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緺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guā
  • 部首:
  • 笔画数:14
  • 五笔:XMNK

基本字义


guā ㄍㄨㄚˉ

     ◎ 紫青色的绶带:“佩青~出宫门。”

其它字义


ㄨㄛˉ

     ◎ 象水流旋转盘结的发髻。“云一~,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详细字义


guā

〈名〉

(1) 紫青色的绶(丝)带 [purple and blue ribbon]

緺,绶紫青色。从糸,咼声。——《说文》

及其拜为二千石,佩青緺。——《史记·滑稽列传》

(2) 量词。古时女子头发一束为緺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ㄍㄨㄚguā
  1. 系印环的紫青色丝绳。《说文解字·糸部》:「,绶紫青色也。」《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褚少孙补卫青传》:「及其拜为二千石,佩青出宫门,行谢主人。」

  2. 量词。计算发髻的单位。五代十国南唐·李煜〈长相思·云一〉词:「云一,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宋·张枢〈清平乐·凤楼人独〉词:「晓奁懒试脂铅,一鸾髻微偏。」

© 作文档在线字典
【未集中】【糸】 緺·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廣韻】古蛙切【集韻】【韻會】公蛙切,𠀤音媧。【說文】綬紫靑色。【史記·滑稽傳】佩靑緺。【後漢·輿服志註】紫綬名緺,其色靑紫。

又【廣韻】古華切【集韻】【韻會】姑華切,𠀤音瓜。義同。

又【集韻】盧戈切,音驘。義同。

又【正韻】古禾切,音戈。義同。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緺」 說文‧糸部「緺」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綬紫靑也。从糸咼聲。古蛙切

『說文解字注』

(緺)綬紫靑色也。各本無色。今依後漢南匈奴傳、大平御覽正。百官公卿表曰。丞相、金印紫綬。高帝十一年更名相國、綟綬。徐廣曰。似紫。紫綬名緺綬。其色靑紫。何承天云。緺、靑紫色也。按紫者、水剋火之閒色。又因水生木而色靑。是爲紫靑色。从糸。咼聲。古蛙切。古音在十七部。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kuɑ˥; wo˥

粤语 gwaa1 gwaa3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佳韻 平聲 媧小韻 古蛙切 二等 合口;見母 戈韻 平聲 戈小韻 古禾切 一等 合口;見母 麻韻 平聲 瓜小韻 古華切 二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歌部 ;王力系统:見母 歌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