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詁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 部首:
  • 笔画数:12
  • 五笔:YDG

ㄍㄨˇ


  1. 用今語解釋古語或用通語解釋方言。亦泛指解釋字義。《説文•言部》:“詁,訓故言也。”《爾雅•釋詁》:“釋詁。”
  2. 古言古義;詞語的意義。如:釋詁;解詁。《漢書•揚雄傳上》:“雄少而好學,不為章句,訓詁通而已。”

英语 exegesis, explanation; explain

德语 darlegen, erklären ,Erläuterung (S)​,Kommentar (S)​,Kommentator (S)

法语 expliquer des textes anciens en termes modernes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詳細字義


(1) (會意。从言,从古,古亦聲。本義:用通行的話解釋古代語言文字或方言字義) 同本義 [explain archaic or dialectal words in current language]

詁,訓故言也。——《說文》

(2) 後漢桓譚傳鄭興傳注皆引說文、訓古言也

詁者,古也。古今異言,通之使人知也。——《毛詩·周南·關睢》詁訓傳疏

詁,訓故言也。——《後漢書·桓譚傳》

少而好學,不爲章句,訓詁通而已,博覽無所不見。——《漢書·揚雄傳》

又如:詁解(用當代語言解釋古語);詁訓(解釋古書的文義。也用以指古言古義。同故訓)

詞性變化


古言古義;詞語的意義 [archaism;old saying;the meaning of a word]

同字而異詁,同辭而異義。——陸游《萬卷樓記》

又如:詁釋(古言古語的解釋)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ㄍㄨˇ
  1. 用現代的語言解釋古語或方言。《說文解字·言部》:「,訓故言也。」

  1. 字詞的解釋。宋·陸游〈萬卷樓記〉:「同字而異,同辭而異義。」

© 作文档在线字典
【酉集上】【言】 詁·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集韻】【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𠀤音古。【說文】訓故言也。引《詩》詁訓孔穎達疏:詁、訓、傳者,註解之別名。詁者,古今異言,通之使人知也。【徐曰】按《爾雅》:詁,古也,言有古今也。會意。【博雅】言也。【正韻】通古今之言,而明其故也。【前漢·揚雄傳】雄少而好學,不爲章句訓詁通而已。【舊唐書·經籍志】詁訓以紀六經讖𠋫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慕切,古去聲。義同。

又通作故。【詩·周南·關雎詁訓傳第一】陸德明音義曰:詁訓,舊本多作故,今或作詁。【前漢·藝文志】詩經魯故二十五卷。【師古註】故者,通其指義也。今流俗毛詩攺故訓傳爲詁字,失其眞耳。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詁」 說文‧言部   「詁」 「诂」 「詁」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
异体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訓故言也。从言古聲。《詩》曰詁訓。公戶切

《說文解字注》

(詁)訓故言也。故言者,舊言也。十口所識前言也。訓者,說教也。訓故言者,說釋故言以教人是之謂詁。分之則如爾雅析故訓言爲三。三而實一也。漢人傳注多偁故者,故卽詁也。毛詩云故訓傳者,故訓猶故言也,謂取故言爲傳也。取故言爲傳,是亦詁也。賈誼爲左氏傳訓故。訓故者,順釋其故言也。从言古聲。公戸切。五部。詩曰詁訓。此句或謂卽大雅古訓是式,或謂卽毛公詁訓傳,皆非是。按釋文於抑,告之話言下云:戸快反。說文作詁。則此四字當爲“詩曰:告之詁言”六字無疑。毛傳曰:詁言古之善言也。以古釋詁正同許以故釋詁,陸氏所見說文未誤也。自有淺人見詩無告之詁言,因改爲詩曰詁訓,不成語耳。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ku˨˩˦ 日语读音 YOMI韩语罗马 KO现代韩语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gu3 [宝安腔] gu3 [海陆腔] gu3 [客英字典] gu3 [陆丰腔] gu3粤语 gu2 gu3

近代音 見母 魚模韻 上聲 古小空;中古音 見母 姥韻 上聲 古小韻 公戶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模部 ;王力系统:見母 魚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