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保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bǎo
  • 部首:
  • 笔画数:9
  • 五笔:WKSY

bǎo ㄅㄠˇ


  1. 看守住,护着不让受损害或丧失:~卫。~管。~健。~障。~密。明哲~身。朝不~夕(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
  2. 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持。~洁。~质。~墒。
  3. 负责:~证。~荐。~修。~险。确~。担~。
  4. 旧时户口的一种编制,若干甲为一保。
  5. 旧称佣工:酒~(酒店服务人员)。佣~。
  6. 姓。

英语 protect, safeguard, defend, care

德语 schützen, beschützen (V)

法语 défendre,protéger,préserver,entretenir,conserver,garantir,se porter garant de qqn,maintenir,garder,assurer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详细字义


bǎo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

(2) 同本义 [carry on one's back]

负子于背谓之保,引申之,则负之者为保;更引申之,则有保养之义。然则保本象负子于背之义,君误以为形声,遂取养之义当之耳。—— 唐兰《殷墟文字记》

(3) 护养;育 [bring up]

保,养也。——《说文》

若保赤子。——《书·康诰》

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长之养之,如保赤子。——《荀子·议兵》

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孟子·藤文公上》

又如:保艾(安养;养育);保赤(抚育幼孩)

(4) 保佑 [bless and protect]

天地格保。——《书·召诰》

又如:保佐(保佑;佐助);保禳(祈祷消除灾祸)

(5) 保护;保全;守住 [protect;defend;guard]

父子相保全。——《淮南子·人间训》

少有强者不可保。——· 韩愈《祭十二郎文》

有朕位几不保。——·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保銮(保护天子的亲近卫士);保固(保卫固守);保身(保全身体)

(6) 保持 [keep;preserve;maintain]

至今保藏。——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保值(保持价值);保光(保持并发扬光大)

(7) 保证;担保 [guarantee;ensure]

保为将军破之。——《资治通鉴》

又如:保修(保养修理);旱涝保收;保官(担任保护职能的官员)

(8) 占有;拥有 [possess]

虽慈父不能保其子。——晁错《论贵粟疏》

又如:保据(占据);保宁(保有并使之安宁)

(9) 保举;保荐 [recommend]

都保你二位做大官。——《水浒传》

又如:保题议叙(写奏本保荐有功人员);保题(向上推荐);保案(保举下属的文件)

(10) 依靠;仗持 [depend on]

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左传·僖公二十年》

又如:保山(依山固守);保栖(据山以守)

词性变化


bǎo

(1) 保育幼儿的妇女 [nurse]

国君世子生,…保受,乃负之。——《礼记·内则》

(2) 通“緥”。保护婴儿的包裹衣 [swaddling clothes]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礼记·月令》

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汉书·桓郁传》

(3) 作保证的人 [guarantor]

然后导以取保。——·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作保;觅保;保山(媒人;保人);保中(在债务关系中居中担保的人)

(4) 服务人员 [owner]

如:酒保

(5) 宋以后地方实行保甲制,若干甲作一保 [bao]

如:保正甲长(一保之头叫“保正”;一甲之长叫“甲长”)

(6) 小城(此义后来写作“堡”) [small city]

南山是保。——《诗·大雅·崧高》

焚我郊保。——《左传·襄公八年》

战于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礼记·檀弓下》

所过之邑(城市),大国守城,小国入保。——《庄子·盗跖》

(7) 通“宝”。珍贵之物 [treasure]

展九鼎保玉。——《史记·周本纪》

其形虽有所小用哉然未可以保于周室之九鼎也。——《淮南子·俶真》

(8)

常用词组


保安保安团保本保镖保不定,保不齐保不住保残守缺保呈保持保存保单保得住保底保宫保管保管保管员保护保护人保护伞保护神保皇保皇党保甲保驾保驾保荐保健保举保龄球保留保留剧目保媒保密保苗保姆保暖保票保全保人保山保身保释保守保守保守派保税保胎保卫保卫团保温保温瓶保鲜保险保险保险保险公司保险柜保险盒保险丝保险锁保险装置保修保养保佑保育保育员保育院保障保证保证保值保质保重保准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ㄅㄠˇbǎo
  1. 養護、守衛、不使受損。如:「保護」、「保衛」、「保健」、「保全」。《詩經·大雅·崧高》:「南土是。」

