已非真,恩爱反成仇恨。莫把金枷套颈,休将玉锁缠身,清心寡欲脱红尘,快乐风光本分”还有宋朝的法远一首遗偈更是道尽了人来这个世上走一遭的情景:“来时无物去亦无,譬似浮云过太虚。抛下一条皮袋骨,还如霜雪入洪炉。”
真可谓是“人生苦短”!那生死岂不是一件大事情吗?对于生死问题,我记得子路曾问过孔子:“老师,我要用什么方法来侍奉鬼神?”孔子回答说:“未能侍人,焉能侍鬼?”意思是说:“你要怎样侍奉人都还未明白,怎么就想侍奉鬼呢?”子路又问:“敢问死?”我大胆问一问怎样叫做死法呢?死是什么滋味?死是怎样情形呢?孔子答:未知生,焉知死?”你也不知道怎样活着,又怎样知道死呢?也就是说,你是怎么生的?就是怎么死。
人是由情欲而生,所以就由情欲而死。若没有情欲也就没有生,更没有死。看来生死的问题是因为贪欲之心,要是贪欲的心断了,生死也就能了知。怎么样才能够了知生死呢?我从明朝的一位罗汉的醒世诗里似乎找到了答案:“急急忙忙苦苦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脑几时休;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 路?是什么路呢?修?难道是要出家修行吗?带着这个疑问,我只能看书,不停的看书,原来我很喜欢看散文,好的文字是象清泉水能溶入我的血脉,可是无法让我在精美的散文中找到我需要的答案。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看到了《金刚经》里的一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所有相,都是虚妄,诸相非相”?怀着好奇的心静静的看起了佛经,当我看到了经书,我才知道什么是博大精深,精美的散文是如清泉水溶入血脉,能够让我感觉到神清气爽,可是经书却让我有如沐浴阳光之感,温暖,明亮,遍照……竟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亲切之感,于是就静静的看起来,当看到《悟性论》里“出离生死名出家”这句话时,心胸豁然开阔,眼前更加的明亮起来。显露六祖慧能自性的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达摩说的一首偈:“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知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于是我明白了,所有的经书原来对应着人生的每一个烦恼。是教人怎么样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远离生活: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反观自心,时时保有一颗觉醒的心,脚踏实地的做事情!怎样才能让世人把生活中所遇到的每一个烦恼变成智慧呢?
一个化装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化装的最高境界是自然!就如写文章一样,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话虽这么说,可不懂丝毫写作技巧的我,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心语吗?普贤菩萨的话时刻萦绕在我的耳边让我久久无法入眠:“是日已过,命已虽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然……”
但愿,我的心语能够给世人起到一丝丝的觉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