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华大地上的城市文明典范

2025-01-17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深圳市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图为2021年粤港澳“共读半小时”活动在深圳图书馆举行。 深圳特区报记者 齐洁爽 摄

  ■ 艺 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将“城市文明典范”列为深圳五个战略定位之一。其定位之高,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中心城市”的内涵,是对深圳的城市发展的综合性要求,也可以说是最高要求。我们必须认识这一定位的重要性和实现的途径,完成深圳城市文明发展的新跨越。

  城市文明典范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集中体现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论断,而文明典范城市,理所当然的是这种文明新形态的重要代表者。

  城市是文明的产物,是文明的标志,更是文明的载体和容器。国际上那些重要城市,在历史上都产生过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惠及全球的伟大思想,不论是对于人类文明还是城市文化,都产生过重要影响。比如伦敦的《大宪章》《权利法案》,巴黎的《民法典》、契约论、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纽约的现代文化及后现代文化等等。这些城市在各自文化与时代背景下成为城市文明的时代标杆。

  讲到文明典范,从大的方面看,应当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方面,深圳正在累积强大的基础,也已走在全国的前列,创造着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但距建成现代化仍有相当长的路程要走。这里重点谈精神文明。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深圳也无愧于这个时代。深圳从曾经被人诟病的所谓的“文化沙漠”,到“深圳精神”“深圳观念”成为以城市之名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是与深圳市委市政府、与全体人民、与在座的各位专家分不开的。

  深圳“文化立市”战略开启了城市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并为全国作了示范。在它短短的40年历史上,曾经先后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并被世界知识城市峰会授予“杰出的发展中的知识城市”;连续6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深圳读书月、市民文化大讲堂、关爱行动、创意十二月、文博会,以及“两城一都”的文化品牌相继涌现。深圳还将底蕴薄弱的文化产业做成了深圳市的战略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成绩虽然可圈可点,但是,离成为文明典范城市还有相当的差距。

  简单地说,深圳创造了好的基础,但是面临着重大课题。在深圳先行示范的几个奋斗目标之中,文明城市典范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

  围绕“六个典范”筑牢城市文明典范根基

  一是成为市民文明举止的典范。观察一个城市,最直观的就是看这个城市的每一个成员的文明举止。因为,它是道德熔铸的结果,是政府提倡和推动的结果,是家风浸润的结果,更是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结果。城市文明典范就是要从市民的一言一行抓起。现在全国都点赞深圳的“车让人”文明行为,这里交通管理部门功不可没,也和市民的基本素质直接相关。市民文明举止,就是“其言谈举止”既要合乎现代文明守则,也能合乎“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价值要求。言,就是说话谦和;谈,就是平等友善;举,就是举手投足都能既展示自己的形象和人格,又能让人看出文雅的修养;止,就是对于一切不符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坚决不为。“连衽成帷,举袂成幕”,在全市大兴文明之风。同时,要以法治为灯塔,成为文明的指引;以法治为框架,搭建文明的高地;以法制为戒尺,惩戒不文明行为;以法治为春风,使所有人沐浴其中。

  二是成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典范。我们总是讲建设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谁?就是要服务全体人民,具体地说,就是满足和实现每一个市民的文化权利。这种权利包括:文化享有的权利、参与的权利、创造的权利、创造成果被保护的权利。文化享有的权利就是市民要有自己的文化活动场所,无论是阅读学习、唱歌跳舞,还是观赏演出,都要这种场所,而这种场所,深圳就曾经创造过“十分钟文化圈”“一公里文化圈”等等;文化参与的权利,就是市民直接参与文化管理,主导文化活动,推动文化的建设;文化创造的权利,就是要让各种奇思妙想的创意火花能够争相迸放,为它提供服务和保障,要继续大力推动“创意十二月”“文学工程”“音乐工程”“美术工程”“设计工程”,为“全民创意”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创造成果被保护的权利,就是加强立法,保护创意成果,深圳已出台《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等,对创新创意行为进行合理合法的保护。

  这里,我们着重谈谈阅读。“文化深圳从阅读开始”,为什么从阅读开始,因为阅读是市民最基本的文化权利之一,它不同于其他文化权利只涉及一部分人,而是涉及到每一个人。这种权利的实现,不仅能够极大提高市民的素养,也可以提高城市的文明素质。“知书达理”,阅读是城市文明建设的基石。同时,从更广大的历史意义上来讲,阅读就是文明传承的基本形式。

  以“深圳读书月”为例,读书月的影响力目前而言可谓蔚为可观,深圳也为推广阅读立了法。但是,通过读书月推广阅读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与深圳阅读立法中所期望达到的目标,现实中还有很大的距离。

  三是成为彰显国家文化主权的典范。我们总是讲国家的文化安全,那国家文化安全的主体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文化主权。国家的政治主权有政治安全保障,经济主权有经济安全保障,文化安全则是中国文化主权的保障。文化主权,包含文化保护权、文化发展权、文化话语权。

  对一座城市而言,强调文化主权,是因为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个国家的文化主权,很多方面是通过这个国家的超大型城市和有文化代表意义的城市去实现和体现的。比如,纽约之于美国,伦敦之于英国,东京之于日本。中国的文化主权,也要靠超大型城市去实现。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义不容辞地要去承担起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弘扬国家文化主权的责任。深圳曾经创作的《人文颂》就是一个典范,它用西方的交响乐形式,表达中国人的价值观,全世界都听得明白,在巴黎演出期间得到观众们持续达6分半钟的鼓掌,获得空前的成功,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推荐的音乐作品。这样的事情要多做。