  2. 承擔、負責。如:「荐」、「保險」。《周禮·地官·大司徒》:「令五家為比,使之相。」

  3. 仗恃。《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祿。」

  4. 妥為收藏。《黃帝內經素問·卷三·靈蘭祕典論》:「黃帝乃擇吉日良兆而藏靈蘭之室以焉。」

  5. 舉薦。《三國演義·第九三回》:「叡曰:『卿自舉之。』真乃太原陽曲人──姓郭,名淮。」

  1. 責任保證。如:「人」、「鋪」。

  2. 伙計、傭工。如:「酒」。

  3. 職官名。即太保。古時三公之一,管理皇宮裡的教育。《書經·君奭·序》:「召公為,周公為師。」

  4. 舊時地方的組織:➊ ​ 基層組織,五家為保。➋ ​ 參見「保甲法 」條。

  5. 姓。如明代有保睿,清代有保希賢。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子集中】【人】 保·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7

注解:〔古文〕𤔍𡥀𠊻【廣韻】【集韻】【韻會】補抱切【正韻】補道切,𠀤音寶。安也。【周禮•天官】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五曰保庸。【註】保庸,安有功者。

又恃也,守也。

又【禮•月令】四鄙入保。【註】小城曰保。

又都邑之城曰保。

又任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令五家爲比,使之相保。【註】保猶任也。

又全之也,佑也。【書•召誥】天迪格保。【註】格正夏命而保佑之。

又【詩•小雅】天保定爾,亦孔之固。

又【說文】養也。【增韻】抱也。【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禮•文王世子】入則有保,出則有師。【前漢•宣帝紀】嘗有阿保之功。【註】阿,倚也。保,養也。【賈誼傳】保者,保其身體。

又【史記•欒布傳】窮困賃傭於齊,爲酒家保。【註】酒家作保傭也。

又姓。【呂氏春秋】楚保申,爲文王傅。

又與褓緥𠀤通。【禮•月令】保介之御閒。【註】猶衣也。保卽𣚦褓。

又叶博古切,音補。【易林】東南其戶,風雨不處。燕婉仁人,父子相保。

又叶博效切,音報。【詩•大雅】無射亦保。叶上廟。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保」 據殷虛文字記摹「保」 子保觚商代晚期集成6909「保」 包2.197「呆」 說文古文「保」 睡.封86「保」
「保」 庫1593合39768「保」 大盂鼎西周早期集成2837「呆」 望1.197「保」 說文古文
「保」 甲936合8311「保」 大保方鼎西周早期集成1735「保」 說文‧人部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异体字
𠈃 𠊻 𠌀 𠤏 𡥀 𤓽 𤔍 𠍂 𠦀 𣎼 𤞥
【卷八】【人】 《說文解字》

養也。从人,从𤓽省。𤓽,古文孚。𤓽,古文𠈃𠊻,古文𠈃不省。博袌切

《說文解字注》

(保)養也。宣帝紀:阿𠈃之功。臣瓚曰:阿,倚;𠈃,養也。賈誼說大師大傅大𠈃曰:𠈃者,𠈃其身體。按𠈃全、𠈃守皆其引伸之義。南山有臺傳曰:𠈃,安也。从人,𤔍省聲。博袌切。古音在三部,孚聲亦在三部也。𤔍,古文孚。各本誤,今正。見爪部。

(𠊻)古文不省。

(呆)古文。按此葢古文以孚爲𠈃也。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pɑu˨˩˦ 唐代读音 bɑǔ日语读音 TAMOTSU YASUNJIRU韩语罗马 PO现代韩语越南语 bảo

客家话 [梅县腔] bau3 [海陆腔] bo3 bau3 [客英字典] bau3 [陆丰腔] bo3 [客语拼音字汇] bau3 bo3 [台湾四县腔] bo3 bau3 [沙头角腔] bau3 [东莞腔] bau3 [宝安腔] bau3粤语 bou2潮州话 bo2 bao2 (pó páu)

近代音 幫母 蕭豪韻 上聲 寶小空;中古音 幫母 晧韻 上聲 寶小韻 博抱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蕭部 ;王力系统:幫母 幽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