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小河1600字

2024-04-29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1965年,我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农场,当时叫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一团,四营,80年代末更名为锦河农场,四分厂。与其说是农场,其实也就是二百多户的一个村落,农户们全都住在丘陵的半山腰上,一排排整齐的土坯房,青砖房有序地排列着,烟囱冒着蓝白色的炊烟,有一条弯曲的沙石路连接着每一条乡道,营部,供销社,学校,医院,面粉厂,机修厂,马号,猪号,水井。。。。。。。虽说人口不多,可方圆几十里都是我们一望无际起伏的农田,机械化耕作,合作社体制,一片生机盎然,辛勤的父辈们正在把“北大荒”变为“北大仓”。在并不富足的年代里,我们却享受着粮食满仓,猪羊满圈的快乐生活,到处充满着欢歌笑语。

山下,一片广阔平坦的草原,尺把长的绿草间长着各色鲜艳的野花,几片排列无序的野果树生长茂密。有的开着花,有的结了果。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从远方流淌而来,经过山脚下又流向了远方,远远望去,小河的岸边生长着婀娜翩跹的杨柳,牵着清澈的河水的手,缓缓地漫步在草原上。经过蜿蜒几十里汇入黑龙江。老人讲,这条小河是上游很多条山泉小溪汇聚而成的,是冷水河。小河很美,时缓时急,时深时浅,有宽有窄,有曲有直,走近了看,真好似世外桃园般的美景。把手脚浸入河水,很凉,目及之处清澈透底,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嬉戏在河水中的村童,也要打着牙颤跑上岸边晒太阳,哗哗的流水声,鸟儿,虫儿,蛙儿的鸣叫声不绝于耳,与村童的欢笑声汇聚成美丽动听的童谣,这就是我童年记忆中——家乡的小河,美丽的小河。

这条小河没有名字,可能因为她很小,宽处十几米,窄处只有几米,深潭能没人,浅滩露石子,河里盛产各种冷水鱼,有哲罗,细鳞,狗鱼,河鲶,金线(溪哥)等,柳根和川丁等小鱼更是密密麻麻,据老人讲,早些年黑龙江里的大马哈鱼产卵时,都成群地逆流游到了这条小河里,场面十分壮观呢,可惜由于河道的变迁,我辈难以看到了,我对村头山下的这段小河记忆最深刻,出家门下了山坡就到了河边,河岸边被人踩出了平整的小道,顺流而下有很多“景点”,什么“老郭下网”(邻居郭大爷经常下网的河段),“杨波脖”(水深到后院大个子杨波的脖子),洗澡汀(小伙伴们游泳洗澡的地方)等等,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名字,大伙都这么叫,我喜欢在这条小河里游泳和钓鱼,由于家长都担心孩子在河里游泳会有危险,看管得比较严,私下里几个小伙伴偷偷地以树为掩护,在洗澡汀处扎猛子,打水仗,玩个痛快,带着水渍回家后经常挨揍,挨训。

钓鱼倒是家长默许的活动,我经常约上几个小伙伴,用自制的鱼钩,邻居郭大爷织网的线,挖上几十根蚯蚓,到河边折根三尺长的柳条,便钓起鱼来,把钩饵放入水中,在清澈见底的河水中,眼看着鱼儿把钩吃牢,一条条小鱼在水中被提了上来,用柳条穿成一长串,小伙伴们比试,看谁的串长,看谁的串多。到了多雨的秋天,河水上涨,汹涌的河水把矮柳树淹没得时隐时现,河水变得湍急,发怒般的冲洗着河床。整个草原上一片汪洋,大水退却,正是下夜线逮河鲶的最好季节,小伙伴们在草丛里捉蛤蟆,等天快黑时用蛤蟆做饵挂钩,找深汀把夜线下好,第二天一大早便从水中起上一条条大河鲶,直到天冷上冰。冬天,漫山遍野的白雪,小河里,风吹之处露着透明的冰,能看见冰下面游泳的鱼儿,过年了,伙伴们提着用罐头瓶做的灯笼,点燃红蜡烛,走在雪地上,走在小河的冰面上,看谁的灯笼照在地上的图案好看,看谁的鞭炮更响,我们在山坡上玩爬犁,在河面上玩冰车,等待着新学期的到来,等待着春天的到来,等待着冰雪消融。。。。。。。。

家乡的小河,给了我童年的欢乐,给了我钓鱼的情结。上初中了,我家搬迁到了城里——边境口岸,黑河市。坐落在黑龙江边,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完成了学业,参加工作,成家育子,但我一直没忘记钓鱼,没有忘记我——家乡的小河,钓鱼成为我最大的业余爱好,随着钓具的更新,钓技的提高,也结识了很多钓友,偶然在一位钓友家看到了程宁老师的《浮标篇》,让我如醉如痴,我从中贪婪地汲取着营养。。。。。2005年我成为“鱼乐无限”钓友俱乐部的正式会员。活跃在当地钓鱼队伍中,在黑龙江畔,在水库,在池塘,在溪流。。。。。我仍然忘不掉——家乡的小河。

家乡的小河,时常出现在我的梦境中。。。。。。。。。。。。。。。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