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悱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fěi
  • 部首:
  • 笔画数:11
  • 五笔:NHDD

基本字义


fěi ㄈㄟˇ

     ◎ 想说可是不能够恰当地说出来:~愤(忧思蓄积)。~恻。不~不发。

英语 to be desirous of speaking

法语 aphone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详细字义


fěi

〈形〉

(1) 想说而说不出的样子 [be desirous but unable to speak out]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2) 又如:悱悱(抑郁于心而未能表达貌);悱发(欲说而不能,有待别人开导启发)

常用词组


悱恻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ㄈㄟˇfěi
  1. 心里有意见想表露却说不出来的样子。《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不发。」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既愤之气思有所泄,遂追就前志,勉为此书。」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卯集上】【心】 悱·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廣韻】【正韻】敷尾切【集韻】【韻會】妃尾切,𠀤音斐。【論語】不悱不發。【朱註】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集韻】或作㥱。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悱」 說文‧心部「悱」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
异体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口悱悱也。从心非聲。𢾭尾切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fei˨˩˦ 日语读音 IINAYAMU韩语罗马 PI现代韩语

客家话 [海陆腔] fui1 fui3 [客语拼音字汇] fi1 fui1 [台湾四县腔] fi1 fi3 [梅县腔] fi3 fui3 [客英字典] fui3粤语 fei2潮州话 何威2(卉)

近代音 中古音 敷母 尾韻 上聲 斐小韻 敷尾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滂母 灰部 ;王力系统:滂母 微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