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1+1”600字

2024-06-10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翻出了一篇小学六年级时写的作文《“1+1”定律》,看后让我忍俊不禁,童年那一幕幕,像飘飞的雪花,纷纷扬扬地洒落在记忆的深处。

这件事发生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那时候我才6岁。

当时我在上大班,有一天,老师给我们讲有关数学的基础知识,比如:1+1等于几?1+2等于几……

老师刚开始讲课就说今天要学数学。之后老师拿来一些苹果,那苹果红彤彤的,还带着晶莹的水珠,看着就想一口吃掉,但老师却说:“这些苹果不是让你们吃的,是我们学习的道具。”“学习的道具?”我不禁想知道用苹果怎样学习。老师先拿出一个苹果,说:“这是几个苹果?”“一个。”我和小伙伴一起喊出来,老师又拿了一个苹果,说:“现在有几个苹果?”我们异口同声地答道:“两个。”老师接着说:“那么,这就是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也就是1+1=2。”“噢……”我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这时,我脑子里飞快地掠过一个念头,我大声叫老师:“老师,如果一只毛毛虫加一个苹果等于什么?”老师先愣了一下,然后就厉声批评我:“司高,上课注意听讲。”小朋友们看我这样问,也开始问:“老师,两个毛毛虫加一个苹果等于几?”“一个棒棒糖加我等于几?”……老师拿我们没有办法,只好说:“你们自己下去想一想吧!”

在放学的路上,我一直在想:“1+1到底等于几?一个毛毛虫加一个苹果等于毛毛虫把苹果吃掉,那么就只剩一个毛毛虫了,可老师为什么说1+1=2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我再想起这件事就会捧腹大笑,但这又使我发现了“1+1”的定律。在生活中,1+1不一定等于2,如果展开想象的翅膀,一切皆有可能……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