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韝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gōu
  • 部首:
  • 笔画数:19
  • 五笔:NKGF

基本字义


gōu ㄍㄡˋ

     ◎ 古代射箭时戴的皮制袖套。

英语 leather arm band

德语 Kolbenbewegung bei Dampfmaschinen (Tech)

法语 brassard en cuir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ㄍㄡgōu
  1. 皮制的护臂套。《说文解字·韦部》:「,臂衣也。」《文选·李陵·答苏武书》:「韦毳幙,以御风雨,膻肉酪浆,以充饥渴。」

© 作文档在线字典
【戌集中】【韋】 韝·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0

【唐韻】古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𠀤音鉤。【說文】射決也。从韋冓聲。【玉篇】結也,臂沓也。【史記·張耳𨻰餘傳】趙王袒韝蔽自上食。【註】徐廣曰:韝者,臂捍也。

又【滑稽傳】帣韝鞠𦜕。【註】韝,音溝。【前漢·東方朔傳】董君綠幘傅鞲。【註】韋昭曰:韝形如射韝,以縛左右手,于事便也。師古曰:卽今之臂韝也。韝,工侯反。

又【廣韻】恪侯切【集韻】墟侯切,𠀤音彄。

又【集韻】居𠋫切,音遘。義𠀤同。 【玉篇】作鞲。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韝」 說文‧韋部「韝」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
异体字
𩏎 𫖕
【卷五】【韋】 『說文解字』

射臂決也。从韋冓聲。古矦切

『說文解字注』

(韝)臂衣也。各本作射臂決也。誤甚。決箸於右手大指。不箸於臂。今依文𨕖荅蘇武書注正。射韝者、詩之拾。禮經之遂。內則之捍也。毛傳曰。拾、遂也。大射注曰。遂、射韝也。以朱韋爲之。箸左臂。所以遂弦也。凡因射箸左臂謂之射韝。非射而㒳臂皆箸之以便於事謂之韝。許不言射韝者。言臂衣則射韝在其中矣。東方朔傳曰。綠幘傅靑韝。韋昭曰。韝形如射韝。以縛左右手。於事便也。崔豹古今注曰。攘衣、厮役之服。取其便於用耳。乗輿進食者服攘衣。按攘衣卽韝也。以繩纕臂謂之絭。以衣斂袖謂之韝。其字或作褠。見後漢書。或作㡚。見南都賦。从韋。繕人注曰。韝扞箸左臂裏。以韋爲之。冓聲。古矦切。四部。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kou˥ 唐代读音 gou kou日语读音 YUGOTE韩语罗马 KWU现代韩语

客家话 [海陆腔] kieu1 [台湾四县腔] kieu1 [客英字典] geu1 [梅县腔] geu1粤语 gau1 gau3潮州话 gau1

近代音 見母 尤侯韻 平聲陰 鈎小空;中古音 溪母 侯韻 平聲 彄小韻 恪侯切 一等 開口;見母 侯韻 平聲 鉤小韻 古侯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侯部 ;王力系统:見母 侯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