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与注意事项(整理)
考生在经历高考历史科目考试的时候,要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立足材料,联系课本。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与注意事项,欢迎阅读参考。
高考历史答题注意事项
1、规范答题,在答题框内答题。
2、即使不会也不要空,答了就有分。
3、审题要慢,可以先看问题,带了问题仔细看懂材料,作答要细致,看清楚要几问,分别回答,暂时不会的可以留一定的空格。
4、回答要讲究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5、要点全面,思维要开,尽可能多答几点—“广度第一,深度第二”。
6、要学会看该题的分值答题,看分值的大小组织答案,1-2分就一,两句话,不必要展开,可以说你答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得分。
7、要合理安排好答题的空间,卷面清晰很重要。
8、要合理安排好答题的时间,要通过平时的考试去训练自己,正式大考时,监考教师会有“15分钟”的提醒,这时你如果还没有涂卡,就必须去涂卡了。一般讲,全部完成后还余10分钟左右为宜。
9、真正拿捏不准的选择题,就相信你的第一感觉,不要轻易的去改答案。
10、字不一定要求写的太好,但是一定要清楚工整,主观题讲究一遍完成,不要轻易划掉。
高中历史常考大题满分答题模板
原因类高考历史大题模板: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
1 经济:封建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加以维护,同时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2 政治:封建地主阶级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其统治地位,同时也是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3 社会:广大人民渴望社会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
4 理论:法家思想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汉武帝以来,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为其长期存在提供理论基础
5 地理: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国土辽阔,需要统一的强有力的政权进行管理
2、中国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I:有利
1 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
2 农民自身:农民不同程度的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较高
3 政府扶植:为保证财源,统治者大多采取重农政策
II:不利
1 经济:小农经济规模小,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顽固的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2 政治:封建政府统治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
3 灾害:严重自然灾害
3、中国古代手工业未出现生产领域技术革命的原因
1 发展动力:中国古代手工业以自给自足为目的,规模小,社会需求不大,缺乏发展的动力和社会 基础
2 技术水平:代表最高水平的官营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新技术难以向社会推广,而私营 手工业的小规模经营和世代严守技术保密,使生产技术难以交流提高
3 劳动者:官营手工业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积极性
4 统治者:统治者往往对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加以限制,如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研究和发明
4、中国古代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原因
1 经济: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相应动力
2 政治:明清统治者仍顽固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3 文化:文化专制的强化,禁锢了思想和创新
4 对外: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科技文化的交流
5、中国自然经济经济解体的原因
1 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 前提条件:中国国内市场不断扩大,不断促使农业生产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3 内部根源: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终究难以抵挡机器大生产的有力进攻
4 客观因素:中国近代工业及近代交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联系,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6、近代农民阶级领导的救亡图存运动失败的原因
I:从世界潮流看:
19 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世界历史的主流,以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为斗争形式,以实现近 代化为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而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显然违背了这一潮流 II:从运动自身看:
1 经济:农民是与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小生产者,不是新的阶级力量,不代表先进生产力,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分散性等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
2 思想: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理论
3 政治: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不能建立先进的政权和社会制度
4 组织: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保持内部团结
7、辛亥革命兴起和失败的原因
I:兴起的原因:
1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2 政治:《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3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特别是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4 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特别是三民主义的提出
5 组织:革命团体,特别是同盟会的成立
6 军事:在孙中山领导下,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的武装起义
II:失败的原因
1 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根源)
2 政治:中外反动势力十分强大
3 思想: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4 阶级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即软弱性、妥协性(根本原因)
5 群众: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6 组织:缺少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也没有建立强大的革命武装
8、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由对抗转为缓和的原因
1 中国:改善中国国际地位;应对苏联威胁;为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2 美国: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争霸中处于战略守势 ;美国陷入泥潭;经济受西欧日本挑战;美国经济发展进去滞胀状态
3 根本原因:国家利益需要推动了中美关系改善
9、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1 地理:三面环海、港湾众多,山多地狭、耕地较少
2 经济:工商业和海外贸易比较发达
3 阶级:工商业阶层实力增强
4 政治: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能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追求民主权利
5 思想: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人文精神萌发
6 外部:借鉴吸收其他文明成果
10、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I:必要性:
1 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2 社会根源:西方人渴望获得黄金,掀起了疯狂的“寻金热”3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切断了传统的东西方贸易通道
II:可能性:
主观条件
1 政治: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 宗教:传播天主教的精神动力
3 思想: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二
客观条件
1 内部:地理知识进步,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提高 2 外部:中国的指南针传播到西方并应用于航海
11、二战以来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1 生产关系: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2 战争因素:两次世界大战促使国家职能发生转变,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3 经验教训:30 年代大危机的教训和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
4 科技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要求对生产关系进行不断调整
5 社会因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调整
高中历史影响类大题解题思路
12、“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1 积极:(次要)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国家安全 2 消极:(主要)使中国日益封闭,脱离了世界发展趋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和推进工业化的契机,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使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
13、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1 积极:在一定时期内(封建社会前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促进了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 发展,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巩固了新兴资产阶级政权
2 消极: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 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从长远角度看这既不利于农业发展,又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的成长,违反了经济的发展规律,失去了其进步性,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
14、理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不利于社会进步
2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对后世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学术思想更是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
15、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I:消极(居于主要地位,具有主观色彩):
1 政治: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3 社会:呈现半殖民地色彩
4 对外:国门大开,被迫开放
II:积极(居于次要地位,具有客观色彩):
1 政治:中华民族日益觉醒,民族、民主革命开始
2 经济: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3 思想:出现了开始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4 社会:社会生活发生显著变化
5 对外:有利于加强中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