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1100字

2024-06-2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小镇多槐树。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槐树,紧靠小镇的西山更是满山的槐树。每年的4、5 月的时候,槐花飘香,满枝头都是雪白的槐花,如同一串串颗粒饱满的珍珠,整个小镇浸透着槐花的清香。人们也似乎因为这清香而变的清爽。家家户户纷纷采集槐花包清香的槐花饺子。大人们用带钩的竹竿折断枝干,采下串串的槐花,孩子们更是迫不及待的攀上槐树直接薅下就吃,直到肚皮撑饱,连打出的饱嗝都是清香的。槐花的花期很长,持续的能接近一个月。有时,个别发育晚的槐树在花期过了的时候才迟迟绽放,这时候人们只是观赏,已经失去了吃它的兴趣。故乡的槐香是我在离开故乡后一直念念不忘的,多少年来只有在记忆里回味,再也没有那儿时的感受。  
 
  小的时候经常和玩伴一起去山上玩,爬山成为童年记忆里最清晰的游戏。那时感觉山可真高啊!成年之后看起来那只不过是山丘而已,没有什么高大的树木、森林。听说药山是四大名山之一。前几年的冬季,会同几个好朋友一起去登药山,几个人都没去过,开着车沿途打听,最后也不知道是不是就开始爬了。山很陡,好胜的朋友专挑险峻的路径走,满山的积雪和冰冻。  
  那次登山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在绝路上的窘境,一个人掉队以后在上不去也下不去的时候,在半山独处的瞬间空白,到现在也忘不掉。  
 
  故乡的河最美,那河堤上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塞满了少年的回忆。从上游到下游四处都有我和伙伴们写生绘画的痕迹,从清晨到傍晚我们感受着自然的呼吸。在夏日里,躺在河堤的树荫里看云团的变幻。在冬季里,滑行在冰封的河面,看积雪里荒草的瑟缩。  
 
  故乡盛产玉。故乡的玉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透明度好、颜色多样而著称于世。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玉制品就是用家乡的玉磨制的。虽说是生在玉乡的人,可我自己对玉的了解并不多,有了点了解是在读了《穆斯林的葬礼》这部书以后。童年时候见到的玉器并不多,只是这几年玉器加工业的活跃,市场开放了,才见识了家乡那缤纷的玉。最喜欢逛街头的玉器摊子,从头到尾的看,有时候也会发现一些自己喜欢的小玩意。我喜欢的玉件在行家眼力从玉质到手工都不算是好的,但我喜欢那有班驳的杂质造型拙笨或简单的小玉件。无论怎样它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从亿万年前在石头里形成,经过手艺人的雕琢,最后流入我的手中也算是一份玉 缘。  
 
  童年时的故乡,淳朴、平常,镇子里都是古老的平房,没有一个现代的建筑。一些年长的树木稀稀落落的散布在大街小巷,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镇子不大,人们彼此大都相识,家长里短鸡犬相闻。现在,每一次回到故乡我都在拼命的回想我看到的每一处地方在小时候是什么样子。有的时候,偶然进入的小巷没有太多的变化,仍然是过去的模样,这样的时候会使自己迷失在时光的隧道里。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