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譈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duì
  • 部首:
  • 笔画数:19
  • 五笔:YYBT

基本字义


duì ㄉㄨㄟˋ

     ◎ 古同“”,怨恨;憎恶:“凡民罔不~。”

英语 dislike

© 作文档在线字典
【酉集上】【言】 譈·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廣韻】【集韻】𠀤徒對切,音隊。怨也,惡也。【孟子】凡民罔不譈。【書·大誥】本作憝。

又人名。【宋史·宗室表】忠訓郞不譈。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憝」。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憝」 說文‧心部「譈」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
异体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怨也。从心敦聲。《周書》曰:“凡民罔不憝。”徒對切

『說文解字注』

(憝)怨也。从心。𣀦聲。徒對切。古音在十三部。周書曰。凡民㒺不𢥦康誥文。今作凡民自得罪。寇攘姦宄。殺越人于貨。?不畏死。㒺弗憝。孟子引作凡民㒺不?。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tuei˥˧ 日语读音 URAMU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tui5 dui5 [客英字典] dui5 [海陆腔] tui5 dui5 [梅县腔] dui5 [宝安腔] tui5 [客语拼音字汇] dun1粤语 deoi6 teoi6

近代音 中古音 定母 隊韻 去聲 隊小韻 徒對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灰部 ;王力系统:定母 微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