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地震损失为何如此惨重?我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区域?地震灾害中常见的死亡原因?如何自救?

2025-01-05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在自然天灾面前,人类的力量是渺小的,今天出国留学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土耳其地震损失为何如此惨重?我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哪里?地震灾害中常见的死亡原因?如何自救?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欢迎点击作文档。

  为什么损失如此惨重?

  2月6日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地震,多地建筑被夷为平地,目前土耳其、叙利亚两国已有上万人遇难,近30万人流离失所

  当地处在地震带上

  6日报道称,土耳其位于世界上最活跃的地震带之一,此轮连续强震发生在东安纳托利亚断层带上,该断层带过去也曾发生破坏性地震。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表示,此轮连续强震中首次强震的震源所在的断层带约100公里长,地震对断层带附近的建筑物造成了严重破坏。

  抗震准备不足

  《卫报》报道称,除地质结构外,客观因素也使得此轮连续强震的受灾规模更大。首次地震发生在冬季凌晨的黑暗中,当许多人还在睡觉时,当地建筑物已被地震夷为平地。

  来自土耳其的电视画面显示,被地震惊醒的民众穿着睡衣站在雪地里,看着救援人员挖掘受损房屋的废墟。

  刊文指出,当地建筑物不够坚固也是受灾规模扩大的原因。美国地质调查局结构工程师基肖尔-杰斯瓦尔说,受连续强震影响地区的建筑多为脆弱建筑。

  杰斯瓦尔说,虽然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等地的新建筑设计考虑到了现代抗震标准,但土耳其南部的这一地区有许多旧的高层建筑。研究人员表示,叙利亚之前的快速建设,加上多年战争的影响,也可能使当地建筑变得脆弱。

  除此之外,灾区的严寒天气和交通堵塞也阻碍了救援工作。叙利亚民防组织“白头盔”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叙利亚北部灾区正处在灾难性的情况中,有不少建筑物倒塌或出现巨大裂缝,数百人受伤和受困,数十人死亡。此外,当地正遭遇暴风雪和低温天气,民众缺乏所需的基本服务以及安全的庇护所。

  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由以下各部分组成的:

  1. 外壳:由地幔和地壳组成,地幔是由熔融的火山岩和硬岩组成,地壳则是一种硬岩组成的壳体。

  2. 内核:由内核和外核组成,内核是一个熔融的金属球,外核则是一个岩石和金属混合物组成的球体。

  3. 海洋:海洋是由水和其他化学物质组成的流体,在地球表面覆盖着。

  4. 大气: 大气是地球的最顶层,由一层气体组成,该气体由水蒸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汽、氟等组成。

  5. 地形:地形指的是地球表面的地貌,如山脉、平原、峡谷等。

  6. 地球的表面: 地球表面由许多岩石,砂砾和矿物组成。

  那么地震是如何形成的呢?

  地震板块的形成是由于地壳底部火山活动,海床沉降和岩石内部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地震板块。在海床沉降的过程中,冷却的岩石将会沉淀到海床底部,形成新的地壳层,这就使得地壳变厚了。当岩石变硬时,它们就开始受到地球内部温度变化和地球表面环境因素的影响。此外,火山活动是热量的主要来源,火山活动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地壳得以重新变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运动会形成一个地震板块,地震板块的移动会导致地震。

  我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哪里?

  我国地震带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陆地的东部和东南部,其中有三条主要的地震带:一是横跨西藏和新疆的西北地震带,绕着西藏青藏高原、新疆天山山脉和河西走廊向北延伸,纵向发展,其中最大的地震活动地区位于新疆。 二是横跨辽宁、江苏和安徽等省份的东南地震带,穿越江苏和浙江,从安徽向东延伸。这条地震带最大的地震活动地区位于安徽和江苏之间,出现地质构造活动频繁的地方。三是横跨河南、河北、山东和内蒙古的华北地震带,从河南向北延伸,穿越河北和山东,并在内蒙古终止。该地震带的最大的地震活动区位于河北,经常发生强烈的地震活动。

  我们人类能有效预防地震吗?

