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命名那路上的忧伤1800字

2025-01-0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生如夏花》扑面的是疯狂般的热烈灼伤了我的感觉。而四年前,朴树和我们还都是孩子,抱着黑夜低声浅唱《那些花儿》,认真而感伤,忘了怎样去开放。  
 
  更久远的时候,还没有《那些花儿》,没有朴树,我听那些有些泛黄了的校园民谣,单纯的木吉他和弦响起,如同最清浅的小溪,倒影着最年轻的容颜。顾影留恋间,它已溶入了泪腺,等待为青春饯行的那一天,喷薄而出……我笃信它们会长久,关于青春,关于忧伤。那些名字就会从心中呼啸而过:老狼、沈庆、叶蓓、高晓松……  
 
  网上,常会在“老歌”一栏中,听到《青春》,配上不同的网友自制的Flash:却总是有蓝的天,总是有旷远的操场,总是有风,总是有人去,有人还……那些声音清冷得一如从前,只是沧桑,让风来消散:“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四季的雨飞雪飞,让我心醉却不堪憔悴……。在那片青色的山坡,我要埋下我所有的歌。等待着终于有一天,它们在世间传说。流逝的风流逝的梦,流逝的年年岁岁。”为流浪而写。在青春里流浪。“流浪”早已被赋予了更多的意象,不变的唯有青春。只是,面对回忆,能有几人对曾经的年轻说“无悔”?创作、演唱《青春》的沈庆如今在商海中摸爬滚打,不知还会不会想起曾经的年少轻狂,忧郁的眸子说着流浪;会不会知道他的歌已被一排又一排年轻的嗓音传唱。只是流逝的风流逝的梦,流逝的年岁再不可倒流。听说沈庆终于在前不久重新唱起了《青春》,西装革履,叫人不忍心再看下去……  
 
  开始的开始,是我们唱歌,最后的最后,是我们在走。穿透时光的枷锁,磁带里,他们的声音定格在最初。不是随时代而终的所谓的“流行音乐”,校园民谣,它们有它们的坚守!  
 
  有人称,九十年代至今,都是“王菲时代”;有人说,如今这“群龙无首”的状态由于周杰伦的到来而终结。两个人的音乐我都喜欢。Faye的声音是天籁,一点点浸润整个身心,叹着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看手心纠缠的曲线。拈花一笑就迷乱了整个世界,心甘情愿与那些音符厮守不知流年偷换……Jay的音乐是“颠覆”!颠覆传统,“半兽人”舞着“双截棍”……却又有完美的清丽与古典在他的音乐里如泣如诉……  
 
  但我终究还是在学校、家的“两点一线”间奔波,“朝五暮十”顶着黑眼圈做永远做不完的作业。不能在Faye的声音中迷乱,不能在Jay的啸叫中颠覆。还是最爱那些老老的校园民谣,如同怀念:痛,却快乐着想起过去那个问我借半块橡皮的同桌,想起隔壁班经过我窗前的那个男孩,想起曾经抱着吉他弹唱自己的歌,想起晚自习窗外的灯火闪闪……最熟悉你我的街,已是人去夕阳斜,人和人在街边,道再见。也许就再难想起,被离别消蚀的那些人,那些事。远远的,谁在唱:“长的心情短的命,长长短短的谁也说不清,遥遥的梦想远远的人,遥遥远远我们的笑脸。”  
 
  遥远。往事都随风。散了,老狼、沈庆、叶蓓、高晓松……呼啸而过的名字早已散落在天涯。“流浪,终究是属于年轻的。而我现在要吃饭,要赚钱的……”那天,我看到曾经的一位校园民谣的歌手在采访中说到这儿,果断地拔掉电视的电源,已是泪流满面。我知道,那些沉甸甸的无奈是每份年轻逝去时必交的税!就像高晓松留给青春最后的歌:那天/黄昏/开始飘起了白雪/忧伤/开满山岗/等青春散场……  
 
  新年里,惊异地发现,四年前很少进入人们视野的朴树在多个频道中出现。能看到自己喜爱的歌手固然是快乐的事,但透过屏幕:“年轻的印记”青春痘一个不见了!眼中的不羁终于平和,对着话筒低声说:“明白了去遵守这个行业的规则也是在这个社会生存的规则……”再没有去拔掉电源的毅然决然,看朴树眼中的平和一点点被阴郁淹没,那是对这“规则”最后的抵抗。我浅浅地笑了,在从前该泪流满面的时候。我想知道,这是否就意味着和朴树一样“长大了”。  
 
  原来,这就是为什么有铺天盖地的宣传,为什么近十年来都再无新的校园民谣的影踪??“行业的规则”,也是“长大的规则”。  
 
  后来,在《生如夏花》中听到几句词:突然落下的夜晚,灯火已隔世阑珊,昨天已经过得很远,我的窗前已模糊一片。深深的感伤荡在心房,关于青春,关于忧伤,已经散场。可是  
 
  是谁的声音,唱我们的歌  
  是谁的琴弦,撩我的心弦  
  你走后冰冷的街,总有青春依旧的歌  
  总有人不断重演我们的事……  
  我们远去,却总有人会开始他们的青春,将那歌谣传唱。  
 
  岁月流逝,尘埃落定,回头深深一望,目光穿越时光的隧道,悉心聆听,过去,在我身体里浅呤低唱,为过去命名。  
  关于青春的逝去,关于美丽的忧伤……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