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唬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xià
  • 部首:
  • 笔画数:11
  • 五笔:KHWN

基本字义


ㄏㄨˇ

  1. 威吓(hè ㄏㄜˋ):虚张声势是~不住人的。
  2. 蒙混,蒙哄:用流言~人。

其它字义


xià ㄒㄧㄚˋ

     ◎ 同“1”。

英语 to intimidate; to scare

德语 austricksen, zum Narren halten ,einschüchtern

法语 bluffer,intimider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详细字义


〈动〉

(1) 虚张声势、夸大事实来吓人 [bluff;intimidate;frighten;scare]

唬,虎声也。从口虎。——《说文》

(2) 又如:你别唬人;唬吓(吓唬);唬弄(糊弄。欺骗;蒙混)

(3) 另见 xià

基本词义


xià

〈动〉

(1)“吓”。恐惧,害怕 [scare]

唬得目瞪口呆。——《红楼梦》

(2) 又如:唬杀(吓死;吓坏了)

(3) 另见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ㄏㄨˇ
  1. 虚张声势来威吓别人。如:「吓」。

© 作文档在线字典
【丑集上】【口】 唬·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唐韻】呼訝切【集韻】虛訝切,𠀤音嚇。【說文】嗁聲也。

又【說文】一曰虎聲也。

又【集韻】虛交切,音哮。義同。本作虓,亦作猇。

又【集韻】【類篇】𠀤乎刀切,音豪。【集韻】本作號,呼也。或作臯號。

又【集韻】下老切,音皓。虎聲也。

又【廣韻】古伯切【集韻】郭獲切,𠀤音虢。義同。

又【廣韻】鳥啼也。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唬」 京津2445合18312「唬」 善鼎西周中期集成2820「唬」 郭.老甲.2「唬」 說文‧口部「唬」
「唬」 伯戈冬簋西周中期集成4115
「唬」 䣄音央血尹征城春秋晚期集成425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
异体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嗁聲也。一曰虎聲。从口从虎。讀若暠。呼訏切

『說文解字注』

(唬)虎聲也。鍇本不誤。鉉本改爲嗁聲。誤甚。自吠篆已下。皆言鳥獸矣。通俗文曰。虎聲謂之哮。唬當讀呼去聲。亦讀如罅字。从虎口、虎亦聲也。五部。从口虎。與吠意同。主於說口。故不入犬、虎部。○此下鍇有一曰虎聲四字。鉉本此四字在从口之上。皆淺人誤增。讀若暠。說文無此字。鉉用唐韵呼訝切。玉篇呼交切。與此讀合。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xu˨˩˦; ɕiĄ˥˧ 韩语罗马 HO

客家话 [海陆腔] hak7 hau1 ho5 fu2 [梅县腔] hau1 [台湾四县腔] hak7 hau1 ho5 fu2 [客英字典] hau1 [客语拼音字汇] fu3 ho2 [宝安腔] hau1 | hak7粤语 fu2

近代音 中古音 曉母 禡韻 去聲 嚇小韻 呼訝切 二等 開口;見母 陌韻 入聲 虢小韻 古伯切 二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曉母 模部 ;王力系统:曉母 魚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