  由于地震的发生主要受到地壳的构造、板块移动、地应力变化等地质因素的影响,人类没有办法有效地控制这些因素,也就无法有效地预防地震。但是,可以通过科学实验和监测来研究地震的发生,发展出灾害预防、防治技术,来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

  地震灾害中常见的死亡原因

  一、骨折占第一位,颅脑损伤直接致死

  人体被机械性外力如倒塌墙体及各种设备直接砸中,可导致头部、四肢、肋骨骨折。

  头部的骨折、颅脑损伤是地震伤亡中死亡率最高的,早期死亡率达30%。可见“瞬间抉择”中的首择是保护自身的头部是何等重要!

  四肢骨折以开放性为主,往往合并四肢软组织、血管神经的损伤,严重者需截肢治疗。肋骨骨折的断端刺伤可造成气胸或血胸。

  骨折往往合并开放性伤口,引起出血、感染、失血性休克等继发伤害。

  二、软组织损伤占第二位,可导致严重的“挤压综合征”

  人体肌肉、软组织如果受到强烈挤压,或被重压6小时以上,就会导致局部肌肉坏死(称为横纹肌溶解),释放出大量毒性物质进入血循环,导致休克和肾功能衰竭,这就是挤压综合症,死亡率极高。

  以上两项直接砸击、挤压下的损伤加起来,一般占地震伤亡的95%~98%。

  三、埋压窒息伤

  人们在地震中不幸被埋压身体或口鼻,从而发生窒息。在地震引起的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中,能将整个人体埋在土中,虽无明显外伤,但可能窒息死亡。

  四、 伤口感染

  在地震救援中,伤者多数属于开放性骨折,很多伤员被救治出来的时候伤口已经感染。其中有两种特异性感染是非常危险的,一个是破伤风,一个是气性坏疽。

  受伤者在不注意的情况下,伤口就会沾染泥土和锈迹斑斑的建筑钢筋等,就有可能感染破伤风杆菌,一旦侵入伤口内繁殖、分泌毒素就会引起致命的破伤风。

  另一种泥土和人畜粪便中梭状芽胞杆菌,也容易进入伤口,一旦有适合的缺氧环境,就会容易发生气性坏疽。如不及时处理后果严重,汶川地震时很多病人不得不立即截肢,避免致死。

  五、完全性饥饿、脱水性休克

  因地震人长时间被困于废墟隙中,断水断食,就会造成人体代谢紊乱,尤其是脱水,会导致低血容量休克,后续发生肾衰竭等多脏器衰竭。

  人体在受伤出血情况下,更需要大量补充水份和电解质,饥饿缺水会致抵抗力下降,濒于死亡,被救后神志不清,全身衰竭,需有专门救护技术,否则往往在搬动时死亡。

  六、 传染病

  在古代,地震之后有时却会接连爆发瘟疫,主要是因为大量尸体来不及掩埋造成的,在古罗马时期就有过多次可怕的流行病,毁灭掉整个城市,疫疠之前往往有地震等灾害。

  此外还有一些淹溺、烧伤、冻伤等伤害,另外慌不择路高空坠落的也不少。

  如何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一、减少头部外伤

  地震中第一时间要找建筑坚固的角落或结实牢固的桌下,采取防守姿态:双手十指交扣护住头颈后脑,双膝前曲弓背。

  二、妥善处理伤口

  决不能用泥土等来止血,如动脉出血要选择干净的布条在肢体近心端绑扎止血,伤口最好保持开放。

  三、设法脱离险境

  如被掩埋,需保持体力,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发出求救信号。

  四、维持生命

  如果埋在废墟下时间较长,要想法维持生命,必要时尿液也可解渴。

  五、救援中转运伤员注意点

  脊柱骨折约占地震伤害所致骨折的1/4,有相当数量的脊柱骨折是在搬运中发生截瘫或截瘫加重,因此灾害救助首先要保护好伤员的脊柱。不可抬起头部、躯干或坐起。搬运工具最好用硬质平板担架或门板,不宜轻易翻动伤员。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