  我们要充分维护国家文化主权,以保护、发展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明的优良基因。一是文化保护权,一定要大力弘扬国学,要在深圳支持教育单位和社会的各种机构,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工作,吸取精华,使整个社会崇德尚学,使中华文明之魂成为我们这座新型城市的强大基因。二是文化发展权,即对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创造文明新形态。三是文化话语权,就是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怎样才能拥有文化主权中的话语权,讲白了,就是我们发出的中国话语,一是要有中华文明底蕴,二是要体现强大国力,三是要有发声平台,四是要让别人听得懂,五是要让别人听得口服心服,六是要让别人心甘情愿接受成为世界共识,比如写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文件。

  近年来,对“深圳学派”的定义,“全球视野、民族立场、时代精神、深圳表达”,本身就蕴含着弘扬国家文化主权的意义。

  四是成为世界城市文明互鉴交流的典范。放眼世界,城市文明五彩缤纷、各美其美。打造城市文明典范,必须与世界先进城市的文明交流互鉴。当我们参观或者进入这个城市,我们就会被它的文明所打动,这些都应成为城市互相借鉴的重要内容。深圳就要成为向各个先进城市文明学习的典范。有些城市文明讲效率,有些城市文明讲文采,有些善于举办重大的活动,都要拿来继续学习。深圳建市以来一直在向各个世界文明城市学习,比如,在筹备大运会时期,我们就去观摩了巴塞罗那;建设“设计之都”期间,我们曾前往巴黎、柏林、蒙特利尔、圣达菲等城市学习;而毗邻深圳的香港,更成为深圳人不断研究学习的重要城市。文化因多样性而可爱,不因单一性而高贵;可爱在于提供了相互借鉴和学习的空间;文化因多样性而生动,不因单一性而精彩,因为只有世界城市各种文明的群星闪耀,整个世界文明才能走向璀璨。这个城市也才能够闪烁出更加文明的光彩。

  五是成为时代文化、时代精神、时代观念发展的典范。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仅仅40年发展取得的成就,可以说超越了人类历史上其他城市发展历程,堪称世界城市史上的一个奇迹。深圳在物质文明建设上的成就有目共睹,在城市精神文明的创造上也书写了奇迹。比如,40年积淀而成的深圳观念、深圳精神,“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来了就是深圳人”等十大观念,石破天惊、独树一帜,从深圳传遍大江南北,辐射到全国各地,影响并推动了中国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进程。因此深圳观念、深圳精神不是普通的城市精神,它和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是改革开放的精神代表。梳理和研究深圳在城市精神方面的历史作用和未来发展,也是迫在眉睫需要加强的方面。

  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创造新的时代文化和时代观念。深圳这个城市曾经因为观念而辉煌,深圳先生长观念,然后才生长高楼大厦。当我们的观念能够领先的时候,我们才能有更加广阔的未来。反之,我们的文化和城市都将枯竭。

  六是成为强大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典范。没有强大的文化产业,就不可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文化产业的创新程度,将决定它能不能一直成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圳的文化产业从无到有,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到了全市GDP的8%-10%,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深圳制造的文化产品出口量占到全国的六分之一。这都是深圳创造的已有优势。而这些优势,除了经济上的意义外,更重要的是为这个城市各种文化创意竞相绽放和结晶,提供了强大的舞台。同时,“文化+科技”“文化+金融”

  “文化+旅游”“文化+时尚”等,本身就是文明的重要发展内容。有这么好的基础,可以更进一步地做大做强。“文化+”是深圳文化产业创造的发展模式,在全国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要坚持以“文化+”为基本途径,推进深圳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同时,深圳还要进一步办好文博会,文博会现在已经有了67个分会场,可以更大力地推进、遍地开花,有100个分会场也不算多。

  建议和思考

  奋力向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迈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城市文明典范,是深圳在新时代的新使命、新目标。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深圳城市发展新的总体要求,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世界开拓进取,不断增强深圳国际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升深圳国际知名度和文化软实力。为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加大对城市文明和文明典范城市的研究。可以考虑投入力量,和深圳有关高校、深圳社科院等合作,成立专门的世界城市文明典范研究机构。系统性确立城市文明的研究内容,体现“全球视野、民族立场、时代精神、深圳表达”的宗旨。

  第二,创办“全球城市文明论坛”。可以考虑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推动世界城市文明交流。吸取世界各国文明,弘扬中华文明,为中华文明的发扬光大提供一个新平台。打造城市文明典范,必须与世界各国先进城市的文明交流互鉴。来自世界各地先进城市的文明在深圳争奇斗艳,不仅有利于深圳打造城市文明典范,而且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因此,建议深圳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申请,举办展示全球各先进城市文明的世界级的“全球城市文明论坛”。深圳要成为组织者和重要的参与力量。

  第三,制定文明典范城市实施计划。坚持虚实结合,既树立理论高度,也出台具体措施,构筑相应平台。进一步做好包括文化规划、城市生态规划等在内的城市文化创新规划。扎实推进城市文明典范创建活动,动员全市各部门共同参与、全体市民共同创造。

  (本文根据作者在2021年12月9日第十三届深圳学术年会主题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城市社科院第三十一次院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整理)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