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堡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bǎo
  • 部首:
  • 笔画数:12
  • 五笔:WKSF

基本字义


bǎo ㄅㄠˇ

  1. 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垒。城~。桥头~。
  2. 古代指土筑的小城:“徐嵩、胡空各聚众五千,据险筑~以自固”。

其它字义


ㄅㄨˇ

     ◎ 有城墙的村镇,泛指村庄(多用于地名):~子。马家~。

其它字义


ㄆㄨˋ

     ◎ 古同“”,驿站(今用于地名):十里~。

英语 fort, fortress; town, village

法语 bordj,fort,forteresse,fortin,château,(utilisé dans les noms de lieu)​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详细字义


bǎo

〈名〉

(1) (形声。从土,保声。堡是后起字。本义:土筑的小城)

(2) 同本义 [small camp]

据险筑堡以自固。——《晋书·符登载记》

(3)

关中堡壁三千余所。

(4) 又如:碉堡;堡障(用于防守的小土城)

(5) 指堡垒 [fort;fortress]

送将军登空堡上。——· 魏禧《大铁椎传》

(6) 又如:城堡(堡垒式的小城);碉堡

(7) 另见 bǔ;pù

常用词组


堡垒堡寨

其它字义


〈名〉

(1) 堡子,有城墙的集镇。多用于地名 [town with city walls]。如:吴堡县(在陕西省);柴沟堡(在河北省)

(2) 另见 bǎo;pù

常用词组


堡子

其它字义


(1) —— 地名用字。五里铺、十里铺等的“铺”字,有的地区写作“堡”

(2) 另见 bǎo;bǔ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ㄅㄠˇbǎo
  1. 用土石筑成的小城。《十六国春秋辑补·卷四○·前秦录·苻登传》:「据险筑以自固。」

  2. 工事坚固的阵地。如:「碉」、「桥头」、「滩头」。

  3. 北方人称村落为「」。如:「张家」。

ㄆㄨˋ​pù
  1. (一)​之又音。

© 作文档在线字典
【丑集中】【土】 堡·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廣韻】博抱切【集韻】【韻會】補抱切,𠀤音保。堡障,小城也。【唐書·哥舒翰傳】拔連城堡。堡轉音普。 亦作保。

又作堢葆。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保」。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保」 據殷虛文字記摹「保」 子保觚商代晚期集成6909「保」 包2.197「呆」 說文古文「保」 睡.封86「堡」
「保」 庫1593合39768「保」 大盂鼎西周早期集成2837「呆」 望1.197「保」 說文古文
「保」 甲936合8311「保」 大保方鼎西周早期集成1735「保」 說文‧人部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异体字
𡋠
【卷八】【人】 『說文解字』

養也。从人,从𤓽省。𤓽,古文孚。𤓽,古文𠈃𠊻,古文𠈃不省。博袌切

『說文解字注』

(保)養也。宣帝紀。阿𠈃之功。臣瓚曰。阿倚、𠈃養也。賈誼說大師大傅大𠈃曰。𠈃者、𠈃其身體。按𠈃全、𠈃守皆其引伸之義。南山有臺傳曰。𠈃、安也。从人。𤔍省聲。博袌切。古音在三部。孚聲亦在三部也。𤔍、古文孚。各本誤。今正。見爪部。


(𠊻)古文不省。


(呆)古文。按此葢古文以孚爲𠈃也。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pɑu˨˩˦; pu˨˩˦; pʰu˥˧ 日语读音 TORIDE韩语罗马 PO现代韩语

客家话 [梅县腔] bau3 [海陆腔] bo3 bau3 [客英字典] bau3 [宝安腔] bau3 [客语拼音字汇] bau3 bo3 [台湾四县腔] bo3 bau3 [东莞腔] bau3 [陆丰腔] bo3粤语 bou2潮州话 bau2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