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蹶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jué
  • 部首:
  • 笔画数:19
  • 五笔:KHDW

基本字义


jué ㄐㄩㄝˊ

  1. 跌倒。
  2. 挫折,失败:一~不振。
  3. 竭尽,枯竭:天下财产,何得不~?
  4. 踏,踩。

其它字义


juě ㄐㄩㄝˇ

     ◎ [尥蹶子](liào juě zi)骡、马等用后腿向后踢。

英语 stumble, fall down; trample

德语 stolpern ,treten, ausschlagen

法语 trébucher,fouler aux pieds,tomber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详细字义


jué

〈动〉

(1) (形声。从足,厥声。本义:倒下,跌倒)

(2) 同本义 [fall]

蹶,僵也。——《说文》

小人之行,不蹶于山。——《吕氏春秋·慎行》

处足则为萎,为蹶。——《吕氏春秋·尽数》

毅恐蹶仆地。——· 李朝威《柳毅传》。又如:蹶角(额角叩地,表示恭敬诚恳);蹶踬(跌倒,颠仆);蹶躄(颠跌,奔波);蹶踣(颠仆,跌倒);蹶跌(跌倒)

(3) 折损 [suffer a setback;suffer loss of]

蹶上将军。——《史记·孙吴传》。索隐:“毙也。”

(4) 又如:一蹶不振;蹶衂(衰败;损伤)

(5) 用一脚或双脚猛踢,尤指马、骡等动物用后腿向后踢 [kick]。如:蹶踢(指骡马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

(6) 疾行,跑 [run]

臣闻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国语·越语》

(7) 踏;蹈 [tramp]

子胥两祛高蹶而出于廷。——《吕氏春秋·知化》

(8) 又如:蹶张(用脚踏来发射强弩);蹶弩(用脚踏强弩发箭)

(9) 挖掘;拔出 [dig]

蹶穴其中。——《大戴礼·曾子疾病篇》

是谓蹶其本。——《左传·襄公十九年》。注:“犹拔也。”

(10) 又如:蹶拔(掘取;拔出);蹶穴(掘洞穴)

(11) 竭尽,枯竭 [exhaust;use up]

财产何得不蹶。——《汉书·食货志》· 贾谊《论积贮疏》

词性变化

jué

〈形〉

急遽的样子 [surprisedly]。如:蹶然(受惊而疾起的样子);蹶蹶(惊动的样子);蹶劣(疾起的样子)

常用词组


蹶角蹶子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ㄐㄩㄝˊjué
  1. 颠仆、跌倒。《淮南子·精神》:「形劳而不休则,精用而不已则竭。」《元史·卷一 九四·忠义传二·喜同传》:「喜同突围将自拔,贼横刺其马,马,喜同鞭马跃而 起,手斩刺马者。」

  2. 快跑、快走。《国语·越语下》:「臣闻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而趋之,唯恐弗及。」

  3. 失败、挫败。如:「一蹶不振」。《荀子·成相》:「主之孽,谗人达,贤能遁逃,国乃。」

  4. 踏、蹈。《文选·扬雄·羽猎赋》:「松柏,掌蒺藜。」唐·李白〈大鹏赋〉:「尔乃厚地,摩太清,亘层霄,突重溟。」

  1. 急速、突然而起。《庄子·在宥》:「广成子蹶然而起。」《南史·卷一四·宋宗室及诸王传下·文帝诸子传》:「铄既归义最晚,常怀忧惧,每于眠中起坐,与人语亦多谬僻。」

ㄐㄩㄝˇjuě
  1. 踢。汉·王充《论衡·论死》:「使舒手而击,举足而。」《红楼梦·第六五回》:「原来二马同槽,不能相容,互相蹶踶起来。」

© 作文档在线字典
【酉集中】【足】 蹶·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月切,音厥。【說文】僵也。一曰跳也。【廣韻】失脚。【孟子】今夫蹶者趨者。【莊子·人閒世】爲崩爲蹶。

又【史記·孫子傳】蹶上將。【註】蹶,猶挫也。

又【史記·申屠嘉傳】材官蹶張。【註】力能足踏强弩張之。

又【前漢·揚雄傳】蹶浮麋。【註】蹶,蹴也。

又【荀子·儒效篇】竭蹶而趨之。【註】竭蹶,顚倒也。

又【爾雅·釋詁】蹶,嘉也。

又【廣韻】走也,速也。

又【廣韻】【集韻】𠀤紀列切,音罬。

又【韻會】其月切,音橜。義𠀤同。

又【廣韻】居衞切【集韻】姑衞切,𠀤音劌。【爾雅·釋詁】蹶,動也。蹶蹶,敏也。【詩·唐風】良士蹶蹶。【傳】動而敏於事。【釋文】蹶,俱衞反。

又【大雅】文王蹶厥生。【傳】蹶,動也。【釋文】蹶,俱衞反。

又【禮·曲禮】足毋蹶。【註】行遽。

又【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

又姓。【詩·大雅】蹶父之子。

又【集韻】紀劣切,音撅。【廣韻】有所犯灾也。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蹶」 說文‧足部「蹶」
「𨇮」 說文或體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异体字
𧽸 𨄬 𨇙 𨇭 𨇮 𩦒
【卷二】【足】 『說文解字』

僵也。从足厥聲。一曰跳也。亦讀若橜。𨇮,蹶或从闕。居月切

『說文解字注』

(蹶)僵也。僵、僨也。方言。跌、蹷也。左傳。是謂蹷其本。从足。厥聲。居月切。十五部。一曰跳也。孟子。今夫蹶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讀亦若橜。亦者、謂讀若厥矣又讀若橜也。橜瞿月切。


(𨇮)蹷或从闕。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tɕyɛ˧˥; tɕyɛ˨˩˦ 唐代读音 giuæt日语读音 TSUMAZUKU TAORERU韩语罗马 KWEL KWEY现代韩语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kiet7 kiet8 kui3 [客语拼音字汇] kiad6 [海陆腔] kiet7 kiet8 kui3 [客英字典] ket7 kwui5 [宝安腔] ket7 | ket8 | kui3 [梅县腔] kiet7粤语 gwai3 kyut3潮州话 kiag4 (khiak)「潮州」kiêg4 (khiek 旧时:khiet)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月韻 入聲 厥小韻 居月切 三等 合口;見母 薛韻 入聲 蹶小韻 紀劣切 三等 合口;見母 祭韻 去聲 劌小韻 居衞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曷部 ;見母 曷部 ;王力系统:見母 月部 ;見母 月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