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暗处标记为夜,于是就有了星空。 ——题记
在10世纪,我们抬头看到的是一片美丽的星空,长长的银河飘逸在天空,可惜那时对天与星的了解甚少,也就没留下些什么。
在20世纪,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抬头望不见银河。因为那时工业虽发达,不注重环保与减排,导致伦敦等城市深受光污染“毒害”。天文学家还是很幸运,但那时装备不够精良,没有好东西用来观察,为此也没留下些造福人类的东西。
现在,也就是21世纪初期,在上海,我抬头仅能在一望无际的天空中最多能看到5颗星星。想毕光污染已经成为上海的一大杀手。
想起暑假柬埔寨之行,他们的星空虽然不见银河,但群星仍旧闪烁。那才有仰望星空的感觉。这才让我不禁想起,天文台都是设在偏远地区,虽然交通不便,科学家们生活艰苦,但至少可以观察星空。他们在最暗处——夜空中,观察着每一颗星星。减少光污染不仅有利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极大地保护了动植物。诸如鸟撞高楼所引发的自杀式血案,也可以充分避免。
其实,一些商家的霓虹灯广告高低错落层层叠叠,工厂、酒家所排放的气体严重地污染着我们的天空。再比如路灯,即使小区、楼道里无人也照开,有时白天也坚持工作着,直到有人投诉等等,这些原因都是光污染的制造者。有科学家做过计算,一只路灯60%的光向天,10%处于中央,仅有30%射向地面。也就是说,我们的路灯,方便自己的少,大部分成了光污染。仰望星空在当代成了一件“奢侈品” 。
不过,自从世博会之后,上海的光污染有了明显改善。户外广告也相应减少,社区的路灯也改为声空……在增强公民素养的同时也增加环境保护意识,把保护能源这一事项做的越来越好。还我们的天空一片净地,让我们的树木也能分清白天和昼夜,让小燕子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能有一片星空。这不仅靠个人,靠大家一起节约每一度电,随手关灯,保护光能源,减少光污染。
愿我们的明天在最暗处,不是“日不落”的天,而是仰望星罗棋布的星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