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鈍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dùn
  • 部首:
  • 笔画数:12
  • 五笔:QGBN

基本字义


dùn ㄉㄨㄣˋ

     ◎ 见“”。

英语 blunt, obtuse; dull; flat; dull-witted

德语 stumpf (z.B. Messer)​ (Adj)

法语 émoussé,stupide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ㄉㄨㄣˋdùn
  1. 不锐利。如:「刀」、「钝器」。

  2. 笨、呆、蠢。如:「迟」、「愚」、「鲁」。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休笑我妆妆呆,看了几千场柳凋花谢。」

© 作文档在线字典
【戌集上】【金】 鈍·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4

【唐韻】【韻會】徒困切【正韻】杜困切,𠀤音遯。【說文】錭也。

又【玉篇】頑鈍也。【史記·𨻰丞相世家】士之無恥頑鈍嗜利者,亦多歸漢。

又【正字通】凡質魯者曰鈍。【前漢·鮑宣傳】臣宣呐鈍于辭。

又【廣韻】不利也。【前漢·賈誼傳】莫邪爲鈍兮。【𨻰琳·檄吳文】兵不鈍鋒。

又【博物志】寶劒名。鈍鉤,歐冶子所作。

又【淮南子·覽冥訓】鈍悶以終。【註】鈍悶,無情也。

又通作頓。【賈誼·治安策】芒刃不頓。【前漢·翟方進傳】遲頓不及事。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鈍」 說文‧金部「鈍」「钝」 「鈍」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异体字
【卷十四】【金】 『說文解字』

錭也。从金屯聲。徒困切

『說文解字注』

(鈍)錭也。古亦叚頓爲之。从金。屯聲。徒困切。十三部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tuən˥˧ 唐代读音 dhuə̀n日语读音 NIBUI NIBURU韩语罗马 TWUN现代韩语越南语 nhọn

客家话 [海陆腔] tun6 dun3 [陆丰腔] tun6 [客语拼音字汇] tun3 tun4 [宝安腔] tun3 [台湾四县腔] tun5 dun3 [东莞腔] dun3 [客英字典] tun5 tun2 [梅县腔] tun5粤语 deon6

近代音 端母 真文韻 去聲 頓小空;中古音 定母 慁韻 去聲 鈍小韻 徒困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痕部 ;王力系统:定母 文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