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1000字

2024-06-29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写的一本散文集。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包括:描写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故事——《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故事——《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故事——《二十四孝图》;表现出封建家长阴影的故事——《五猖会》;描写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故事——《无常》;写鲁迅先生的塾师寿镜吾的故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故事——《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故事——《琐记》;描写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的故事——《藤野先生》;描写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故事——《范爱农》。《朝花夕拾》这本书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的热情。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当属《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原来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喜欢它的并不是它的寓意,而是和鲁迅先生一样,既喜欢那老和尚的飞蜈蚣,又羡慕那老和尚拥有飞蜈蚣。我便越读越感到有趣,仿照鲁迅先生,也在桌子上刻了个“早”,只是刻得很难看,当妈妈回来时,我拉着妈妈的手让她看,以为她会表扬我说:“儿子真有上进心,妈妈给你做顿好吃的!”可换来的是鸡毛掸子的一顿好揍。百草园中有鲁迅先生许多快乐的童年回忆——夏天可以捉野虫、挖草药,听关于“美女蛇”的传说;冬天可以在落雪的空地上捉鸟雀……充满了无穷无尽的乐趣。这篇文章其实是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衬托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并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如果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个故事是我的最爱的话,那么其次一定非《社戏》莫属了。它虽是一篇小说,却也与鲁迅先生年幼时的经历有关。故事中的迅哥儿(指鲁迅先生)常常与伙伴一起挖蚯蚓去钓虾,一起放牛,还在半夜与他们一起去看社戏,他们一行人若是饿了的话,他们就去偷吃六一公公的罗汉豆。

《朝花夕拾》记录了鲁迅先生小时候的童年回忆,如同一坛美酒一样令人挥之不去,读起来使人兴趣盎然,《朝花夕拾》里包含着鲁迅先生对家人深深的眷恋以及那对故乡的浓浓思念。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间读一读《朝花夕拾》这本书,它会使你受益终生!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