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中学是我的母校,我在明德的校园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
清晨,我伴着悠扬的音乐走进校园大门,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我的校园生活就此开始了。早读的时间里,你不难听见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那是我们一天学习的开始。俗话说得好“一日之计在于晨”,大家都抓紧着早上的时间刻苦学习。
晨读过后便是德育课,德育课是同学们自主表演的时间。同学们可以在台上充分地展示自已,可以讲述新闻时事,可以解说考古发现,还可以描述美丽景色……。每次德育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五分钟,但你总能听见教室里不时传出朗朗的笑声。
“铃、铃、铃”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如决堤的洪水一般奔出教室。我们有时会聊聊天,有时会站在风口吹吹风,或眺望远处,有时会高谈阔论,总之是做些放松身心,舒展身体的事情。
上课,自然是校园生活的主要部分了。在课堂上,你总能看到同学们踊跃发言的身影,总能听到那朗朗的读书声。当然,老师是必不可少的了,我们学校共有高级教师45人,骨干教师33人。他们都秉承着“磨血育人”的信念,诲人不倦的教育学生。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老师是蜡烛,照亮了别人牺牲了自已。俗话说的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我的老师——杨礼便是众多教师中的一员,她是一位高级教师,是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她瘦瘦的,眼睛烔烔有神,身着简朴但整洁,一幅书生气质,在课堂上她总是笑嘻嘻的对着我们,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她上课的时候总是深入浅出,让我们能够快乐的学习。
活泼可爱的同学们也是校园生活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其中不乏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
“韦德”,他原名曾伟峰,因篮球打得好而得名,他个子不高,但走起路来总是一摇一摆,活像一个喝醉了酒的人,又像一个大熊猫 。我们有时称他为“韦德”,有时又说他是“唐玄宗”。有一次,我们竟然发现一张卷子上赫然写着三个字“唐玄宗”。久而久之,就连老师也认识了这位“唐玄宗”了。
“石际”,一个奇怪的名字,我们经常听老师说“实际问题、实际上”之类的话语。一天下来,“石际”都要被叫到好几次。石际还是我们班篮球打得最好的,在篮球场上时常可以看见他那灵活自如的身影,人称“詹姆斯”。在班级赛上他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只要有他,胜算就多了几分。关于他的名字,还有一句顺口溜“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给小石际讲故事,从前有座山,……。.”。
“郑轶”,一个整天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人,什么历史故事,地方特色等他都讲得头头是道,现任历史课代表,人称“郑铁”。他的身体细得像根竹竿,是我们班少有的瘦人。
在我们学校里还有丰富的文体活动,小到班会活动,大到科技节、体育节、社团展示活动,这些活动让我们在学习之余放松了身心、增长了才干、开阔了视野、结交了朋友也增加了体质、明白了事理。
明德,是我成长的明德;明德,是长沙人的明德;明德,是湖南人的明德;明德,也是中国人的明德。明德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民国时期总统蒋中正曾访问过明德,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毛泽东主席也曾访问明德。我愿一直在明德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