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阳刚哪去了?800字

2025-01-0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哀思闲愁之声不绝于耳,阴郁伤怀之文风大行其道。新青年的笔下乌云密布,感时伤怀之雨簌簌落下。我们不禁要问,何时才能雨过天晴?是真的生活坎坷,抑郁难平,还是庸人自扰,无病呻吟?

不久前,民国时期的小学课本重新上架,迅速占领市场。这本由教育家陶行之选文编辑,丰子恺配画的教科书以其真实亲切、活泼温馨而备受青睐。现在的小学课本却因此饱受非议。不知你是否还记得现代小学课本里的文章。爱迪生用镜子反光原理为母亲做阑尾炎手术照明,在太空长城是唯一可以望到的人类建筑。现在看来可真是漏洞百出,爱迪生时代的医学技术还未发展到能做阑尾炎的地步,在太空中连高速公路都可以看到,更何况长城?为展现爱迪生的智慧,祖国的伟大,难道连文章最起码的真实性也摒弃了吗?展现亲情的文章又多以故去的父母、病危的亲人为主要内容,自然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哀愁的种子。因而我们常以“悲”来写“深情”。而如今,太平盛世中悲已不多,只得假悲。“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情况就屡见不鲜了。

初中时期,我们对于作文的重视程度又进一步增强,老师们也会要求我们背一些华丽的词藻。这样的做法当然亵渎了一些名家名篇。然而现实会对这种想法以有力的还击:“这是中考的要求,判卷老师的喜好,投其所好才是王道。”中高考作文是国家考察学生思想内涵、价值观念、社会责任感等的一个重要尺度。如果仅仅追求文字的华丽凄美,使内涵变得肤浅,那我们就是南辕北辙了。

当矫揉造作的写作观蔚然成风,我们或许只是为了大赚读者眼泪而多愁善感,故作深沉,任凭忧愁在笔下流转,恨不得椎心泣血。但我们却与真正理解那些词句下的相思离别、哀思闲愁渐行渐远,只不过是泛泛而谈,流于浮华。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源于黍离之悲;李清照的“载不动许多愁”是基于故国将亡,流离失所的痛楚;陆游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的感叹是失妻之痛啊!而我们年少不经事,有凭什么说愁深似海呢?甚至有些老师在阅完卷后无奈的发问:“你判的作文中有几个死了父母的?”将父母的生命看得如此轻薄吗?将一个个方块字只当赚分的手段吗?我们应该做的是用墨水凝结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